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你对这些感兴趣?”耳边传来康哥儿声音。
小鱼回过神,点头说:“恩,对了,这书哪来的?”
康哥儿把泡好的茉莉花茶递给小鱼,说:“就是家中书房里的啊。”
小鱼默默抿了一口花茶,看着弟弟泡着昨天带来的秦轩送来的春茶,想起自己三年来确实没进过几次书房找书看,本以为都是些科举用书,八股文,也没仔细找找,唉~错过了!
小鱼在现代本身学问就不高,虽说也一直看书籍,可是后来迷上画画,把精力大部分用在了那上面。人嘛,总是喜欢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来到这里三年,也是多是画画,刺绣,和珍娘一起研究美食,做花茶,果脯,果酱,布艺等,还要练武,人有多少精力啊,就这样她也觉得忙得很,每天都过得已经非常充实了。唯有几次进书房找书看,都是些子乎者也看不太懂,也就没兴趣了。看来回去得好好翻一遍看看了。
康哥儿呡一口春茶,叹道“好茶,我要带点去给老师品评一下。”
小鱼疑惑的问:“真有这么好喝?不苦?”
康哥儿边站起身去再泡一杯边说:“大赵开国帝写过一本茶经,详细介绍了茶文化,姐姐以前是没遇到好茶,弟弟也是在老师那里有幸品过几回,不过,我觉得这茶比老师那的更好。姐姐尝尝再说。”说着把泡好的茶递给小鱼。
小鱼在心中不以为然,茶道也是华国传承,历史悠久,倍受文人雅士推崇喜爱。存在就是合理,总是有它的道理的,毕竟小鱼喜爱的花茶也是由茶衍生而来的。只是小鱼从来没有资本尝到高端茶而已,对于映象中茶只喝过是苦的。
小鱼闻了下,确实有股清香味,杯中茶叶根根碧绿像尖针一样竖立水中,浮浮成成慢慢舒卷开来,小鱼知道第二泡的茶水才是最好的。茗了一口,不苦口齿留香,却是不错的好茶。看着弟弟期待的眼神,无奈地说:“好茶不苦,你留着喝吧,姐姐还是更喜欢花茶。”
康哥儿笑嘻嘻地应好,姐姐好像更喜甜,喜欢各种水果,,花茶中也喜欢放点蜂蜜。
小鱼看弟弟喜欢自然都留给弟弟,自己不懂就别浪费了。
小鱼放下茶杯,问:“宝宝这还有这类书吗?关于地域风情的也行,姐姐最近正在研究这个,想整理一下,以后游历也有目的地一些。”
“我这不多,家中也只有几本。”康哥儿想了下说,“要不我去学院借?”
小鱼来兴趣了,问:“可以吗?”
康哥儿笑着说:“学院有藏书阁,可以在里面免费看,但是带出来是要付费的。”
鱼姐儿爽快地说:“借出来,姐不差钱!”
康哥儿想了想说:“还是买手抄本吧,学院有学生专门抄书卖钱挣学费,要不是我如今课业忙,我自己抄就好,姐姐可以留着慢慢看。”
小鱼点点同意说:“也行,我也不急。”
说话间,康哥儿把书房里小鱼要的书都找了出来。两人也休息了一会,就又开始各做各事了。
据小鱼几天来总结,大赵皇朝分七大洲,各大洲底下是由几十个县组成,其中一个被称为县会,相当于现代的省会。考举人时就是集中在各个县会举行的,每两年考一次,秀才童生只要在各地各个县举行,每年一次,进士就要到皇城举行了,三年一次。县下面又有无数个镇,镇下面就是各个村了。
赵岳峰知道修路的重要,所以县县,县镇,镇镇之间路都修的挺好的,都有驿站,只是当年他们一家逃亡,专走山路,让小鱼一直以为这里交通很不便呢,误区啊~
交通方便,商业也发展的很好,赵岳峰自己也有私产,比如玻璃作坊,就开在皇城西郊,他也没有做大,秉着物以稀为贵,卖的死贵。谁也不会和皇帝争利,所以玻璃镜子都没有广泛流传开来。皇帝不缺钱啊~
钱庄,矿产,盐都抓在手中,暗中不知还有多少私产,难怪战乱这么久,近年才增加了赋税,看来离战争结束也不远了。小鱼真不明白战乱为什么拖了这么久还不完,以赵岳峰留下的政策资源,大赵皇朝国力必然不弱,真搞不明白。
小鱼猜想的不错,赵寅在攻下金州之后,并没有也不敢大开杀戒,而且还要按抚金州居民,皇帝也想借此机会彻底清除乱党,所以暗中查访,找出同党。
