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宇宙世界之永垂不朽> 第七十章 仓颉创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章 仓颉创字(1 / 2)

仓颉(黄帝时期造字史官)编辑

仓颉,原姓侯冈,名颉,俗称仓颉先师,又史皇氏。《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左史官,见鸟兽的足迹受启发,分类别异,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为“造字圣人”[1]。

据《河图玉版》、《禅通记》记载,仓颉曾经自立为帝,号仓帝,是上古时期的一部落首领。仓颉在位期间曾经于洛汭之水拜受洛书。[2-3]

仓颉也是道教中文字之神。据史书记载,仓颉有双瞳四个眼睛,天生睿德,观察星宿的运动趋势、鸟兽的足迹,依照其形象首创文字,革除当时结绳记事之陋,开创文明之基,因而被尊奉为“文祖仓颉”。

(概述图仓颉像来源[4])

人物关系

纠错

本名倉頡别称仓颉先师字号史皇氏所处时代五帝时期出生地中国出生时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主要成就原始象形文字的创造者仓颉遗迹仓颉墓、仓颉庙等

目录

1人物生平

?造字圣人

?部落首领

2主要成就

3史书记载

?造字史官

?部落首领

4人物评价

?总评

?历代评价

5后世影响

6后世纪念

7轶闻典故

?凤凰衔书

?仓圣鸟迹

?造字轶闻

?重瞳轶闻

8籍贯争议

人物生平编辑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一些文献记载仓颉为黄帝左史官,为造字圣人[5-6];另有文献记载仓颉为部落首领,曾自立为帝拜受洛书[3][2]。

造字圣人

仓颉,古籍中称仓颉“龙颜四目,生有睿德。相传为中国原始社会后期黄帝的左史官[7],仓颉为左史。沮诵为右史。据历史记载:轩辕黄帝兴起之后,黄帝的史官仓颉、沮诵受鸟兽足迹的启迪,集中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呕心沥血数十载,搜集、整理流传与先民中的象形文字符号并加以推广和使用[8]。绳结虽有大小和形状区别,但年久月深,难于辨识。后仓颉仰观奎星环曲走势,俯看龟背纹理、鸟兽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纹,从中受到启迪,根据事物形状创造了象形文字。

仓颉以此造出的形象,遂称为文字。仓颉所创的文字有六类大意,一类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声字,如“江、河”,四是指会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转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长”。[9]指事情的文字,在上为上,在下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满月亏,仿照其形也。形声的文字,以类为形,配以声。会意的文字,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的文字,以老寿考也。假借的文字,数言同字,其声虽不一样,文意相同。所以自黄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动。[10]

仓颉造字成之日,举国欢腾,感动上苍,把谷子像雨一样哗哗地降下来,吓得鬼怪夜里啾啾地哭起来,即《淮南子》记载的“天雨粟,鬼夜啼”[11][12]

部落首领

《河图玉版》中记载仓颉是一位部落首领,以阳武为都,自立为帝,号仓帝[2]。以甲辰年(前4637)为仓帝元年。

仓颉在位时,向南巡狩其领土,仓帝登上阳虚之山,然后顺着洛水而下,在元扈(一作玄扈)洛汭之处发现

仓颉彩像

仓颉彩像

灵龟负书,由此仓颉拜受洛书。[13]洛汭在今洛阳市洛宁县境内,今洛宁县兴华乡西北仍留有仓颉造字台,是后人为纪念仓颉帝而建造。在几千年前的上古,河图、洛书的出现,预示着天象的变化,人间新帝王的诞生。因为历史上许多文明始祖都和它有过一段故事,仓颉也是其中一位。

仓颉在位执政四十二年,卒于仓颉四十二年(乙酉,前4596),享年七十一岁。死后遗体葬在利乡,尊号仓帝。[2]

主要成就编辑

从历代典籍的记载看,仓颉的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文字,所谓的“苍(仓)颉作书”,并不是说仓颉一个人完全地将文字发明创造出来,而是说仓颉将民

仓颉造字

仓颉造字

间既有的图画文字进行广泛搜集,并加以认真整理,从而创制出一套成体系的规范的象形文字。[14]

二、受洛书,河图、洛书上详细记录古代帝王的兴亡之数,和统民治国的道法。只有天授命的帝王才能得到,仓颉登基为帝后,向南巡狩自己的领土,登上阳虚山,随着洛河向东来到了洛水与黄河交汇处的洛汭,发现灵龟背负着神秘图案,献给仓颉。八卦就是洛书演化而来,后为《周易》来源。[3]

史书记载编辑

造字史官

这位史前传说人物,在我国古代战国以前的典籍中都从未提及。最早提及仓颉者,是战国时期的荀卿。其后逐渐发展为仓颉是“黄帝的史官”等传说。黄帝是原始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一,当时没有国家机器,可见“史官”之说,显然是后人用后代国家机器的职官名称套用于史前传说人物的结果。[15]

“仓颉造字”的传说在战国时期已经广泛流传:

《荀子·解蔽》称:“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

《韩非子·五蠹》:“昔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吕氏春秋·君守篇》亦记载有:“奚仲作车,仓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

《淮南子·本经》中记载:“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说文解字序》中记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纬书《春秋元命苞》中,进一步记载仓颉“龙颜侈侈,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记载:“易曰‘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又“仓颉造文字,然后书

契始作,则其始也。”

南北朝后期及唐代佛教传说,仓颉与在印度创造梵文和“伽书”(佉楼文)的仙人是三兄弟,“梵天”派他们三人下凡,分赴天竺与中华两地造字。

《中国人名大辞典》载:“仓颉,黄帝时为左史,生而神圣,而四目,观鸟兽之迹,字成,天雨粟,鬼皆夜哭。[16]”司马迁著的《史记》、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及《国事全书》等均同持这样的观点。

宋代罗泌撰的《禅通纪》云:“仓帝史皇氏,姓侯冈,名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龙颜侈侈,四目灵光……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

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解释说:“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

《说文解字·叙》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遮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远,万品以察。”这段记录表述的就是仓颉造字的事迹。

《吕氏春秋·审分览·君守》称:“奚仲作车,苍颉作书,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鲧作城,此六人者,所作当矣。”[17]

《苟子·解蔽》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18]

部落首领

另一些史书上记载仓颉为一部落首领。

古文《河图玉版》载文:“仓颉为帝南巡,蹬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汉书古今人表疏证》中这样释疑:“仓颉或以为古帝,或以为黄帝史官,疑莫能定。[19]

《春秋元命苞》:仓帝史皇氏,名颉姓侯刚。龙颜侈哆,四目灵光。实有睿德,生而能书。及受河图绿字,于是穷天地之变化。仰观奎星圆趋知势,俯察龟文鸟语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治百有一十载,都于阳武,终葬衙之利乡亭。”

人物评价编辑

总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