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座!昨夜日军偷袭奉军北大营,张学良下令不抵抗,北大营八千官兵全军覆没,今晨,奉天陷落!守将张右成自裁!”杨爱源将报纸上的内容概述了一遍。
阎锡山眼珠子转动,对他来说好像并不是什么大事,而后渐渐笑开,站起身来,搓搓手,道:“哈哈!好事!真是天大的好事!”
“什么?总座!这日本人都攻陷奉天了,这还叫什么好事啊?”杨爱源一脸不明觉厉的问道。
阎锡山平复了激动的心情,说道:“奉天是他张学良的老窝,又不是我的地盘。自去年中原大战以来,无论是南京的老蒋,还是北平的张汉卿,都对我山西虎视眈眈。现在奉天被日本人攻陷,张学良不抵抗肯定是把希望寄托于国联,而东三省日本的驻兵也不少而且还分散,只要国联一天不做出反应,日本人就会多占一份土地,张汉卿就会多退一步,就算是国联做出反应,按日本人的德行,他们也不会理睬,所以这样一来无论是老蒋的中央军还是张学良的东北军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关外,就没心思管我山西晋绥军的事了。这还不是好事吗?”
“也是啊,总座说的有道理。可对这件事我们应该拿出什么态度来应对才好呢?”杨爱源再次问道。
阎锡山来回踱步,摸着后脑勺,而后转身一脸正经的对杨爱源说道:“南京方面是什么态度?”
“没有,据悉,南京方面现在正在召开会议讨论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杨爱源回答道。
“那你还问我干甚!?等他们讨论出个结果,顺着他们就是了!”阎锡山一脸无奈的说道。
“可是,要是我们附和南京,张学良的奉军过来打我们怎么办?”杨爱源一脸木讷的问道。
阎锡山突然感到自己的脑袋发热,他感到自己这个亲信部下什么时候反应变得这么慢了,于是不耐烦的回答道:“日本人在打张学良的奉军,抢他的地盘,这个时候他不去想怎么对付日本人还有闲心来打我们!他要是真敢来,必遭千夫所指,老蒋也不会放过他,我们也就有理由一口气灭了他!”
“原来如此!总座高明,职下愚钝!”
阎锡山挥了挥手,道:“你继续去关注南京方面的动态!只要不来犯我三晋之地,甚都好商量!我要继续休息会了。”
说完,杨爱源离开阎锡山办公室,阎锡山继续躺回他的靠椅上。
......
广西南宁
李宗仁公馆的议事厅内,白崇禧,黄绍宏,李宗仁三人分坐一旁。
“德公(李宗仁),你对此事怎么看?”端起桌上的茶杯,吹了口气,白崇禧问道。
“现在正值国家危难之际,且看南京是何反应,不应再因此事而向南京发难。前段时间中原大战虽未伤及我桂军元气,但冯、阎、蒋及我桂军损兵折将也有数十万。耗费钱款,粮食弹药更是不计其数。损失的只是国家的国防实力,于国无益。”李宗仁靠在沙发上淡淡的回答道。
“德公,你的意思是,如果南京对日态度坚定我们应该拥护南京?可南京会相信我们吗?毕竟我们是走在倒蒋反蒋的第一线的!”黄绍宏质疑道。
“南京一方面要忙着缴共,另一方面汪精卫和孙科在广州另设中央还要南京对付,北方还有日本人。南京已经没有那么多闲心来管我们了,他中央军再强悍也没法四面树敌。我们可以拥护南京,但是广西,要继续保持现有独立局面。”李宗仁回答道。
“德公所言甚是,为国为家,我们也只能这么做了!”白崇禧说道。
......