于是小规模战争不断,大规模没有,赵寅在等时机,最好再有个天灾,皇帝在拖时间忙着收集证据,想把这群乱臣贼子连根拔起,一网打尽。
大赵皇朝地域广阔,却只分了七大洲,也不是没有理由的,各个州之间的边界,不是高山就是大河,各州之间都设有关卡城门,进出都要凭通关文书,文书在所在县衙办理。所以一州有叛乱,也不会迅速蔓延开来,只要守好关卡就好。
不知赵岳峰当初封自己弟弟世袭小赵王时,想没想到他的后人会叛乱。当时什么情况,我们现在已经无从得知。可是他对自己的儿子女儿就没那么慷慨了。
赵岳峰没给自己儿子留下封地,而是把皇城左面青龙街留下给自己儿子和他们的子孙后代,所在东面郊区也都空了下来。
儿子除了太子,其他都封亲王,亲王的儿子一个封郡王,其他封国公,郡王的儿子一个封国公,其他就对不起什么也没有了,国公的儿子当然也是什么也封不到。
青龙街上只按等级建亲王府,郡王府,国公府三种,等老爹去世,那些儿子都得搬到东郊。到了东郊,每个国公的儿子都可以得到一块免费的地皮,都是规划好的,不能乱建,大概只有两亩地,也就小鱼家那么大,别小看这两亩地,皇城那里可是寸土寸金。住在那里也是身份的象征。
再下来的子孙除了生活费,可以优先免费上皇家学院就什么也没有了。不多,真的是生活费,只够吃穿。赵氏子孙想要出头,还要靠科举,军功,自立自强!
千年以来,子孙何其多,各个都要当今皇帝照顾给官,怎么可能。
亲王郡王国公安等级有俸禄,府邸。要想过得好,除了科举,武举,也还要靠和皇帝的关系。
女儿封公主未出嫁养在皇城,当然是天子娇女,不愁吃穿。出嫁时得一笔不菲的嫁妆带到夫家作为私产,每年有俸禄,但没有府邸。公主的儿子再不得任何封号,但可以免费优先去皇家学院学习。女儿还可封一位郡主,其余县主,下来是郡主女儿可有一位封县主,其余没有了。得了封号也只不过出嫁时皇城出一份嫁妆,每年得一点俸禄,可以就读皇家学院,其余也就没有了,还是要靠父族。
当然,亲王女儿可以封郡主,郡王女儿可以封县主,国公只可封一位县主。
这里一再提到皇家学院,当然是赵岳峰创建的,里面师资优秀,袁家祖辈就有好几位当过院长,老师。学院里分男女班,科目众多,可自由选择。进学院的,除了皇子皇孙,都要经过很严苛的考试。
男子进去了也不是就安枕无忧了,分甲乙丙丁班,依次对应进士,举人,秀才,童生。每个班只让读五年,五年后过不了,不好意思,就算皇子皇孙也请离开~
女子好些,毕竟要嫁人,进学院也是来渡一成金。本身能进学院就说明你有实力,再有优秀的师傅教导,出来肯定各家争抢的好儿媳。皇子妃,亲王妃郡王妃多是出自这里。
这个地方以后小鱼康哥儿都回去,现在就不多说了。
赵岳峰知道开通海运,河运的重要性,一直研究造船,可能是他真的是文科生,到死都没有研究出能够出海的大船。他在每个临海的县都设了港口,也早早训练了海军。教育告诉自己的子孙,在海的那边肯定还有大陆,不要放弃研究造船,要想办法走出去,看看海的那一面是什么样的。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为己用,固步自封只会落后挨打。等等~
赵岳峰这么做肯定是想起了华国被侵略的事了,在防范于未然呢。一千多年了,也不知如今到底如何了。这里太偏僻了,消息不灵通啊~
赵岳峰离世时年仅六十有一,一生创举无数,为这片大陆带来了很多珍贵传承。去世那天举国哀痛,哭声片片啊。
小鱼不禁感叹,看看人家穿越者,再想想自己,唉!只能做做米虫了,不过,这样就挺好,是自己喜欢的生活呢,安静平和。自己可没有他的本事。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是吗?
姐弟俩一天都耗在了书房,小鱼看得兴致勃勃,又列了一个书单,把赵岳峰写的书书名都抄下来,打算回去书房找出来看看。毕竟是华国传承精髓,可不能一窍不通,丢脸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