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澜江畔,翠竹林
在翠竹林的深处,一片翠绿掩映下,出现了一座不大不小的道观。道观建筑的时间也不短了,可以看出来年久失修,外围已经有一些破败的意思。周围长满了杂草和一些杂乱的灌木,看起来像是没人住的样子。
竹林阴翳,初生的太阳洒下柔和的阳光在竹林中变成了残碎的光斑。微风吹过,竹林轻摇,翠绿色的叶片纷纷扬扬的落下,反射着阳光使光影一阵的摇曳,淡淡的光晕晃动在道观的牌匾之上。
金灯观!
在武林中有这么两句话:金灯观中学艺满,十年磨剑压武林!
三百年前,在武林中有一位了不起的高人出世,一出世就艺压天下,掌中一把金灯大剑打遍天下没有对手,纵横于世间未逢一败,可以说是常胜将军,当时武林的第一人。
一口金剑压绿林,甩头一子定乾坤。三只金镖无对手,压盖天下第一人。
一出世就剑扫九龙山十海岛,剑劈龙凤大将白玉扬,在天下一举成名,人送绰号金灯剑客,一时间便名动天下。
金灯剑客姓夏,双名季臣,师承东海碧霞宫武圣于恒于九云,是于恒的顶门大弟子,把武圣的本事学过来了能有十成十,甚至已经有了超越于恒的势头。
这于恒可了不起,那是天下有名的几个圣人之一,本身身为神圣境界的修士,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已经触碰到了超脱境界,可以说再有一二百年就有可能进入超脱境,成为长生不死的存在。
于恒和别人还不一样,他不仅仅自己有本事,而且还教出了六个极其出色的徒弟。头一个就是金灯剑客夏季臣,这是于恒的顶门大弟子,本身的能耐已经与于恒持平,甚至有可能比于恒更早进入超脱境。第二个是白云剑客夏侯杰,是西川白云山白云观的观主,和于恒一样是道家子弟,继承了老师的道统,在道家之中有着极高的地位。第三个是太极八卦术士张鸿张岳阳,也是一位道爷,同样是神圣境界的修士,在道家之中占着极高的位置。第四位是大头剑客商原,据说其本领超过于恒和金灯剑客夏季臣,已经进入超脱境,成为了长生不灭的存在,不过这还是传说,到底有没有这件事还另当别论。第五位是江畔垂钓似太公姜涛姜一川,是兵家子弟,在三教九流中的兵家占有一席之地。而最后一位则是南云神将百里孟云,也就是述国大将军,大周三十二位神将之一。
于恒的六个徒弟中,也就只有老徒弟修为最浅,只有弘道境的修为,还没有步入神圣境界。这也就是百里孟云岁数小的缘故,和他的几个师兄的修行年纪相差太多,再过几年百里孟云肯定能进入神圣境界,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而在这六个徒弟中,于恒最喜欢的就是大弟子夏季臣。夏季臣跟随于恒多年,几乎从小就是被于恒养大的,不仅有深厚的师徒之情,更有一种养育之恩,授业之恩也恩同再造,所以说爷俩的感情极好,超过一般的弟子。
所以说于恒把自己浑身的能耐都传授给了大弟子夏季臣,一点藏着掖着也没有。夏季臣在三百年前成名于世,那时他年仅二百多岁,就已经不弱于成名已久的大人物,不管在境界上还是在悟性上都超出一般,那也是人中的天才,不可多得的人杰。
在一百多年前,夏季臣在大周王都洛阳与十位高手对决,最后被对方的车轮战累到吐血却没有落败,与对方十人打成了平手。
但是事后夏季臣觉得自己栽了跟头,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在武林中混了,这才退回原籍,也就是南方述国。他就在这百里翠竹林中仿造自己当年学艺的地方建了这座金灯观,他本不是道家,建道观是为了纪念自己在道观中学艺的时光。
今天,这将近一百年没人拜访的金灯观迎来了一位客人。
东方刚刚破晓,金色的朝阳洒在了院中。
院中有一位年轻俊美的男子站立,躬身施礼,对着院中紧闭门户的房屋。漆黑的长发垂下,在他的身后披散成了瀑布,在晨风中微微飘动。
他站在那里,犹如泰山一般稳健,自有一种威势。他是一个人,却仿佛是千军万马列阵于此,指挥千军万马的气势在这样的动作中不经意流露而出。
人都说上过战场的人都会大不相同,有一种平凡人没有的大气与威严,尤其是上阵杀敌的将军和运筹帷幄的大帅,尤为明显。
此话不假,这位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种气质就不是一般人可以有的。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有这位的成就和地位,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被封为南云神将。
百里孟云在天没亮时就到了这里,而现在天已经亮了。
他从来的时候就保持着这样的动作,一直是这样躬身施礼的姿势。他很恭敬,没有一丝不耐和虚伪。
在述国除了述国公之外还有谁可以让南云神将这样等待,而且是一直保持着这样的姿势,就算是王子皇孙也不行吧?
其实就算是张衍也不敢让百里孟云这样等待,也不会让百里孟云这样等待。这天底下敢让他这样等待却让他感到心安理得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他的师傅于恒于九云,另一个就是他的大师兄金灯剑客夏季臣。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