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纽约从事金融业的职员中,有10万在华尔街工作。
因此,每天的上下班时间,整条街都拥堵不堪。
华尔街的快节奏生活使这里的人们步履匆匆,无暇顾及身边事。不过由于是白领和顶级富豪的聚集地,人们的衣着都非常时髦光鲜,只要看到他们的穿戴,就能捕捉到这个季节的流行脉搏了。
众所周知,华尔街的标志是一座身长5米、体重6300公斤的铜牛塑像。
设计者迪莫迪卡最早为它挑选的立足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门前的人行道。
当时,为了保证铜牛的安全,警察每晚8时在铜牛周围巡逻察看。当人们第一次看到这个身体健硕、鼻孔发光的庞然大物时,都被它浑身透着的“牛”气震住。
不过,铜牛还是被搬到与华尔街斜交的百老汇大街上安了家。如今,它已成为“力量和勇气”的象征,似乎只要铜牛在,股市就能永保“牛”市。
大名鼎鼎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就坐落于华尔街11号。不过有趣的是,交易所的地理位置和名气有点不成正比:许多初来乍到的人都要在华尔街上转一圈才能找到交易所的入口。原来,它的正门并不在华尔街主道上,而是“藏”在了旁边一个不起眼的支道上。
在占地3700平方英尺的交易所大厅里,每天的股票交易高达25亿股,而每笔交易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华尔街制造着一夜暴富的神话,但也不乏令人心酸的回忆。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许多家最有名望的企业股票突然急剧下跌,失去控制,最终导致几百万人破产,引发了那场美国著名的经济大萧条。
华尔街是英语“WallStreet”的音译,但这个名称并非源于街道两旁大墙似的高楼。
根据华尔街街口大厦墙上镶嵌着的铜匾记载,1653年,荷兰人统治时期,这里是新阿姆斯特丹总督的驻地。为方便警卫通行,总督下令用木头做围墙,筑起一条街,就地取名“墙街”,这就是最早的华尔街。
18世纪,24个商人代表聚集在华尔街的一棵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协议,规定在他们之间可以进行证券交易,这就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前身。
从上个世纪20年代起,华尔街已经成为美国金融行业的象征。只要一提股票,人们便会联想到华尔街,就连一些并非在此办公的金融大公司,也被人们想当然地认为是华尔街公司,可见其地位已经深入人心。
后来,他们又到海滨参观瞻仰了自由女神。
女神像的钢铁骨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埃菲尔设计,雕像由法国雕刻家维雷勃杜克设计,并在巴黎完成。法国政府将这一标志自由的纪念像,作为庆祝美国独立100周年的礼物赠给美国。自从1886年落成以来,它耸立在纽约港的入口。
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象征,位于美国纽约市曼哈顿以西的一个小岛--自由岛上,她手持火炬,矗立在纽约港入口处,日夜守望着这座大都会,迎来了自19世纪末以来到美国定居的千百万移民。1984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自由女神像是法国人民赠给美国人民的礼物,是自由的象征,女神像高46米,连同底座总高约100米,是那时世界上最高的纪念性建筑,其全称为"自由女神铜像国家纪念碑",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整座铜像以120吨的钢铁为骨架,80吨铜片为外皮,以30万只柳钉装配固定在支架上,总重量达225吨,铜像内部的钢铁支架是由建筑师维雷勃杜克和以建造巴黎埃菲尔铁塔闻名于世界的法国工程师埃菲尔设计制作的。
女神双唇紧闭,戴光芒四射的冠冕,身着罗马式宽松长袍,右手高擎象征自由的几米长的火炬,左手紧握一铜板,上面用罗马数字刻着《美国独立宣言》发表的日期--公元1776年7月4日,脚上散落着已断裂的锁链,右脚跟抬起作行进状,整体为挣脱枷锁、挺身前行的反抗者形象,女神气宇轩昂、神态刚毅,给人以凛然不可侵犯之感。而其端庄丰盈的体态又似一位古希腊美女,使人感到亲切而自然。当夜暮降临时,神像基座的灯光向上照射,将女神映照得宛若一座淡青色的玉雕。而从女神冠冕的窗孔中射出的灯光,又好像在女神头上缀了一串闪着金黄色的亮光,给热闹而喧嚣的大都会平添了一处颇为壮观的夜景。创造这一艺术杰作的是法国雕塑家巴特尔迪,女神的形象源于他在17岁时亲眼目睹的激动人心的一幕: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了推翻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政变。一天,一群共和国党人在街头筑起防御公事,与政变者展开巷战。暮色时分,一位忠于共和政权的年轻姑娘,手持燃烧的火炬,跃过障碍物,高呼"前进"的口号向敌人冲去,不幸中弹牺牲。从此,这位高擎火炬的勇敢姑娘就成了雕塑家心中追求自由的象征,另外,女神像的形体以巴特尔迪后来的妻子为原型创作,面容则取自他的母亲。
1869年,巴特尔完成了自由女神像的草图设计。1874年造像工程开工,到1884年完全造竣,前后历时十年,雕像仅食指就有2.5米长,1米宽,指甲则有75厘米厚。
