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狼> 第七章:打铁的农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章:打铁的农户(1 / 1)

进士可谓是读书人一辈子的梦想。然而同进士出身就不一样了。这玩意就跟男人的难言之隐一样,这个同字嘛,听着好像是等同进士出身,但个中却大有玄机。有关同进士出身,昔年还有这么一个笑话,发生在辫子朝的曾国藩身上。

说他在当两广总督的时候,有两个幕僚无聊时对对联玩。一个出上联“如夫人”,另一个就对“同进士”。一个又把上联加为“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就对“同进士出身”。这个再加一字:“替如夫人洗脚”,另一个再对拍拍脑门笑道:“赐同进士出身”……俩货玩得正嗨,只见总督大人铁青着脸从里屋出来,拂袖而去。两人大为诧异,问及旁人才知道,曾剃头这老杀才就是个同进士出身。俩幕僚这是踩到了曾剃头的“难言之隐”,能不气么?

自然,赵毅是不管同进士出身有多难言之隐的。他要的就是进士老爷不纳税的好处。说到底大明朝是还是很好的,尤其是对读书人而言。这个朝代才真正称的上是布衣天下。大世家们被盛唐的女帝杀了一遍,又被大宋朝、元蒙跟爬犁一样理了一遍后,世间再无巨门大阀。一些在唐时估计连门阀名单都排不上的世家放明朝,都属于国家级别的勋贵。

世家的实力严重不足,带来的好处就是寒门傲世。再加上老朱家根子上还是尊重读书人的,因此种种对秀才、举人的便利措施接踵而至。

正做着考上进士的美梦,隔壁王大牛家叮叮咚咚的声音将赵毅从“乡邻皆投献”的幻境中生生拽了出来。

王大牛在同辈分里排行老四,属于四叔公这一支的,家里有个小子,正是胖子小圆。赵毅走到王大牛家屋外头时,他家那比平常百姓家高大粗壮不少的烟囱正忽忽地冒着黑烟,叮叮咚东的响声就是从院子里面传出来的。

敲门许久才有人来开,是小圆。

“先生。”小圆恭恭敬敬地朝赵毅施了一礼。这小子平时挺皮,但见到赵毅却乖得很。

上下打量着如同黑煤球一样的小圆,赵毅不禁皱了皱眉头,问道:“你家大人呢?”

“爹爹跟十六叔还有二伯他们在叠钢。爹爹说了,今年的徭役要用四十口刀来顶,不早开工要赶不上了。”

“叠钢?刀?”赵毅就像摸不着头脑的丈二和尚。看着哧溜哧溜吸鼻涕的小圆,赵毅觉得他不像在说谎。走进院子里后,大门左侧斜对过的棚子里就是打铁所在。黑实的汉子操持着一柄巨锤,一锤一锤地砸在铁饼上,旁边有三个同样黑实的汉子在帮他。铁块砸扁了叠起来再砸,坚硬的铁块在他们几人手里就像面团一样。

在棚子外面是一个巨大的风箱,连着棚子里的火炉。风箱此时被几个半大的小子拉得呼呼作响,火炉在被鼓进了大量的氧气后烧的很旺。

“小圆,铲煤!”

“哦,来了。”

在王大牛喊一嗓子后,小圆屁颠屁颠地拍了回去,拿旁边的小铲子拼命地往炉子里铲煤。一同铲煤的还有其他几个熊孩子。

都在忙碌,赵毅的心里很受伤同时也很害怕,觉得这里没人能为自己解惑。毕竟整个村子里看起来最像米虫的只有自己一人。刚走到门口,优哉游哉的四叔公就踏了进来。

见到四叔公后赵毅乐了。本来还当就自己一条米虫。君不见,叔公他老人家不也什么活都没干,不也安心地享受着村里的供奉么?

“小先生不去做学问,来老四家做什么?”四叔公见到赵毅,咧嘴一笑,露出仅有的几颗牙齿道:“老四这里火气朝天的,小先生是金贵人,可别中了火毒。”

赵毅朝四叔公拱拱手,问道:“王大牛是在叠百炼钢吧?”

四叔公乐呵呵地看着赵毅,看得赵毅都不好意思了,这才开口说:“小先生无须担心,我王家村是本本分分的村寨,没有什么不臣之心。

铁牛他们是真二八经的农户,不是匠户,不以打铁为生。这一批钢刀是给为所准备的。小先生你不知道,当今陛下虽然收的税不多,但徭役苦啊。自然,没有税赋,陛下就没有干活的长工。毕竟长工也是要花钱雇的。所以徭役重些也都能忍。不过幸好我新郑王氏祖上还有些小名气,所以每年只要上交一部分刀具、兵甲就能充抵徭役了。我王家村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可全指望着这四十口钢刀充抵徭役呢。”

赵毅老脸通红。刚刚还在担心一群农户没事干打造刀剑玩什么?要真是想干什么“斩白蛇”之类的勾当,自己可得连夜跑,快快地跑。大明朝还没到寿元将尽的时候呢。这个时候文有张居正,武有戚继光。赵毅可不觉得王家村这点人够戚继光的火枪队放一梭子。

“四叔公多心了,小子从未多想。只是…百炼钢制作起来劳神费力,产量也低。四叔公难道就没想过改进工艺吗?”赵毅撒起谎来可谓脸不红心不跳,明明刚刚还在担忧跑路的事情,这会儿又关心起了钢产量。

四叔公领着赵毅坐到院子里的小椅子上,望着干得热火朝天的大牛一家,说道:“百炼成钢,几千年来不都是这样的么?小先生还想怎么改进?”

赵毅摸了摸鼻子直想哭,几千年来都这样。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核子时代不过三百年的时间。三百年!短短三百年我们就把笨重的蒸汽机用轻巧的内燃机替换掉了,短短三百年我们就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短短三百年我们就迈出了工业革命以前几千年都没迈出的步伐!

之前赵毅一直在好奇,工业革命以前我们的老祖宗在干嘛?现在他懂了,原来我们的老祖宗在玩百炼钢,在玩纯手工,在几千年如一日地原地踏步!

“四叔公,家师学贯中西,他曾教授过小子一种高炉,配合水力鼓风,炼起钢来快,而且不费时不费力。”

小高炉这种东西后世农村都玩烂了,虽然大明朝科技实力太低,玩不了太高端的东西,但建一座土高炉还是没问题的。

赵毅本以为自己大概跟四叔公讲一点高炉的原理,他会立马央求自己建一台。然而事实证明他错了。

“我们王家村又不是匠户世家,给为所打两把刀就当是充徭役了,要那么多钢干嘛?”四叔公听赵毅讲完后,不解地说道。

要钢干嘛?赵毅差点没背过气去。又不好告诉他钢铁是第一生产力这种奇奇怪怪的逻辑,只好耐着性子跟说道:“四叔公,有了更好的钢铁,这家家户户都要的镰刀、铲子、菜刀还有犁头就不缺了,甚至还能卖给临近几个村子或者卖到镇上,改善咱们寸的生活水平。”

虽然生活水平这个词四叔公听不大懂,但他好歹是明白了赵毅的意思,摸摸胡子寻思着好像是这么个理儿。正打算开口让赵毅试试,门外又跑来个火急火燎的身影。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