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一箭三雕> 第57章:有归期 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7章:有归期 2(1 / 1)

此时此刻,路粹和董祀正带着一簇汉家侍卫,在草原上策马游历。他们游历的方向,正是归去的必经路程,望着归去的路途,所有人的眼里都是期望和向往。

但路粹和董祀,丝毫都没有游历的心情,反而是心事重重——因为二人心里,都想到了相同的棘手问题。

董祀:“路大人,即便呼厨泉真心实意同意琰姐姐归去,可琰姐姐不愿登车,该如何应对?”

路粹:“何用问,当然是强行将她……”路粹话说了一半,突然住口,勒住马,警惕的问董祀:“依董副使之意,琰儿不肯登车,应如何对付?”

董祀也勒住马,很陶醉的望着远处,笑着说:“当然按路大人所言执行了。”

路粹很夸张的冷笑一声,瞪着董祀:“既如此,董副使还非让本官说出口。”

董祀开心的笑了:“董祀当然要征询路大人的指示了。”说罢,他仰头望了望高远的蓝天,又望向绿草鲜美的无际之处,很感慨的说:“路大人,你瞧瞧,这宽广的大草原,大得一望无际,天又这么蓝,草又如此鲜嫩,风儿也如此暖和,前边还有一条清澈的细河,远处还有片片彩云似的牛马羊,可我董祀就没有丝毫的留恋。”

董祀说着,回头问身后那十多名侍卫:“诸位,此时此刻,这大草原美不美?”

军士异口同声:“美!”

董祀:“既然美,让你们永远留下来,娶妻生子,直到百年,再埋骨这里,可愿意?”

军士立即把头摇得像拨郎鼓。

董祀见状,忍俊不禁:“为何?”

军士不假思索,便争先恐后的说:

“再美却不是故土……”

“游历几日最好,若留一辈子,再美也成了地狱……”

“仅这忽风忽静、忽冷忽热的气候便受不了,更别说人烟稀少和腥膻了……”

……

不知为何,董祀一说留下来,眼前立即浮现出了废阏氏折腾他的画面,突然感到很厌恶,恨不得即刻就归去,便皱眉问:“路大人,我们如此这般游历到何时?”

路粹:“不是带着帐包和干粮吗,就游历个七八日,急皱那呼厨泉。”

正说着,前方突然出现一族人马,并很快来到他们面前。

原来是几个建壮的汉人,很风尘仆仆的样子,但他们见到汉使,却没有停下来马来用乡音和他们交谈问候,而是视若无睹的奔驰过去。

路粹侧头望着奔驰而过的那簇汉人,感慨的说:“这大漠,不仅改变人的面貌,连身子骨也变得这般,连他们的爹妈都认不出了,若不是服饰,我们谁还认得出他们是汉人。”

董祀却感到其中一人很面熟,就是想不起是何人。正迷惑时,那面熟的人却回头看他,董祀一看那熟悉的眼神,是恍然大悟,那不是废阏氏的心腹吗,他曾到酿酒场地给自己送过废阏氏的密信。

可他们这簇胡人又扮成汉人去做什么?

董祀觉得很蹊跷,便策马追过去,几名侍卫正要跟随,被他阻止了。

那废阏氏的心腹眼见董祀追来,便勒住马,等董祀走近了些,他很着急的说:“董大人你们还不速速回宫,大单于正着急寻你们呢。”说罢,不等董祀开口,又策马离去。

董祀还想去追,自知御马之术不是那些人的对手,只好扯马返,认为那胡人劝他们速回牙城的客套话,不仅仅是客套话,还另有隐意,只是他董祀太愚钝,悟不出来罢了。

一时,董祀因为悟不出那胡人的隐意,心里很是郁闷,回到路粹身边,便按那胡人的原意说:“呼厨泉正派人寻我们……”

路粹却得意的大笑:“那就让他呼厨泉来寻吧。”说着,一挥马,奔驰起来,董祀和众侍卫紧跟其后,如此这般奔了十多里,来到一处小河处,众人下马,牵马饮水,洗脸去疲,然后松了马缰绳,坐一旁小歇,任由马儿游走吃草。

此时已近午时,风的力劲大起来,掀起草浪肆意的奔跑,太阳也晒得人不敢睁眼,突然有一朵云彩罩过来,立即便将温暖给挡在了云那边,阴影下的绿草地瞬间冷了下来。

董祀的贴身侍卫名叫唐璘,他站起来跺脚取暖,抱怨道:“就这气侯,一天之内让人历遍春夏秋冬,美有何用……”

所有人都冷得哆索起来,不由得抱紧了双臂,那片云彩又向南飘去,金灿灿的阳光便突如暴雨,哗的一下倾泄下来,人又暖和得想躺进茂盛的草丛里。

其中一匹坐骑一边贪吃着蹄的青草,一边向前移动着寻觅肥草,不一会儿,它边移开了十几丈远,却突然后蹄踏空,在原地打起了趔趄,最后还是咴的一声鸣叫,卧在了地上。

这匹马的呼救鸣叫,惊动了所有人,它的主人正是唐璘,急忙跳起来,飞跑了过去,却很快便惊叫起来:“路大人,董大人,你们快来看!”

所有人都跑了过去,到跟前一看,皆倒吸一口冷气。

原来在一片茂盛的肥草丛中,有一片新鲜的土壤,若不是那匹马盘腾,新鲜的土壤就被茂盛的草丛遮掩了。在新鲜的土壤下,竟埋着一个新死的胡人。看那土壤,肯定是刚刚埋进去的。那匹马的后蹄刚才正好踏在了新鲜土壤的边沿处,冷不丁的被陷了一下,虽打了几个趔趄,还是没有支撑住,最终卧在那片新鲜的土壤上,这一盘腾,正好把新鲜土壤下埋的胡人给盘腾出来了。

被埋的是一名匈奴军士,看身上的穿着和配戴还是在牙城宫廷里执事。

董祀的贴身侍卫急忙蹲下去搜那军士的身,竟搜出一封有呼厨泉亲签的书信。随行的人正好有人看得懂匈奴文,他将信了一遍,原来是呼厨泉召南巡的右贤王速速回牙城的信,信中的大意是说北匈奴倾兵压境,让右贤王见信即刻赶回牙城,口气很是急切。

路粹和董祀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刚才那一簇诡异的汉人。

路粹:“本官认为,是刚才那邦汉人所为。”

董祀:“汉人为何杀宫廷的传信军士?”

董祀说罢,恍然大悟,几乎和路粹异口同声:“阻止右贤王回牙城!”

路粹:“为何阻止右贤王回牙城?”

董祀:“右贤王带着五千多精悍的铁骑军士呢。”

路粹:“诚然,他接不到呼厨泉的信,便不会赶回来听命。”

董祀突然如梦初醒,明白了一切,大叫:“路大人,速速回牙城!”说着,他已跑向坐骑,纵身一跃,翻身上马,一挥马鞭,向牙城的方向策马奔驰。

路粹也不愚钝,已明白了这是废阏氏所谓,更明白必须在右贤王赶回来之前迎琰和归去,也跑向坐骑,翻身上马,紧紧追随着董祀。

众侍卫也早在董祀之后,先后上马,簇拥着路粹和董祀。

所有人都跑出了极速,恨不得飞回牙城。奔驰了几十里,正好碰了几簇寻他们的匈奴将士。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