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华夏之日月为明> 第一章 国号为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国号为明(1 / 1)

时间:2014年9月13日。地点:南美洲热带雨林里的一处历史遗迹。此时,十五个人正在进行生死搏杀,鲜血四溅、刀光飞舞。

“杀!”。虽然这些正在厮杀的人咋一看上去不是欧美白人就是非洲黑人或是拉美裔长相,但一声字正腔圆的汉语喊出的“杀”仍然将其它的喊杀声比了下去。

喊出这声汉语“杀”的是一个穿着迷彩防刺服带着头盔的青年。他看上去20出头,一米八左右的健壮个子,浑身是血——敌人的血。此时,他两只手上的合金刀像两股风暴一样席卷向敌人。他怒了,感觉血液都在燃烧,他的恩师+朋友+战友的胡毅勇大哥就在刚才不久死在了他的面前。

他叫马俊康,出身于湖南西部地区一户武术世家,是家里的独生子。初一时,母亲患癌症,高一那年就去世了。为了筹集医药费,家里债台高筑,父亲为了偿还欠款日夜兼职打工,在高三那年因为身体太辛劳而且极度缺乏营养,积劳成疾也去世了。

成为孤儿的马俊康万念俱灰之下,大学也不考了,考上也没法读了,家里还欠着很多债务呢。他凭着自己的一身好武艺在当地一家企业当上了保安,每月还要从微薄的工资里拿出近一半用于偿还家中欠款。后来,在一次车祸中他救了一位归国年轻华侨胡毅勇。胡毅勇也是武术高手,同时还是在马俊康十五岁后唯一一个打败他的人,两个热爱武术热爱搏击的年轻人迅速成为知己好友。

马俊康经常和胡毅勇谈论人生,觉得人生苦短,庸庸碌碌过一辈子实在没意思,却又不知道该如何摆脱目前的困境。在一次抱怨和感慨后,胡毅勇告诉马俊康,自己其实是国外一个佣兵组织的成员,回国一是为了休养身体,二是看看祖先之国。现在身体已经休养好了,各地也看了不少了,想离开了,问马俊康愿不愿意和他一起走去做佣兵。

佣兵,神秘、残酷、冒险、热血、高收入、危险,这些元素深深吸引了马俊康。作为一个练武而且渴望建功立业的人却生在在一个和平的环境里,其实是一种悲哀,现在有个改变的机会在眼前,马俊康只是略作考虑就决定跟随胡毅勇离开。

凭着练武造就的远强于普通人的身体素质和顽强意志,再加上扎实的基础知识(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在年级都是名列前茅)和优秀的领悟学习能力,马俊康很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佣兵。再加上他的足智多谋和果断勇猛,三年后他在世界佣兵界闯出了名头。三个月前,马俊康和胡毅勇所在的佣兵小队获得消息,南美洲某地的雨林里有一处古代王国遗址。那个小王国在传说中拥有巨量的黄金,连普通百姓家中的碗都是金子打造。做佣兵过刀头舔血的日子是为了什么?钱!

所以,当得知这一消息后,虽然不确定真假,但佣兵小队还是出发了。到了那块区域附件,马俊康他们却和另一队佣兵不期而遇,双方展开交火,最后发展成近身搏杀,而胡毅勇则在战斗中死去。