针对九一八事变,中国各地方实力派均表现态度暧昧,受制于国内舆论及蒋介石中央军的强大武力而不敢随意表明态度,云南龙云滇系军阀,贵州王家烈黔系军阀,及西北马家军,冯玉祥西北军等皆是如此。四川刘湘虽一心赤忱报告,然则无奈四川也是各派系之间战乱不断,令他头疼不已,而无心顾及北方战事。
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紧急会议召开。
蒋介石刚下船,匆匆来到行政院议事厅坐下,对着在座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面孔,说道:“方欲往洪城督战缴共,乃知倭人寻衅边事于奉天。你们执行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很好,虽然我不在,说说吧!你们都有哪些处置方案!”
蒋介石环视众人,大家都在交头接耳,显然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蒋介石只好点人了:“一个会议结果而已,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嘛!只要不损害国家利益,不损害党国利益,一切以党国大计为重,我也是能接受的嘛!这样吧,展堂(胡汉民),你是党国元老,你最有发言权,你先来说说,你们商量出了个什么结果?嗯?”
蒋介石副手边一个五十来岁的身着洗的发白的中山装的男子应声缓慢站了起来,道:“既然蒋主席都这么说了,那鄙人也就当仁不让了。鄙人同几位委员认为,现在,日本强于中国,无论国力经济甚至军事都远强于我国,当下国内天灾频频,之前中央又拨款财政收入之七分之一用于江淮赈灾,加之,各地军阀割据,江西匪患猖獗,我国民革命军武器装备亟待更换,弹药储备亦不足,故不能妄与日本决战。如今,应以日本侵占东北之实向国联诉诸公理,希望国联出面解决,如果到了无任何办法之地步再行与日本开战。总而言之,不到最后的关头,绝不轻言战斗!”
蒋介石仔细听完之后,见胡汉民坐下,便向在座的委员们问道:“展堂的意见大家有什么看法,有不同意见的大家可以提出来嘛!现在国事要紧,大家就不要藏着掖着了,不然,贻误党国呀!”
这时,蒋介石右手边中间,一名三十多岁的委员站起身来说道:“校长,卑职认为,不能光靠国联,如果等国联评判下来怕是日本人就已经打过黄河了,所以,职下建议,应抽调相当一部分我中央部队北上助防,为此,讨粤和缴共的战事应该悉行暂缓!毕竟现在已经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地步,粤军和**还不成气候。”
蒋介石凝视此人良久,他认得他,但不是在行政院,而是在旧时黄埔军校认识的,他叫吴亦康,之前是黄埔军校教官,现在怎么摇身一变成了党国常务委员会委员了,蒋介石没搞明白,但是他的话蒋介石听了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于是频频点头。
“嗯!亦康所言不错,还有谁有什么看法。”
“委座,职下认为,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呼吁国内团结一致共御外辱,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三人去广州与汪精卫等人谈判和解。”
“报告委座!还有,应该由党部和政府告知全国民众暂且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且信赖国联的公正断绝,不然民生沸腾,到时候我国民政府才是如若针毡。”
..............................
见有几个人敢于站起来发言,在座的委员们也纷纷站起来积极发言。最后,蒋介石同意国民党中央常委会的意见,会议决定:1.军事方面,抽调部队北上助防,并将讨粤和缴共计划悉行暂缓。2.外交方面,外交方面,加设特种外交委员会,作为对日决策研究决议机关,3.政治方面,推派蔡元培,张继,陈铭枢三人赴广东,呼吁统一团结,共御外辱,4.民众方面,由国民政府与中央党部分别发表告全国同胞书,要求国人镇静忍耐,努力团结,准备自卫,并信赖国联公理处断。
会议结束,等所有人离开之后,蒋介石对副官说道:“何副官,我口述,你记录,把我口述的给张学良发过去。”
“是!”副官何啸拿出纸笔准备记录。
“限即刻到,北平张副司令勋鉴!接沪电知日兵攻沈阳,良密,中刻抵南昌,据东京消息,日以我军拆毁铁路之计划,其借口如此,请对外宣传时,对此应辟之,近情盼时刻电告。中正叩皓戊。”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