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海煮清末> 224、林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4、林党(2 / 2)

康谆两人到达进城以后,皇帝立刻接见了他们,并与他们畅谈了改革的愿望,当天晚上,康有为激动得像娶媳妇一样,他觉得他遇到了明君。终于以一展胸中的治国抱负。

两人在京城暂时没有住所,于是林海派林雅儿将两个人接到了西屋。三人把酒叙旧。

一张小灶之上架着一个铁架子,蝶炭燃着小火,铁架子上放着一个酒壶,在细火的烧灼下,酒壶的壶口上散出淡淡的酒香,这一次他们喝的不是洋酒,而是效仿古人,煮酒畅谈。

酒香飘啊飘的,很快引来了两条老酒慕容霸和胡里奥。

五个人一边喝酒,一边吃着牛肉、花生,林海不觉回想起后世和朋友们吃夜宵的场景,心中有点伤怀。

“徐兄,那尹呈竟然是皇帝,真是令人难以置信。”谭嗣同仰着头。张开嘴,将一杯酒缓缓倒入口中。“当日在酒楼中与徐兄、尹呈相识。嗣同还以为自己的身世最显赫,毕竟嗣同有一个当大官的父亲,谁知道我是最小的一咋。你们两人一个是当今天子,一个是一品大员,我也要努力才行,不然的话,和你们说话都要战战兢鼓,那就太无趣了

“诸兄休想欺我林海笑道:“除非鸡爪疯,你谆壮飞绝不会战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说的就是谆兄这样的人。”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谆嗣同吟道:“好诗。为了这一句。我要敬徐兄一杯。”

两人干了一杯,康有为说:“徐兄,今日我和复生见了皇帝,与他谈论了变革的构想,皇帝十分赞成。康某有意将粱启超、舍弟广仁等有志改革的才俊推荐给皇帝,徐兄谋略超群。不知对此有何看法?”

林海嚼着牛肉,说道:“康先生。你和谆兄网进京,还没站稳脚跟就想改革?我只怕你的头颅很快就会悬于菜市口!这件事急不得的,一步一个脚印,你和谭兄先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待时机成熟,再兴改革盛举。”

谆嗣同说:“徐兄所言甚是,但想在京城站定,又谈何容易?皇帝调钱应凉为工部尚书,摆明了是要把工部作为他的阵地之一,我和康先生在工部任事,即使不是帝党也成了帝党。只怕已经被后党的人盯上了。一旦疏忽,就有万劫不复之险啊

康有为浓眉皱得厉害:“虽然说“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然而当今朝廷已经是一滩浑水,想成为浑水中的那一缕清流,实在太困难。现在的情况是,要么投靠帝党。要么投靠后党,如果两边都不靠拢。仕途就没有希望了。康某不是吝啬头上的乌纱。只是不能实现治国抱负,死不瞑目。在帝党和后党之间如何选择,请徐先生教我

其实如何抉择,康有为早就想好了:那就是坚定不移地支持帝党。他提出向林凹曰混姗旬书晒)齐伞州“”屐,幸要目的是想摸摸林海的想法,以便能把他拉到址凶边来。

林海道:“帝党和后党之争,是对权力的争夺。然而无论是帝党还是后党,总归都是希望中国强盛的。康先生和复生做的事只要是为了国家富强,帝党和后党应该都不会加害于你们,何须担忧。

谆嗣同心想:“好一个奸诈的徐志摩,竟然半点口风不漏,不行,待我撬开他的牙关,把他的真实想法拗出来。”

“徐兄,不知道在朝堂之上,你是站在哪一边?”谭嗣同直视林海。直截了当地问:“你是愿做帝党,后党,还是两不相帮?”林海喝了一口酒,笑道:“我从平壤归来,目前是休养状态,还没有官职。既然连官都不是,这帝后两荐的争夺,我倒是以置身事外的。”

不怕康有为和谆嗣同像国明党反动派的特务一样,对林海严厉逼问。林海就像我党的地下工作者,打死也不说。两人无奈,转移了话题。酒喝到晚上十点,分别回房休息了。

林海、慕容霸、胡里奥三个海盗是把酒当水喝的人,还没尽兴,于是继续喝酒。慕容燕也从房里走出,坐在林海身边,为三人斟酒。

慕容霸问林海:“林小子,现在我们收入稳定,海盗团很少打劫了。你在朝廷捞一个官做,我看也不错啊。有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林海说:“要看机缘,如果是我满意的官职,我当然会接受。”

慕容霸说:“我们海盗凭本事说话,但这当官似乎不是这样。我听刚才那两人所说,这京城里的官员必须投靠一个党系,否则没得混。林小子,如果你真当了官,准备投靠帝党还是后党?”

林海笑道:“我既不投靠帝党,也不投靠后党,而是投靠第三个党。”

“还有第三个党?”胡里奥非常不解:“是什么党。”

“林党。”林海神采奕奕地说:“以我林海为核心的党系。如果朝廷就像一盘棋,那么我林海绝不是光绪和慈禧手中的棋子,我是一个参与者,我要和光绪、慈禧一起博弈,并且最后获得胜利的,一定是我。”

举座无不动容。

林党现在只有一个人,就是他这位孤家寡人林海。

康有为、谭嗣同无疑是林党的拉拢目标,但是现在不是时候,他们和光绪还处于蜜月期。事实上,帝党和后党的人都不能被林海拉拢。这就好像人家担任的是微软的总程序师,每年拿一千万美元的年薪。你开出每个月蹦块的薪水,想把人家挖到你的皮包公司,那是根本不能的。

只能到劳务市场去找。

劳务市场就是那些秉守“君子不党”的读书人,这些人大多数是极为迂腐的,但真正的大才也正是在这些人之中,因为只有具备高尚情操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治国能人。

诸葛武侯、周总理小温总理,如果他们生在这个年代,会成为帝党或者后党的人么?不会,这种以权力争夺为己任,而非为国为民谋福利的党派是容不下他们这样的大神的。甚至,连为官圆滑的李鸿章也不会陷入帝后之争。

当然,林海不能轻易找到一个诸葛亮,他的目标是先找几个臭皮匠。第一个臭皮匠是李鸿章的老朋家本。

拉拢沈家本,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林海只做了一件事,就赢的了沈家本的好感,他撰写了一篇文章《大清国宪法草案》,然后派了一个人送到沈家本府上。

沈家本打开了这卷书稿,开篇十六个大字:“有法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这部书稿分为四部,分别为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是林海按后世的法律修订的,他曾经心血来潮学过一段时间法律,不过没有学成。这几部书错漏很多,被后世的法官见了,只怕要拿惊堂木拍他的脑袋。不过沈家本却是如获至宝,如抱孩子一样抱在怀中,吃饭如厕都舍不得丢下片刻,他还时常亲自拜访林海,向他询问法律知识,很快这两个人就成了莫逆之交。

拉拢这些品格高尚的人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投其所好,且做的事情是于国家人民有利益的,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靠近身边。

用了十几天时间,林党已经有了三位“预备党员”:天津知府沈家本、刑部主事王文英、翰林院编修周家伦。

一天周家伦来拜访林海,林海正在院子后的花园里种菜,周家伦皱眉:“徐将军乃大世大将。怎么放下刀枪,拿了锄头来了,这不是大材小用么?”

林海笑道:“又没打仗,我这样的武将没有用武之地,学锄以自娱。”

周家伦说:“不然,近年来京师的治安一直不好,皇帝正为此事烦恼。意欲启用一名九门提督,总管京城防御、治安,我听同僚文廷式说皇上有心让徐将军出任这个职位。不知徐将军有意乎?”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