使双刀的马俊康如插翅的猛虎,威猛无双。正当他举刀要劈了敌方的一名佣兵时,突变发生。一道闪电先是击中该地一株大树的树冠,把大树炸得四分五裂,然后余威不减,往下击中了正举着刀的马俊康。马俊康整个人被电得灰飞烟灭,原地就只剩下他的双刀等武器装备。

~~~~~~~~~~~~~~~~~~~~~~~~~~~~

是人生如梦,还是人生既是梦?我是谁?我从哪来?我最终要到哪去?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几天马俊康一直在思考这些终极性的哲学问题。一个多次从生死边缘活过来,经历过三年的血与战火考验的佣兵,一旦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就代表他遇到了比生死和战争更让他恐惧或困惑的事。比如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古代,而且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马俊康被雷劈中后,他自己的感觉就是陷入了昏迷。在昏迷中梦到整片天地就只有五颜六色的光,似乎这些光还组成了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漩涡,而且那些漩涡后面好像还有不断扭曲变形的半透明的通道之类的东西。梦中的整片天地寂静无声,同时又祥和无比。

后来发生的事让马俊康觉得自己虽然醒了可还在梦中一样。马俊康不再是马俊康了,变成了马千里,南京城里一名锦衣卫百户的儿子。锦衣卫?没错,锦衣卫,大明锦衣卫。

公元1618年的春天,大明神宗皇帝朱翊钧在位的第四十六年,即万历四十六年,南京锦衣卫百户马寒山的十四岁独子马千里在城外游玩时被毒蛇咬伤,昏迷三日后苏醒。

马千里苏醒后,浑身上下再无一丝一毫中毒迹象,然而性情大变,言谈举止都像换了个人一般,甚至有时候可以说疯疯癫癫。郎中对马千里的突然完全康复百思不得其解,对他的性情大变更是束手无策。古人迷信,觉得是马千里病虚体弱之时被邪物附体了,于是马寒山道士、和尚请来好几批。半个月以后,马千里再也没有疯癫的举止,言谈举止虽然成熟了许多,但总体来说总算正常了。家人和街坊邻居都以为是道士、和尚们法力高深驱邪成功,其实是马俊康自己想通了,反正也回不去了,既来之则安之吧,就在这古代做个叫马千里的少年吧。

明朝建国后,一开始首都是在南京。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但仍然保留了南京的都城地位,并保留了一套中央机构。南京和京师一样,设六部、都察院、通政司、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国子监等机构,官员的级别也和京师相同。北京所在府为顺天府,南京所在府为应天府,合称二京府。马千里的老爹马寒山就在南京的锦衣卫里当个百户。

有明一朝,锦衣卫官员都是只有指挥使一人,正三品;同知二人,从三品;佥事二人,正四品;镇抚二人,从四品;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百户,正六品;试百户,从六品;总旗,正七品;小旗,从七品。下属的将军、力士、校尉则没品级。

不要小瞧一个锦衣卫百户的职务,南京是大明在江南的中心,江南又是大明最富庶的地区,在南京当锦衣卫靠死工资肯定是很悲惨的,“长安米贵,居之不易”,南京又何尝不是?但灰色收入太多了,城内各路“牛鬼蛇神”和商户们每月的孝敬,就很可观了。这还不算逢年过节的收入和其它灰色收入。所以马府一年四季油荤不断,马千里十四岁多就有一米七三左右的身高,除了从小勤练武以外,伙食好营养充足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不仅是马千里,连马府唯一的家丁雷劲的两个儿子雷勇、雷猛都高高壮壮、面色红润。

“爹,我想让雷勇和雷猛以后跟着我,给我做事。”一个黄昏,马千里在饭桌上对马寒山说道。两天前,马寒山和马千里提过一次:“雷勇快十五岁了,雷猛也快十四岁了,你雷劲叔想让两个儿子找份差事,以后他们就不能陪你整天胡玩瞎闹了。你也快十五了,等今年入了秋,就去卫所里给你安排个帮闲的差事。再过个一、两年就给你找户好人家的闺女,成亲生娃。你不小了,不能再整天除了练武就是疯玩瞎逛了。”

锦衣卫帮闲,就是锦衣卫里的临时工作者,没有正式编制的。有什么吃苦受累甚至危险的事,都是帮闲们先上,要背黑锅,都是往帮闲们背上扣。但不要觉得当了锦衣卫帮闲好像受了天大委屈,普通人求都求不到。

不要小看这锦衣卫帮闲,好歹也是为天子亲军锦衣卫办事的,寻常人哪怕捕快之类的小吏都不敢招惹他们的,所以他们能遇到什么危险,也吃不了什么苦和累,反而是粘锦衣卫的光能吃香的喝辣的。而且就锦衣卫而言,他们一般都找自己的儿子、亲戚来做帮闲,一来是解决就业,肥水不流外人田嘛,当个帮闲一个月挣得可比普通百姓高得多。

二是培养接班人。锦衣卫这差事是可以世袭的,让自己的后代先当帮闲,随着自己去巡街、侦缉、和上司及权贵们打交道,通过言传身教和实践学会怎么样当锦衣卫,这是学本事、攒人脉。等自己年迈已经不再胜任锦衣卫这一职务了,和上司打个招呼再送上一份厚礼,自己就可以光荣退休,而自己的后代已经学会了锦衣卫的本事,也有了资历,接任自己的工作也就顺理成章了。马家的子子孙孙就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当着锦衣卫的,而马寒山看样子也在为马千里将来接班做准备了。

对此,马千里无异议,有个事暂时先干着也不错。但马千里有个请求:“爹,我想让雷勇和雷猛以后跟着我,给我做事。”

“给你做事?就算你当上了帮闲可也就是个帮闲呀,还要找帮从吗?”马寒山觉得有些好笑。

“爹,我自己出钱雇勇子和猛子。”马千里说道。

“你自己出钱?那还不是我给你的零花钱!再说了那点钱怎么够,小勇和小猛去找事做是为以后成亲攒钱的,你别捣乱不懂事。”马寒山训斥道。

“我给他们每人每月八两银子,总够了吧。而且不是用您给的零花钱,那点钱哪够呀。”马千里说道。清朝中晚期一两银子价值人民币150—220元左右,明朝中期价值人民币600—800元。现在是明朝中晚期了,一个普通人家的十四、五岁的孩子能一个月挣八两银子,相当于后世的每月四千元人民币了,真的是很不错了。

“你疯了吗,这样一个月就是十六两银子,你哪来的钱?”马寒山忧心忡忡地看着马千里,担心自己这根独苗还没从前段时间的病中完全康复,不然怎么今天说话这么疯疯癫癫呢。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