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重生之盛世嫡妃> 第三十五章 参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参政(1 / 1)



顾佑之浮起一丝苦笑,当时的慕家掌握圣天半数兵马,散在各地,势力不可估量,只要爹爹愿意,振臂一呼,群雄响应,夺取江山犹如探囊取物,这便是荣耀的背后暗藏的危险,也正是因为如此,皇上在看到爹爹与成王勾结的信件时,顿时慌了心神,连调查清楚的时间都不敢耽误,一夕之间便结果了慕家。

慕家立足京城百年之久,势力盘根错节,即便处于墙倒众人推的困境中,也并非不能自保,只是在所谓的物证之下,进退维谷,忠孝两难:反抗,便坐实了谋反的罪名,顺从,就只有死路一条。爹爹再三衡量之下,对着慕家列祖列宗,满门忠魂,选择了束手就擒,以全忠名……

如今,唯一能与成王对抗的大将军王身首异处,朝廷一时难觅良将,接替大将军王的虎威将军虽是一员猛将,可惜有勇无谋,战场杀敌还可以,论计谋,玩手段,根本不是成王的对手,两年的周旋下来,败仗居多,极少建树,成王摸清了朝廷的底细,又开始肆无忌惮,屡屡挑衅,皇上龙颜大怒,竭力平息此事,朝堂的人马分成两派,一派以江山社稷为由,提议让用兵如神,骁勇善战,与大将军王齐名的镇远侯百里世雄接替虎威将军的位置,一派以虎威将军与成王对抗两年,对其多番了解,不宜被轻易取代为由,驳了对手的提议,这奏折上说的便是这件事。

从虎威将军屡屡败绩来看,他的确没有与成王对抗的能力,寻贤能者代之是最好的方法。然而,朝堂关系千丝万缕,纠缠萦绕,牵一发而动全身,镇远侯世居边疆,守一方疆土,其位不可或缺,一旦回京取代虎威将军,势必会影响到虎威将军一派的势力与荣誉,而皇上另派人马前往边疆,接替镇远侯的同时,也必会牵动另一拨势力的利益,因此两派人马各执一词,僵持不下。

皇上烦不胜烦,将奏折交由文臣来处理,下令势必要找出折中的法子,既确保各方利益,维护朝堂安稳,又能成功解决成王叛乱的燃眉之急。此事危机重重,不论支持哪一派,势必会得罪另一派人马,同在朝堂为官,最忌讳的便是树敌,一个弄不好,得罪的可不单单是一个人,想必皇上也是深谙其中的利害关系,才会将这块烫手山芋交给文臣。

而文臣之中,顾寄松高居其位,势必逃不出这场出谋划策,他苦思冥想了两日,都想不出稳妥的办法,明日是最后的期限,家里又被孙氏闹得鸡飞狗跳,母亲对他闭门不见,两位姨娘一位聒噪,一位冷淡,身边连个知冷知热的人都没有,愁的他头发都白了不少。

“看似很棘手的一件事!”顾佑之合上奏折,看着顾寄松神色不郁地放下筷子,满面愁容地叹气,状似无意地道:“但也不是全无办法。”

顾寄松挑眉看向她,只当她女孩子家见识短浅,信口开河,哼笑了一声,不予理会,顾佑之笑道:“爹爹可想出了好办法?”

顾寄松叹了口气,道:“为今之计,只能从后起之秀中,选能者与虎威将军一同御敌。”既不动摇虎威将军的地位,也免了镇远侯回京,同时确保了各方的利益。

顾佑之不赞同地摇了摇头,道:“爹爹可知,自己最大的对手是谁?”

顾寄松不耐烦地掐着眉心,他虽然因为蕊儿一事,有意站队恭亲王一派,但两派之争好比两座大山,一旦失手,就会把自己压死,他看似站了队,实际上两队人马都对自己虎视眈眈,一个等着看自己表忠心,一个警告自己量力行事,自己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举步维艰。

见他不说话,顾佑之放下奏折,上前收拾碗筷,淡淡道:“佑儿觉得,父亲的敌人并非奏折上争执的两派,而是皇上!”

顾寄松一惊,她竟然能猜到自己心中所想,不由的对她刮目相看,顺势问道:“何出此言?”

“臣子们想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想什么,此事关系江山社稷,皇上不可能没有想法,若是爹爹一味地权衡两派人马的利益纠葛,而忽视了皇上的心思,惹得皇上不悦,记恨爹爹,爹爹的官路才是真走到头了!”

顾寄松恍然大悟,一巴掌拍在脑门上,呐呐道:“你说的有理,有理……”可自己花太多时间纠结双方利益,根本无暇兼顾圣心,眼瞧着明日就是最后期限,今晚便要拟好奏折,连探口风的时间也没有,这可如何是好!

“佑儿觉得,皇上是如何打算的?”触及到顾佑之莹亮的瞳眸,顾寄松讪讪地收回目光,自己真是急糊涂了,竟然问起了一个十二岁的女娃。

顾佑之俏皮地笑笑:“其实,皇上的心思,也并非不可捉摸。”

顾寄松目光一亮:“快说说!”

顾佑之收拾好食盒,又将移走的案卷放回原位:“安内方能攘外,眼下正值深秋丰收之际,挞蛮屡屡犯境,烧杀抢夺,成王罹州作乱,朝廷束手无措,可谓内忧外患,若是朝堂在此时乱成一锅粥,圣天便危矣,因此当务之急是稳定朝堂,安抚人心,由此看来,父亲觉得哪一派的提议更得圣心?”

