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儿挤到台下,大声道:“这个人一开始就藏在人堆里,鬼鬼祟祟,观其举动,分明是蓄意挑起争端,使教中兄弟自相残杀。”
波间神尼瞧了薛宝儿一眼,就把目光移到徐承志身上,道:“你刚才露的这两手轻身功夫,可真不俗。老尼敢打听一下你的师承吗?”徐承志不答话,把那个汉子放在地上,向着波间神尼躬身一揖,便想转身走开。
波间神尼冷哼一声,道:“站住!你这年轻人,好不懂礼数。老尼在问你话,你怎么不答?”
徐承志仰头向天,道:“天下武学,殊出同归。当年曲教主和少林来的普光、普代两位神僧,早已印证过了。师太又何必打听。”波间正是见他刚才施展的轻功身法与自己的凌空九式极为相似,因而有此一问。这时见他不肯明言,心下更加起疑,说道:“你不肯说,我便要试你一下。”说着,身形一晃,快捷无伦地发掌向他攻到。
徐承志看得清清楚楚,可他既不闪避,也不举手格架。波间神尼没料到他这样,冷哼一声,又退回原处。这一进一退,疾如风驰电闪,端的惊人。她目光炯炯地盯着徐承志看了半晌,道:“年纪轻轻,有此定力,也很难得了。老尼眼下有要紧事要待处理,呆会儿得了空再找你问话。”想她东冥波间,成名武林几十年,威名远震。论资望年岁均远大过徐承志。习武之人,都争强好胜,如果换了别人,刚才没能迫动徐承志,十有八九会感到受了耻辱,因而大动无名,上来拼命。波间虽然为人偏执霸道,可却偏偏在这个上面颇有度量。说动手就动手,说不打就不打了,谁都琢磨不透她的脾气。
场上众人见她动手,只道徐承志定然接不下来,说不定竟给她这雷霆一击将全身骨骼打个粉碎,哪知波间忽然改变主意,撤招退回原处,众人又都想“这小子真走运,在这里捡了条命。”而徐承志没有出招抵御,他们也只以为他是给波间那快得不可思议的手法震慑住了,骇得失却了反抗之力。却没人能想到凭他现在的武功,想与波间抗衡绰绰有余。
薛宝儿笑生双靥,大声唤道:“承志哥哥,你过来,我们去帮黄旗的兄弟们压阵。要是还有人捣乱作坏,你就如法炮制,把他们都揪出来,丢到台上去。”她的心上人当众大显神威,把她神气够呛。
徐承志从台上下来,和薛宝儿一块走向西边的高台。石法、石剑英、石英英父子三人率领黄旗弟兄奉命赶来压制骚乱。薛宝儿道:“请石旗主叫手下兄弟们把眼睛睁大了,别让敌人混进来捣乱。”石剑英、石英英都有看到徐承志显露功夫,虽然不甚明白他的武功何而一下子精进了这么多,作为朋友,只是替他开心。只不过,碍于这个场合,自知不妥,未便亲近。
场中安静了下来,都等着听波间神尼审问那个不明来历的中年汉子。这时却见一个背上插着三杆小旗的飞脚兵役一路喊着“报!”跑到大台下面,单膝跪下,禀报道:“小人铁枪旗吕圭奉封旗主之命,有要事禀报。”铁枪旗镇守南路第一关,他背上插着三杆小旗,那是头等紧急的事了。
波间神尼也知道今天合该出乱,不会就这么日头落山,道:“说吧,出了什么事。”
铁枪旗吕圭道:“山下来了一帮人,指名向三位法王挑战。”
波间神尼道:“那些人是什么门派?一共来了多少人?”
吕圭答道:“带头的人自报是朝廷衙门直督府的传令使,和他一起来的人当中,有四个少林寺的僧人,三个外邦来的胡人僧侣,还有眉山金塔寺住持、康定截心掌派掌门、下手刀派掌门、金沙百獒寨寨主、天仞崖寨主、虎头帮帮主,总共二十余人。”
波间神尼听罢,吃惊不小,暗道:“本教从来不曾和这些门派结仇。他们为何上门挑战?”问道:“少林寺四位僧人多大年纪?”
吕圭答道:“要是小人看得不错,那四人年长者约有四十来岁,年轻的三十来岁。”
波间向楚予公和风子牙望了一眼,对他二人道:“二位法王有何高见?”楚予公道:“少林寺领袖武林,少林僧侣不容小觑。”风子牙道:“少林寺的秃驴有什么了不起,我去招呼他们。”
波间神尼知道风子牙为人脾气,道:“风法王且勿烦躁!我们不去,让传功堂赵长老和华阳道人替我们走一趟。再调黄旗和南路第二关的巨斧旗去,就可应付那些人。”赵长老赵广和曲义房一齐上前领命。波间神尼道:“义房,若是讲不通道理,动起手来,也要留些余地。”曲义房道:“我省得!”于是和赵广招呼石法率领黄旗人马匆匆而去。薛宝儿对徐承志道:“我们也去看看。”
二人跟在黄旗弟兄的后面赶到南路第一关关口,远远地瞧见铁枪旗、巨斧旗、黄旗三旗几百人和一拨做不同打扮的武林人物隔着关门木栏对峙不下。那些武林人里头,果然有他们以前在眉州见过的智角上人、藤娘子,身形矮小,走路好像鸭子一样的下手刀派掌门舍常春、老于世故见风使舵的截心掌派掌门人胡忠生、虎头帮帮主齐猛、百獒寨寨主敖方雄、天仞崖寨主吕穿云,……除了这几位,还有四个身着灰色僧袍的大和尚,三个身着橙黄僧袍腰间挂着弯月刀的胡人僧侣……徐承志还看到了神无月,她还是一身黑衣,手提长剑,周身佈满杀气,人如其剑,冷酷、锋利,从她的脸上无法找到一丝情感。神无月身侧站着一个同样身着黑衣的五旬老者。此人目光锐利如鹰,举手投足皆有法度,没有丝毫隙地,一见可知,必定武功极高。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