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股神练成笔记> 阿亮来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阿亮来访(1 / 1)

岳母的病得了多久,很难说清楚,但查出来,是在半年多以前。她七十九周岁,半年内先后住过六七次院,还到肿瘤医院做过化疗,二百斤重的身体,目前仅剩不足一百二十斤。在这里科普一下,癌症病人的化疗对身体伤害最大,甚至超过手术的伤害。而且效果不好,即便是年轻人也难承受化疗药的打击的。可是,病人为了活命,家属为了尽孝,还是愿意选择这种治疗。当然,某些黑心的医生是不会讲出真实情况的。但是每个读者都可以轻而易举找出这样的活生生的例子:某个家庭条件不好的癌症患者,放弃治疗,却活了几年。而同样或者更晚得病的人,做了化疗,早死了多少年。

经历了这些磨难,进食也早已大不如前,其消耗可想而知。老人身体状况极差,还得过心衰,看那糟糠样,是逃不过鬼门关的。像她这种情况,省级以上的大医院,是拒绝接收的。好在老婆是医院护士,虽然医院水平有限,但是热心人是有的。她的孝心博得不少人同情,她的想殊死一搏,走华山险路的做法得到几个有良心的大夫支持。

医院上下分成两派,熟人们也加入进来。一派认为机会渺茫,与其让老人受罪,不如保守处理,安心等待;另一派强调既然有一线生机,就应该搏一搏。无视生命,放任而死,有违人伦道德。关键时刻我站出来,坚定支持后一个方案。因为第一个方案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肿瘤不切除,生命的暂时延续毫无意义。同样花钱,同样受罪,生命质量极差,而且干一件没有希望的事,不是傻子?还有重要一点,老人口壮,最爱吃东西,如果让她痛苦的活着,却不能进食,不是最大折磨。而且不能吃喝,明明告诉她已经生命倒计时,这样维持生命,对心灵的伤害太大了。病人在清醒中等待死亡,那是什么感受?

让家属们下定最后决心的一点是最重要的:CT显示,半年多以来,癌肿变化不大,似乎看不到扩散转移的迹象。事实证明,选择是正确的。以老人的糟糠身体,承受住了手术的创伤。而她的经历也说明,手术对病人的损害远远小于化疗。老人住院近四十天,老婆无法去监狱值班。我整天忙着家务,管孩子,为病人送这送那,熬鸡汤,熬肉汤,帮助看护病人等等,暂时把炒股的事阁下了。

这期间,老婆对我不那么嫌弃了,也能看到好脸色了。但是我的压力不减,我付出虽然多,但是没有赚到一分钱。网上生意照样冷清,家庭经济窘况丝毫没有改变。因为拿不出钱,学校组织的物理竞赛活动,孩子也放弃了。

八月十五前两天,阿亮又来了,提了一桶花生油,满面春风,走路十分轻松。我打开门,把他迎进来。

“阿亮,你这是!千万不要这样,我都不好意思了!”

阿亮满不在乎。“嗨,就一桶油,哥帮我那么大忙!”

于是,我详细问起他炒股的情况,原来不是我所想,只赚回最近亏掉的钱。他志得意满,说赚回来炒过以来所有亏掉的钱。

“八月份,我四倍的融资,市值有三百多万,大跌以前出来了,比起周围其他炒股的,我该知足了。”

“他们都亏了?”

“股票大涨时谁都高兴,可是股票会跌的。”

“你的朋友不多是老股民吗,也没及时撤出来?”

“贪心不足!”他无奈地说。

“这可以理解,谁不想多赚点?”

“我是沾了拼上全部身家的光,尤其是加了杠杆,风险加大,弄得我寝食难安。按理,我是见过大风大浪的。07年我的最高市值到了七十万,我不满足,给自己定目标,到一百万就出来。谁想就出不来了。那时我的楼房刚开始建,到处需要钱。我好歹借了十几万,又套住了。工程急需用钱,我狠心割肉,只拿回五万。后来,我的房地产赚了不少,出入股市的资金也几十万,有时一天亏几万,都没觉得怎么样,可这次不一样。那滋味,那折磨,真受不了。寝食难安,茶饭不思,梦里全是股票,迷迷糊糊的感到涨了,可就是不知到价钱。因为担了身家性命,我怕被平了仓,看股价猛跌,赶紧清仓出局。还好,我回本了,手里有了一百多万,做做短线,好的时候一天赚几万。”

“你长进不少。”我赞许地说。“不过,一定注意风险。”

“由此我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手头有闲钱,玩股票,才能心态好。”

我想起一个简单问题,感觉很困惑。略作沉思,问道:“股价大跌应该有先兆的。按我的理解,对价钱起支撑作用的是钱。股价上涨,需要后续资金不断流入。许多的人受高额利益的诱惑,拼命进入股市。有小散户,也有大户,都想办法弄钱,有的提光了存折,有的向朋友借钱,也有的买房子贷款等等。总之大牛市的时候,新开户的人排成队,进入的资金源源不断。人们热衷于谈股票,谈起来个个兴高采烈。任何一个人的周围都可以听到相关消息,媒体上也报道,也大肆鼓吹,股票会涨到一万点。然而,真到这时候,就是该出来的节点,因为股市正吸入最后一笔资金。房子都卖了,钱向熟人借遍了,明摆着没有后续资金了。这时候还待在股市里,不是犯糊涂吗?”

