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小先生> 第十一章 家人时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家人时光(1 / 1)

第十一章家人时光

回到家里,父母尚未归来,想来是踏春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脱了秋裤扑蝶去的季节总是美好的。

今天杨钦见过老友,心情倒是不错。置身在过去的环境中,太多东西容易改变,后世一直笼罩在杨钦心头的压抑消散了大部分。不过他又想起赵小轲,回到十五年前,心里装满了未来的人,微微苦涩。但是他并不悲观,友情都可以挽回,更何况爱情。走一步算一步吧。

……

杨泽厚夫妇回到家的时候,被儿子小小的惊了一下。餐桌上的四菜一汤让他们大为诧异,在二人的印象里,杨钦的手艺可没这么好,寒假的时候,杨钦煮个番茄蛋汤都弄不好。他在生水中打蛋,结果最后的汤里全是蛋渣。前世同期的杨钦刚会做一点简单菜,只是此时他却是多出了十五年的人生经历,厨艺自然不能同日而语。

一家人大快朵颐,家里的座机忽的响了。王柏拿起来,听筒里是一个细嫩的女孩声音,找儿子的。杨钦接过电话,瞬间感觉耳朵要炸了,是舒小曼的大吼,“小不点,快来学校,我好无聊啊。”

“神经病啊你,小点声行不!”杨钦很不耐烦,压低声音,“四天假才过去两天,还没玩够。我在吃饭,挂了!”

转过头来,发现父母看向自己的眼神怪怪的。王柏这几天老觉得杨钦哪里不对,今天听到女生打来电话自觉抓住了一丝头绪:儿子恋爱了。果然爱情是最好的催熟剂。她碰了一下老公,杨泽厚立马意会妻子的意思,开口问道,“小钦,妈妈说是女生打的电话,是同学还是什么其他人啊。”

“同学。”

“怎么挂这么快,可以多说一会儿啊。”

杨钦满脑门黑线,对于八卦的父母倍感无奈,索性埋头刨饭,缄口不语。

……

翌日一早,杨钦就陪同父亲到家里的铺面去了。

那个三十平见方的铺子便是奶奶经营一生的心血。七八十年代,镇子的规模很小,当时的铺子更小。个体经济尚不被允许,铺子属于生产大队公有,奶奶平日里便是在这劳作。

奶奶曾淑华是个裁缝。有个负责又不负责的老公,以这个职业为生,养大四个孩子是个极为辛苦的过程。好在有杨熊的帮助,大儿子杨泽厚懂事也早,所以还能勉强支撑起这个家。过往的年月很辛苦,她和铺子里的伙计要制作整个生产大队的工衣,各种缝补工作都压在二人身上。逢年过节,排着队的人来铺子上赶制新衣,报酬几乎为零。那个年代,为人民服务总是光荣的。等到农田到户,个体经济兴起,杨奇不知从哪弄来一笔钱帮着曾淑华承包了这个铺子,后面家里的日子就好过很多。九十年代里,铺子的生意最红火,小镇所处地方偏远,外来商品的侵入还没那么迅速,人们大都愿意去曾淑华铺里定做衣服。她的裁缝手艺有口皆碑,加之手工费低廉,生意好到不行,在那段时间倒是存了一点钱。

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上来,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物质方面的要求亦水涨船高。他们觉得定做的衣服太过老土,加之镇里不乏一些品牌服饰的入住,铺子里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来做衣服的只剩下多年累积的一些老主顾。虽然自己上了年纪,家里也不再需要自己挣钱,但毕竟是一生的心血,看着它衰落,曾淑华心里终归不是滋味。

在裁缝店边上紧挨着一家皮鞋店,鞋匠便是杨泽厚。与母亲的铺子不同,近年他的生意愈加繁荣。人们不能接受母亲款式老旧的衣服,但却对他做的皮鞋甘之若饴,原因嘛,杨泽厚认为是顾客们买到过太多人造革做的假皮鞋,而自己的产品用的是实打实的真皮。

后世杨钦参加过一个国际服装设计大师的作品展,确实发现人家的作品不错,那种设计理念有其独到之处。就基础工艺方面,其实奶奶与那些所谓的大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成品缺乏思想罢了。看着奶奶郁郁寡欢的样子,杨钦忽的涌起一个想法,突然想试试能不能解决她的问题。

