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澜江畔,翠竹林中,金灯观内
竹叶飘落,晃晃悠悠落在了后院的房屋上。
内宅中,夏季臣与百里孟云对坐,中间的桌子上摆着丰盛的素斋素饭,两人以茶代酒,边吃边聊。
两个人都不是出家人,不是僧侣也不是道士,不必遵守什么清规戒律,也没有阿弥陀佛和无量天尊看着他们,但是在这里两个人还是自愿遵守道家的律条,保持着当年与于恒学艺时的习惯。
于恒于九云是道家弟子,所以当初学艺之时他们师兄弟每天过得都是道士的生活,青砖瓦舍,素斋无荤,淡薄无为。
庙中生活艰苦,可是却胜在素净,胜在安逸。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当年夏季臣学艺在东海碧霞宫,于恒让他住在碧霞宫东院的金灯观,每天二五更的时候传授夏季臣本事。因此,夏季臣为了纪念当初的时光就在这百里翠竹林中修建了这座金灯观,与当年在碧霞宫时一般不二。
做人不能忘本,饮水必须思源,数典不能忘祖。金灯剑客已经触及到了超脱境,能不能破境却还很难说,所以他需要平静内心返璞归真,以求成功破境。
这个时代,世间无人能超脱。这是在修士中流传极广的一句话,同时也是无人能打破的一句话。
在这个世界上,超脱境只是存在于传说和神话中,在现实世界中无人步入那个境界,至少现在这个时代如此。
自从轩辕皇帝结束了神话时代,除了大商开国君主殷汤之外,再也没有人进入过超脱境。甚至有人说殷汤也没有进入完全超脱境,没有于世长生,不然为何武王伐纣之时他并没有来拯救自己创建的国家呢?
超脱于世,太难了!尤其是在这个时代,在神话时代结束后的这个时代。
正因为如此,天才如金灯剑客这样的人也不得不对超脱境加以重视,可以说是不甘心死去,活了越久就对这个世界越留恋。
金灯剑客看着为自己倒茶的百里孟云,面带微笑地说:“六弟,几年不见,我看你的修为又长进了不少。你还不到百岁,已经有了旁人三百年的修为了,依我看你不出百年便能进入神圣境界了。那时你才不到二百岁,在修士中算是很年轻的了。”
百里孟云把茶杯推给夏季臣,笑着说:“神圣境界那里是那么好进的?有多少人杰在证道这一关苦修几百年也没有存进,那一关当真是最难一关。让人看到了希望就在眼前,可是这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也不知有多少人被证道生生耗死?可惜了他们几百年的修为了。”
夏季臣边喝茶边听百里孟云说,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确实,证道这一关对弘道境的修士来说太难了。这一阶段是要证实自己的道,证明自己所选的道真正适合自己,真正值得自己用一生去践行。
其实,到了金灯剑客这样的境界早已知道世间万道归一,每一条道都可证明,都值得一生践行。
可是,在证道成功之前,谁又能真正明白自己所选之道真的适合自己,真的完美无缺呢?凡事唯有经历方才能懂。又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种事,修炼之事,只能意会不可言传。
“对了,”百里孟云似乎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稍微提高了嗓音,“师兄,你问了我了,我还没有问你呢。您现在怎么样?您现在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可以进入超脱境?”
金灯剑客一笑,随即说:“六弟,我认为平常你说话挺老实的,怎么几年不见反而说话变玄了。我觉得什么时候能进?能不能进还在两说,什么时候更是谈不上了。”
“世间无人能超脱。”百里孟云说,“大师兄你也相信这句话吗?那四哥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夏季臣听到四弟也有些感叹,“老四是咱们几个中最洒脱的,好动不好静,没事儿就四处游山玩水,乐的逍遥。返璞归真,得证大道。”
百里孟云倒是没有想到夏季臣会这么说,一愣之后笑道:“大师兄你也认为四哥斩道成功进入超脱境了吗?就连师傅和您也没有进入呢?”
“若是别人说他进入了超脱境,就有一成的可能。”夏季臣点点头,一脸严肃,“四弟本就不凡,即使他独断万古也不是没有可能。再加上他现在音信全无,就连师傅也不知道他的去向,这又增加了一成的可能。现在想一想,这世界上也只有他有两成的把握进入超脱境吧!”
百里孟云一时间也有点儿感叹,回想当初自己见到四师兄商原的时候,不禁有些长吁短叹。
在百里孟云的印象中,四师兄商原身材干瘦,干巴巴一团精气神,唯独脑袋比一般人能大出一圈,因此被人们成为大头剑客。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