“哥,你不炒股,可是分析得很到位,体会的也很深刻。真了不得。”

我笑了笑,道:“我天天研究股票的。”

“也是啊,你该炒股。如果有心,我可以……”他的话只说了半句,就打住了。环顾了一下屋子,似乎自言自语地说:“看你,日子多难。”

我家的客厅有十六七个平方米,不算小。屋子里混乱不堪,摆满杂物。进门一片鞋阵。不远处的茶几上堆满各种书籍,有废弃的高中教科书,有我老婆考药师证的专业书,也有我的古玩书。还有购物小票,没用的存折,各种卡片等等。把桌面摆满,要想找一个空地,哪怕想放一个手机,也不可能办到。治胃药,感冒药,眼药等,混在纸堆里。暖贴,口罩,抽纸等四处散落。我的古钱,早已被压在杂物低下,像星星一样时隐时现。唯独桌子的里端,摆放了一块明代的太湖石,没有被抹布遮住。这些都是拜我老婆所赐,正是整个屋子的缩影。屋角里,沙发边,墙根的空地,全部摆满杂物,废弃的中医,堆积在门口,鞋盒子占满挂衣架的木板。无处挂的衣服随手扔到沙发上,沙发背上,总之到处乱糟糟。有客人来,或者先收拾,或者给人家拿马扎。这些全拜女当家所赐,她从不理家,毫无料理,却向人抱怨家里东西太多,尤其是我的古玩,占了角厨,占了屋子的一角。开头的时候我还收拾,但是不久又摆满了,我提出抗议,人家我行我素。

不过,正背面靠窗子的沙发是我的固定位子,我坐在那里挑选古钱,也看书。因为待得太久,沙发背的猪皮破了几个洞,掉出棉絮。沙发是我们结婚就安置在那里,二十几年没动过。露白的破洞,很碍眼,仿佛破败的墙垣,显出家庭经济的窘迫。

“这也没办法,古玩没人问,换不出钱。我想写书,又没名气,三部文学书,没人给出版。这可以理解,没有人喜欢读正统书籍,出版社赚不到钱。可惜我的处女作,历时四年,修改了十八遍,仍是白忙活。为了生活,我顺应市场,写的两边古玩题材书籍,去年十二月就跟某出版社签了约,到现在没动静。询问,就说需要修改。你说内容不能违背文物法,我理解,可是我一个古董商写的古玩生意经,竟然不允许谈钱,多古怪?”我感叹一声,叹气挣点版税真不易。我不忍让朋友阿亮揪心,又道:“我想写炒股的书,这也是有市场需求的,应该能赚到钱。”

阿亮说:“我能帮你吗?”

“不用的。有你炒股的故事足够了,你完全算得上股神的。”

阿亮笑了笑,承认经历了很多,变聪明了。不过,他对我的计划持怀疑态度,毕竟我是不炒股的。

我信心百倍,滔滔不绝地说起来:“股市如战场,那就跟打仗一样,有规律可循的。而不炒股的人,没有利害关系,更容易旁观者清。再说,局外人跟当局者看问题角度不同,思路不同,往往具有独到的视角。我一直关心股市,常浏览搜狐的财经栏目,对股票不是门外汉。你也见识了我的见解,肯定不离谱吧?”

阿亮笑了笑,不置可否。

我继续说:“话说回来,股票里的关节,是需要有悟性的人来发现,来解读的,不是吗?我读过大量的书,是有见识的。我认识事物的能力是超出常人的。而且,我不谦虚地说,天生具有极高的悟性,所以分析问题更有优势。你也听了我的观点,我对牛市中清仓出局的时机把握的还行吧?这足以说明问题了。另外……另外……”我想说股价的历史低位观点,考虑到跟阿亮的分歧,也就打住了。

“再说,我们还可以从战争方面得到反证。历史长河里有太多的事实依据,证明一个真理,那就是指挥战争的军事家不一定真刀真枪地打过仗。毛主席领导一帮农民,用小米加步枪,推翻了蒋家王朝,打败了日寇,跟现代化装备的美军一决雌雄,多么了不起;诸葛亮羽扇纶巾,辅佐刘备三足鼎立;张良辅佐刘邦定天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刘伯温、徐茂公、孙膑等等,都没打过仗,不照样是卓越的军事指挥家吗?炒股也是如此,同样需要天赋,只有跳出股市看股市,才能冷静,才能不受情势发展影响,才能站得高,看得远……”

我说得慷慨激昂,两眼放光。阿亮呆呆地望着我,一脸诧异的表情。我用眼角的余光瞄他一眼,转变了话题。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