1884年7月6日,自由女神像正式赠送给美国。8月5日,神像底座奠基工程开始,基座高约27米,由花岗石混凝土制成。基座下面是打入弗特伍德古堡中心部位6米深处的混凝土巨柱。该古堡是一座军用炮台,呈八角星状,于1808-1811年为加强纽约港的防卫而建,1840年翻新。1885年6月,整个塑像被分成200多块装箱,用拖轮从法国里昂运到了纽约。1886年10月中旬,75名工人在脚手架上将30只铆钉和约100块零件,组合一处。28日,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亲自主持了万人参加的自由女神像的揭幕典礼。1916年,威尔逊总统为女神像安装了昼夜不灭的照明系统并主持了竣工仪式。1942年美国政府做出决定,将自由女神像列为美国国家级文物。
一个多世纪以来,耸立在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已成为美利坚民族和美法人民友谊的象征,永远表达着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向往自由的崇高理想。
自由女神像是“自由照耀世界之神”的俗称。坐落在美国纽约赫德森河口的“自由岛”上。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型铜像,是法国为纪念美国独立110周年和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美法联盟,赠送给美国的珍贵礼物。在美国南北战争后,由法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德·拉布莱伊提出铸像建议,由法国人民捐款,由法国艺术家奥古斯特·巴托第设计并主持建造,像内铁架由设计巴黎铁塔的工程师埃菲尔设计。据说,女神像的模特儿是艺术家的妻子尚奈密丽,面貌是艺术家母亲的脸型。巴托第从1874年开始设计,到1884年5月全部工程才告完成。1885年6月,分装成210箱,用法国拖轮运至纽约。这尊像高为46米;连同基座在内,总高92米。重225吨。女神握着火炬的右臂高插入云;左臂面刻着“1776年7月4日”字样,标明宣言发表的日期;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铁链,气宇轩昂,神态刚毅,宣布获得自由,故称为“自由女神像”。像内有22层,电梯可升至10层平台上,再循盘梯可达巨像冠部的望台。巨像的底部建筑为美国移民博物馆。1886年10月28日,由美国克利夫兰总统主持揭幕。1924年,美国政府宣布为国家纪念地。
此后。他们还兴致勃勃的游览了纽约的唐人街。
纽约唐人街沿东西方向横穿曼哈顿,占据了Mott大街、Bayard大街、Pell大街。这个地区的人口足有22000名,主要是广东人。商店的三分之一是餐厅,街道两边摆放着堆积如山的水果、药材、海鲜摊位,卖百货的大婶及漂亮的中文招牌混杂在一起。想体会唐人街特有气氛德的游客,在运河街地铁站下车后,朝Mott街方向步行游览就可以充分体会。周末纽约的唐人都回来这里购物,而十分拥挤。该地区南面是象征中国人精神的领导者孔子的"孔子广场"。因这里人口过密,到这里需派很长时间的队伍才可到达。
纽约唐人街位于纽约市曼哈顿南端下城,其范围以勿街为中心,包括坚尼街、摆也街、披露街、拉菲耶特街、包厘街和东百老汇大道。距市政府仅一箭之遥,与闻名世界的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也只是咫尺之途,又毗邻世界表演艺术中心的百老汇,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她在纽约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谁也说不清纽约的唐人街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人们只知道本世纪初时这里还几乎完全是男人的世界,当时的美国政府曾颁布过排华法案,禁止中国移民的家属进入美国。赌博、抽大烟和帮派之间的打斗,差不多就是美国人对当年唐人街的印象。唐人街的多耶斯大街(DoyersStreet)是一条非常狭窄的小巷,当年唐人街的黑帮分子就经常在这里发生激烈的冲突,后来这条大街就被称为「血腥之角」。一直到1933年时,纽约唐人街黑帮之间的打斗才趋于平息。
百老汇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初...
建立於1810年的ParkTheater是现今纽约百老汇剧院的始祖,
第二间剧院TheBroadway在1821才出现於百老汇大道(Broadway)上.百老汇在这期间的戏剧风格受到当时欧洲维多利亚风格(VictorianStyle)的影响极大.伴随著移民潮及多样文化的冲击,属於美国本土的剧作家及演员才在这种意识刺激下出现,而EdwinForrest则有幸成为第一位知名美国本土演员.
由於大部分的剧码都是改编自或文学品,由於著作翻印再版或改编剧码的纷争不断。
第一条关於‘著作权法‘的条文於1856出现.
随著第一次世界大战(WorldWarI)的结束,百老汇剧院文化於1920s年代开始迅速蓬勃发展,但这种好景却被1930s年代初的低迷崩盘股市而划上终止.
随著历史文化再次演进变迁,现今的Broadway不仅是一条贯穿纽约曼哈顿岛(Manhattan)南北向的马路,更是剧院或是欣赏戏剧的代名词.
目前所指的‘百老汇区‘是指延著百老汇大道(Braodway)从位在曼哈顿西41街(West41stStreet)的NedernderTheater剧院往北至西53街(West53rdStreet)的BroadwayTheater剧院,而真正位在百老汇大道上的剧院只有Marquis,Pace,WinterGarden跟Broadway这4家剧院.
其实沿著百老汇区周围林立的剧院也都归在百老汇区.
至於‘百老汇秀‘,Broadway简而言就是在百老汇区上演的戏码,通常也是较热门的;
OffBroadway就是在百老汇区外上演的戏码,通常是较不热门的;
OffOffBroadway就可想而知……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