整个上午,杨钦都在和奶奶的闲聊中度过,后世两人间的这种聊天氛围只出现在奶奶病重住院的时候。杨钦自小因为那一巴掌的缘故对奶奶又恨又怕,敬而远之,二人即使身处一个屋檐都不会有过多言语。若不是与奶奶交谈,杨钦都不知道奶奶一直关注着自己的成长,远到幼时的贫血症,近到去年和伙伴儿们偷橙子被逮住扒了衣服。每次的考试成绩奶奶都会从父亲那里过问,自己的压岁钱每年都比家里的小孩多一些,亦源自奶奶的偏心。

半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婆孙间消去芥蒂已是绰绰有余。重生过来的杨钦比前世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亲情,后世终究是让亲人们失望太多。

……

上午陪过奶奶,下午自然要去找爷爷。再次见到的时候,老头儿正在老宅的阳台上逗鸟。作为一个老人,杨奇的爱好很多,倒是显得不符合他的年龄了。养鸟,养狗,钓鱼,玩牌,骑游,看杂书。所以没见着老头闲下过。此时他正挑逗着自己的金刚鹦鹉,杨钦不懂鸟,自然不知道这只五彩杂毛鸟的价值。此时金刚鹦鹉的市价已经被炒到了过万一只,五彩.金刚鹦鹉作为其中的贵族,价格要翻几番。去年拜访老友,杨奇觉着这畜生说话好玩,临走的时候带着鸟笼顺了回来。后面知道价格如此高昂,愈加宝贝得不得了,舍不得归还。

“杨熊你看你那个熊样。”鹦鹉只会几句话,杨钦来时,刚好听见它说到这句。躺在摇椅里抽土烟的杨熊自顾的摇着,对于鹦鹉的侮辱自动免疫。有趣的是,下一个瞬间鹦鹉的话头就变成了“杨奇你个龟儿子”,孙子在场,尊严尽失的爷爷瞬间脸就绿了。

……

所有后辈当中,杨奇最喜欢杨钦。杨钦的哥哥太野,性子浮躁。老二家一个独女,历来嫌弃自己这个蹲过大牢的爷爷,显得不亲。两个女儿家的子女教得不好,尽是目光短浅的尖酸孩子。杨钦自小懂事,虽然幼稚,但恰好有着一个赤诚坦荡之心,落在半生江湖半生牢狱的杨奇眼中,这却是极为宝贵的品质了,江湖人最为欣赏坦荡之人。近几天的相处,杨奇发现孙儿说话做事倒是成熟了不少,愈加欣慰。

拉着杨钦来到渠江边,滚滚东逝的江水让杨奇竟有种迟暮之感,不禁感怀自己的衰老。杨钦注意到爷爷的情绪变化,上前宽慰。以往杨奇只会给杨钦说一些年轻时的奇闻异事,今天却罕见的谈起自己的人生。杨钦不觉意外,毕竟家里人很少提到爷爷的过去。

杨奇可算得上天才少年了,几岁的时候《三字经》,《道德经》,还有几千言的《论语》都能背出。经过教书先生的讲解,年幼的他能大致领会内里的道理。不幸的是,七岁时,一家人尽都惨死,他和杨熊成了孤儿,地主的后代自是得不到善待,在邻里间受尽白眼与侮辱,为了生存下来,他不得不暂时抛弃幼时接受的君子教育,奉行的君子之行转为小人之举。偷鸡摸狗之事成为家常便饭。等到少年,他和杨熊偷摸上火车到了南河北河一带,本以为都将以毛贼的身份过完一生,二者遇到了三和师傅。那是个有智慧的和尚,那是间温暖的寺庙,他们在此体会到家的温暖,决心改过自新。学着最浅显的佛法,习着高深的武艺。

那一年闹饥荒,小寺庙遭了匪盗,慈悲的僧侣虽有武艺在身,但还是斗不过有猎枪在手的歹人。杨奇杨熊和几位师兄弟逃了出来,索性还俗,干起了打匪济民的勾当,哪里有盗匪,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江湖上尊称他们为义匪。一入绿林,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好不快活。

义匪终究是匪。被自认正义的一方盯上自是理所当然,一次围剿中,杨奇殿后落网,此为他的第一次牢狱之灾。好在看守人的疏忽,让精通开锁之技的杨奇逃了出来。后来为避风头,一行人回到蜀地。

讲到这里,杨奇兴致上来,取出随身的小酒壶痛饮一口,准备接着说。却是听到杨熊不客气的声音,“吹个毛的牛,吃饭了,小婶儿和弟妹都来了。”

夕阳的余晖撒满江面,还想再吹一会儿的杨奇只得作罢,心里装着比落日还寂寞的寂寞。

(ps:前面需要交代的事情较多,原谅我的啰嗦。)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