顾寄松想了想,沉吟道:“成王虽韬光养晦多年,但罹州距京城较远,皇上对其防备也从未减弱,此时断不是谋反的成熟时机,因此成王之事尚有回旋的余地,虎威将军之职暂时不必动摇……”如此,岂不是要得罪恭亲王一派!

“非也!”顾佑之俏皮一笑,“若皇上真有此意,就不会在意换人之说!”顿了顿,详细解释说:“若是皇上一开始便选择了忽视,支持镇远侯回京的那一派就难成气候,也就不会有现下朝堂上的两派对立!”

顾寄松狐疑道:“你的意思是,恭亲王一派之所以能威胁到虎威将军的去留,是有皇上在背后撑腰?”难道皇上是希望镇远侯接替虎威将军之位?

此举的确是于社稷安稳有利,可也不照样得罪了虎威将军一派吗?

顾佑之摇摇头:“撑腰谈不上,皇上身为一国之君,做任何决定,都要从社稷的角度出发,统领全局,虎威将军能力有限,和成王周旋的越久,无谓的死伤就会越多,实非明智之举,因此换人刻不容缓,这是其一,其二,稳定朝堂固然重要,可皇上是天子,天子威仪不可侵犯,成王屡屡出兵挑衅,打皇上脸面,皇上不可能就此忍气吞声,依佑儿看,皇上不仅要派贤能者镇压成王,还要狠狠教训他一顿,挫挫他的锐气,以报他屡次寻衅之仇!”

顾寄松深深吸了口气,微阖着眼,细细品味她的话理的意思,逐渐恍然,原来圣上打的是这个主意!

成王虽久居罹州,但势力不可小觑,朝堂内必有其党羽,且身份不低,皇上近年来屡屡提拔后辈,对当年的老臣皆有防备,若是皇上直接下令,难保不会有成王的党羽借机发难,扰乱朝堂,威胁社稷,为成王叛乱提供可乘之机,因此只能假借他人之口提出。

顾寄松顿时惊出一身冷汗,皇上这分明是一招弃车保帅,自己若按照皇上的想法递上折子,必会因惹恼虎威将军一党而成为众矢之的,皇上为给朝臣一个交代,势必会拿自己当挡箭牌……

这身后可是皇上啊,自己连躲避也不能!

颓然地盯着眼前的奏折,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呢,二者选其一,还有一半的活路,一旦站到了皇上的立场,迟早要被推出去,伸头缩头皆是一刀,这可如何是好?!

“佑儿有一法子可解燃眉之急,爹爹可要听听?”看着顾寄松愁云惨淡的模样,顾佑之就知道他走进了死胡同。

顾寄松精神一振,忙道:“快说!”

“诏镇远侯回京,保留虎威将军的帅印,命镇远侯和虎威将军同时挂帅,镇守罹州,这样两方的利益皆得保全,自然也就挑不出爹爹的不是!”

“可……”顾寄松沉吟了片刻,迟疑道:“一山不容二虎!”极少听说大军出征,两将挂帅之说,恐怕虎威将军一党,心里要不痛快了。

“那就各凭本事,能者居之,镇远侯不是绝非平庸之辈,虎威将军技不如人,哪还有脸腆居帅位,让位是迟早的事。”这样就算虎威将军一党就算心怀怨怒,也怪不了别人。

“好,好计策!”顾寄松大赞一声,当即提笔写奏折,顾佑之见目的达到,拿着饭盒欲悄悄退出去,结果还没走到门口,就被顾寄松叫住:“慎儿的事,你母亲也是一时糊涂,她也受了教训,现在还伤着,你没事多去寿辉堂开解开解老夫人,差不多了,就将她放出来吧!”顾寄松头一次和颜悦色地和这个长女说话,以她的聪明才智,说动老夫人及其容易,与其自己一趟趟跑空,不如将主意打在她身上。

顾佑之心里冷笑,嘴角的笑意却愈发柔和:“我尽力而为吧!”

顾寄松一听是迟疑的语气,当即黑了脸,怒道:“怎么,你不愿意?”

“不是不愿,佑儿与母亲一向亲厚,也舍不得她在家庙受苦,但也要顾及祖母的感受,祖母已经认定爹爹对母亲的惩罚有失偏颇,极为不满,若是佑儿此时前去说情,难免会让祖母以为侯府皆站在母亲一边而孤立自己,从而惹祖母伤心。”

顾寄松面色讪讪地点点头,他从来不懂女人的心思,这次也是自己有欠考虑。

顾佑之又道:“祖母现在正在气头上,若是不让她这口气发泄出去,即便母亲出来了,今后的日子也必不好过,佑儿会多开解祖母,让她的怒气尽快散去,再过两个月,就是先皇忌日,届时世家皆前往圣国寺上香,侯府少不得母亲主持大局,那时放母亲出来便显得名正言顺。”

顾寄松想了想,两个月,会不会太久了点?顾佑之连忙又道:“爹爹放心,佑儿会多照顾母亲的,绝不会让母亲吃苦!”

顾寄松狠心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顾佑之嘴角闪过一丝诡异的笑意,走了出去,夜空漆黑如墨,苍凉如水,一轮残月挂在东边天上,说不出的孤独、凄冷,月的阴晴圆缺最寄相思,自己为报家仇,走上参政的道路,而罹州,始终是爹爹的一块心病:罹州自古有地大空旷,容百万雄师;瘴林险要,毒万千飞鸟之说。从地形上看,罹州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上瘴林丛生,终年瘴气弥漫,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这也是爹爹与之周旋多年,却始终拿不下罹州的原因。

顾佑之心里宽慰了几分,在罹州一事上,她做出了于社稷最有力的决定,希望百里伯伯能手刃成王,了却爹爹的遗愿,爹爹在天有灵,也能了却一桩心愿。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