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海煮清末> 231、博弈之局面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1、博弈之局面(2 / 2)

李家欣把这件事捅到皇帝那里去,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因为能和慈禧扳一扳手腕的,也就唯有皇帝而已。

次日清晨,皇帝在早朝上提出了出售上海的提案,请群臣公开讨论此事,结果帝党和后党展开了激烈的辩争,一些原本两不相帮的人都倾向于帝党。

后党支持不住时,获得消息的慈禧亲自到了朝堂。

“你们这些当大臣的,谁能为国家作点什么事?”慈禧指着那些反对她的官员的鼻子,厉声骂道:“我为国家赚点钱,不是对国家有利的好事么?你们怎么就这么大的意见?”

帝党顿时偃旗息鼓,脑袋埋得像鸵鸟。光绪无奈说:“来日再议吧,退朝

慈禧昂首,率先出了金鉴殿,大臣们面面相觑,又是苦笑,又是唉声叹气地退了朝。

光绪脸色十分难看,康有为说:“太后蛮横,眼看我们的势力是压不住她了,想保住上海”必须请徐志摩支持

光绪眉一挑:“徐志摩?。

康有为说:“徐志摩和罗斯柴尔德谈判时,义正言辞地拒绝了他们提出购买上海的要求,见他与太后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他掌控着京师的武力,说的话很有分量,正是我们最重要的援力。如果今天冉在朝上,太后未必能够如此威风。”

光绪觉得有理,说道:“康爱卿是徐志摩的朋友,就请你去见他,请他明天无比上一次朝

康有为:“是

康有为到西屋会见了林海,请他支援光绪。林海既不答应,也不拒绝,只说来日自有主张。康有为狐疑不定地离开后,沈家本带领着一

纷请林海支援光绪,沈家本甚至说:“上海既是国土,卖上海就是卖国的行为,皇太后安敢如此?”。

林海微笑着,还是那句话,来日再说。

群臣走后,沈家本留了下来,他十分不理解林海的态度,因为在他的心中,林海虽然处事不失圆滑,但在国家大义上,是从来都不含糊的。

“徐将军,你明日到底会如何说,请你一定要给我透个底,否则我晚上肯定无法入眠沈家本拽着林海的袖子。

林海笑道:“沈兄,我以告诉你的是,我会让皇太后撤销出售上海的计划,至于明天在朝堂上怎么说,并不重要

沈家本:“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林海根本没有去参加第二天的早朝,不过慈禧却真的搁置了出售上海的计划,这是因为林海在当日去见了李家欣一面,和她商量了一个糊弄慈禧的计划,慈禧不是想和爱德蒙谈吗?那就让他们谈,只不过这介,爱德蒙却是一个假冒的,谈判当然不会成功。

李家欣进宫,向慈禧叙起苦来,说很多大臣找到徐志摩,让他又们幕帝徐志摩十分为难,她关心徐志摩,也很担糟“炉地问:“徐志摩怎么说?他要支持皇帝吗?”李家欣说当然不会,他准备明天装病不上朝。慈禧了,笑道:“这小子倒狡猾,他自己惹的事,却来个置身度外。

李家欣说:“太后,家欣觉得,在出售上海这件事情上,您没有必要和皇帝闹得太僵。因为此亥的输赢并不重要。在上海转让条约签署以前。事情都是有变故的能的。即便您占据了上风,强迫皇帝同意你的意见。罗斯柴尔德家族代表来京以后,他又反悔,不是前功尽弃了吗?您说是不是?”

李家欣的这番话对慈禧启很大,她想了想说:“你这丫头脑子挺好使的,倒真是这么一回事儿。”

李家欣又说“家欣已经派人送信给爱德蒙。请他到中国来见您。乘快船半个月就能抵达。不如您先和他谈好。届时再与皇帝摊牌,徐志摩说了,会站在你这一边的,那时皇帝就只能妥协。你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签署上海的转让条约。不如您暂时和皇帝和解,免得爱德蒙认为我们意见不统一,诚意不足。”

慈禧点了点头:“丫头,你让爱德蒙悄悄来,别让光绪知道。以免生变。”

慈禧同意了李家欣的建议。派李莲英向皇帝转达:此事以后再说。皇帝长长喘了一口气。

十个月后。胡里奥化名爱德蒙私会了慈禧。转达了购买上海的诚意,并提出要请示族长再给予答复,慈禧挺高兴,其实却已经落入了林海的设计中。林海的策略其实很简单,就是用了一介,“拖”字。

林海和李家欣的第二次配合也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只是,他们都想不到。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此后,两个人在朝廷里的关系会急转直下。

光绪和慈禧都很感谢林海。但包括李家欣在内,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看出林海处理这件事的本意。

在帝党和后党的这一次冲突中,林海采取了调和的策略,然而这种调和却同时是一种矛盾的积累小林海正在不断地加深帝党和后当之间相互帐恶的情绪。

这种慢恶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其实也很常见,譬如两个人起了争执,那么打上一架。将怒火泄出来,能就没事了。如果被人劝解了,虽然暂时相安无事,却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这种仇恨将成为他颠覆清朝的导火索。

林海要让光绪和慈禧形成一种强烈的仇视感,然后引爆矛盾,以便从中得利。因为在政治的斗争中,他的林党的实力还远非帝党和后党那么雄厚,无法通过强势来压迫对方,摘取胜利的果实。这是一个三方博弈之局,作为最弱小的一方。他必须运用策略。

在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方博弈的局面一定是三国时期,在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魏国和蜀国受到的关注最多,然而有谁想到,在这场博弈中真正成功的是吴国?

作为实力最强大的魏国,应该怎样做才能最简单地战胜其他两个对手?是阻止两国结盟,分别击败对手,它没有做到。

实力最弱小的蜀国,怎样才能获得最大的利益?并不是与吴国结盟,这只能使他面对魏国时能够保持竞争力。却无法使它获得博弈的胜利。对这斤,国家来说,最善的策略应该是挑拨魏国和吴国交战,形成两败俱伤的局面,而它自己却转变为最强国。惜的是,即使它拥有千古名相诸葛亮也没有做到。

而吴国呢?与蜀国结盟,打败实力最强的魏国。然后自己取代魏国的地位成为最强者,再吃掉弱小的同盟,这就是它最好的策略。

以说在三国的时代,吴国在博弈中是最成功的,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真要哀怨,大概只能哀怨蜀国出了个刘阿斗吧。

此亥的中国正和三国时期的形势十分相似,魏国等于慈禧,吴国等于光绪。蜀国则是林海。林海当然比不了诸葛亮,但他比刘阿斗强多了。

朝廷恢复了平静,光绪和慈禧又变得和和气气地了,只是当两个人错肩走过时,总有一个人会忍不住转过真,对着对方的背影咒骂几句。

6月,李家欣受封为嘉兴格格。的归皇族,在京城被封了土地。

林海还是每天上班,回家逗小孩,为帝后两党矛盾的积累添砖加瓦。这砖是从清朝帝国大厦的墙角拆的,瓦是从大厦的房顶揭的,你李鸿章不是被糊匠了,他林海就来给你老李制造点被糊的难度。时间进入了粥年7月,一件意外事情的爆打破了平静,李莲英的干孙子干了一件非常出格的事。他当街调戏一个女子,将女子的外衣扯了下来。本来对高官的子弟来说。这样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然而不幸的是。那介,女子竟然是文廷式的侄女,更不幸的是,她因此而自杀了。

这件事就像一根导火索,将帝党和后党储积已久的仇恨一下就点燃了。

林海知道,他的机会来了。()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