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一过,顾三娘在西街租赁的那间铺子已是粉饰一新,她又花钱请人打了箱柜,重装了门脸,秦大娘看着她花钱似流水的往外淌,不禁很是替她心疼。
铺子新装之后,接下来就该想个名儿,这便轮着沈拙出马了,因顾三娘家的铺子专做刺绣买卖,她这掌柜又是个妇道人家,于是沈拙取了‘珑绣’二字,顾三娘听着很是喜爱,特意着人打了一块招牌挂上,如此一番忙乱,顾三娘的珑绣庄很快就要正式开业了。
开业的这日,顾三娘起了个大早,她先带着鲜果香纸来到城隍庙,祈求自家铺子开业大吉,只待敬神之后,天色已是大亮。
眼见时日不早,顾三娘匆匆来到西街,此时临街商户已有开门营业的,也有从乡下来的庄户人挑着担子吆喝着叫卖农家自种的新鲜蔬果。
顾三娘开了店门,隔着她几家的是一家布庄,这会子布庄的伙计将门板卸下,他看到顾三娘,冲着她问了一声好,又说道:“顾掌柜到得可真早啊,你家铺子今日是要开业罢?”
顾三娘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正是呢。”
那伙计朝着她拱了拱手,嘴里笑道:“恭喜恭喜,祝贺顾掌柜生意兴隆,日进斗金。”
听了他这句话,顾三娘道了一声谢,又笑眯眯的回道:“借你吉言了。
再者,各色刺绣,根据手艺和绣件大小,也需分个三六九等出来,像是朱小月的绣活儿,手艺虽说不差,只因都是小件儿的东西,故此只能算个中等。
朱小月说道:“横竖我不等着钱用,放在你这里寄卖罢。”
顾三娘点了点头,又在账本上记了一笔,一旁的沈拙凑过来看了两眼,只见账上有的画着圈,有的打着叉,也不知是个甚么意思,他问道:“你这写的甚么,我怎么看不明白?”
“你看不明白才是常理,这是我自创的,天下只有我一个人能看得懂。”顾三娘对着沈拙说完后,又仔细将账本收了起来,她不识字,只能靠着勾勾画画来记账,虽说有些繁琐,只是眼下也只得这般来做了。
沈拙笑着摇头,又转身打量着店里,这间铺子不大,来回几步路也就走完了,前一个店主是卖酱油的,上回他和顾三娘过来跟屋主签契书时,这店里到处都是黑乎乎油腻腻的,经过一番粉饰,铺子已然是大变样,墙壁上不光抹了白泥灰,靠西边立着一排壁柜,里面挂着着几样绣件,因是新开的店,铺子里的绣品还不算太多。
没过多久,又有槐花香的街坊来道喜,众人见顾三娘当起掌柜来了,纷纷称赞个不停,就连秦大娘也说道:“真是难为你了,这铺子到底还是叫你开起来了。”
“前面的难不叫难,后面的才是真的难呢。”顾三娘的铺子已开起来了,后面的难事还有不少,县城里除了她家,还有两间绣店,皆是金家的族亲,一个县里三家刺绣店铺,到时生意好坏就全看各自的本事,她这店铺是新开的,起初生意必定不如那两家,只是凡事都要朝长远来看,这铺子她既然敢开,就不怕折本。
几人说话之时,左邻右舍又有几家店铺掌柜过来贺喜,顾三娘留他们吃了茶,各家都还忙着做买卖,不过闲话几句便各自散开。
到了稍晚一些,莫小红和几个绣庄的姊妹们也过来了,看到她们,顾三娘很是惊讶,她问道:“这会子正是上工的时辰,你们如何过来了?”
“你铺子开业,我们再怎么忙也得过来看看。”莫小红笑着说道。
顾三娘便道:“你们过来了,永旺叔可曾知道?”
“放心罢,就是永旺叔给我们准的假呢。”莫小红又对顾三娘说道:“永旺叔不得空闲过来,他托我们告诉你,叫你好好干,别丢了咱们金氏绣庄的名声。”
顾三娘多少猜到几分,虽说金家容许她在县城里开这间铺子,只是管永旺跟莫小红她们这些绣娘不同,他在金家占着管事的位置,暗地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故此不好亲自上门,这些年来,多亏有管永旺照拂,是以顾三娘打在心底里感激他。
“你回去替我跟永旺叔回一句话,就说多谢他惦记,我一定不敢辜负他的期望。”顾三娘说道。
莫小红点头答应了,几个姊妹们又围着柜台看起了里头的刺绣,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个不停,有那些路过的看到店里围了这么多年轻姑娘,不时朝着店里看上几眼,屋里就沈拙一个大男人,他不好意思久待,于是跟顾三娘招呼一声,带着御哥儿家去了。
绣庄里的姊妹们在顾三娘的店里留了片刻,便需得回去做工,顾三娘亲自将她们送了出去,秦大娘她们也要回去,一时,店里只剩顾三娘和小叶子母女二人,这一大早,店里没来客人,她俩光顾着招待来道贺的街坊们了,直到这会子,两人才算是消停下来。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