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雪映北国> 第十八章 三雄争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 三雄争秦(1 / 2)

山河无言

现在固原城酝酿的气氛包括老妇小孩在内谁都知道,没有后秦朝廷的有力支撑,所谓固原太守的刘勃勃无非是个十几岁的毛头小子,城中士兵没有他自己的亲信,所建威望不过是借尹氏一族震慑城中的诸部大人,现在没弈干失踪、尹皓身死。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统合固原城里面这股力量......

崩塌,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刘勃勃在厅堂踱步许久,突然有一个了疑问...这么短时间内为什么牵扯到这里的事情,为什么有一个人始终在旁观,而且是那种非常不合理的旁观?他经略多年的利益难道能坐视让后秦突然占去?

那个人,乞伏乾归...只有他才会对固原一地的城主这么看重,只有他在乎是谁......

“太守大人,叱干阿利求见。”他也发现了?

......

叱干阿利到了政厅,先没有急于说什么,而是带来了一卷文书。

刘勃勃一手按下,手掌由自己大腿向外递到叱干阿利脑门,“且慢,让我猜猜是什么。”

“哦?...哼...”叱干阿利把文书放下,又是那副“看你那小心思”的表情。

“朝廷的命令?尹大人?”

叱干摇了摇头,嘴巴微微一翘。

“难不成是乞伏乾归坐不住了,提兵来了?”

叱干阿利仍然摇头。

“都不是?不可能啊...”

叱干阿利也用手盖住文书封套,说:“勃勃,我问你一个问题...”

他看着叱干阿利,摸不透他的意思,但介于之前他三言两语结交了尹皓,并救出了自己,又觉得事情好似异常严峻。

“你说吧...”

“你觉得,谁要置我们于死地?”

这个问题,刘勃勃自己都觉得好笑...魏国的拓跋珪、没弈干、乞伏乾归、姚邕甚至权翼还有边上一通权贵和盗匪,说实话,哪个不想?

“叱干这是拿我耍笑...这也...太多了吧,咱们做的可是占人领地、夺人家产的事情。”

“我有个事情一直没跟你说,想必...你也好奇吧?当初尹氏为什么要支持我们?我们不过流窜之徒,身无分文,固原城风云莫测,单凭你我的力量绝不能在这里谋得什么生存,莫说执掌。现在你脚下,这原本就是妄谈。”

一席话把刘勃勃心中的疑团一个个剖开,他陷入了深思...是啊,为什么呢?

叱干阿利接着说:“尹氏最早的许诺是以你我之力...同那没弈干共治固原,趁此间隙,后秦不战而取之。固原,形胜之地,于关中乃重中之重,实存其西北,又扼其咽喉。我东南绵延四百里即陈仓要道、其再往东二百里便是咸阳、长安,此地之重,非常人可辨。东隔泾川望魏,西临陇川镇凉,而北则连结诸胡。既为通达之要塞,亦是存亡之关键。以寸土守百二秦川,若非世之英雄,不足论此生死哉!”

好个百二秦川!我刘勃勃本已如丧家之犬,现在得到的都是侥幸。如再不用双手把这侥幸变成事实,我能去哪里?

“看重我匈奴铁弗部的名头能搅乱所有人的算盘?但我这点名头在这里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那只是能放在台面上的话,匈奴弓马所便,不过一时疆场豪勇。几百年间英雄无数,控弦带甲之士何止百万?...如今挛提一姓却只剩下你这残枝末梢,为何?......几十年前,你亲族刘渊、刘聪灭亡西晋,原以为匈奴复兴,可那等痴妄浮华的江山不过十数载便匆匆逝去,你等便再沦为阶下囚。再近者及你父刘卫辰、同族刘库仁等徘徊于秦、代、燕之间,最后还是落得灭族之灾。为何?弱小、贪婪、还有那配不上时代的器量。”

尽管愤怒,但刘勃勃什么也没有说。

叱干阿利没有管那么多,他相信自己的眼光,那是一个成大事的人,如果拘于一时成败和摸不着的过往,那绝不是刘勃勃!

“乱世之中最错的不是你负人信义,最错的是你以为结果也就是如此了、最错的是你刘勃勃以为敌人就是敌人,朋友就是朋友。不思变通,坐以待毙。无论尹纬还是姚兴,他们迟早要拿到这里,当下你什么也没有,到时候他们会狠狠地把你踩在脚下,你就甘愿当踏脚石吗?如果你现在还只是想到怎么应付他们,那就是大错特错。”

...刘勃勃被叱干阿利说的话惊呆了,他确实还没有做好任何转换的准备。“那你说我们怎么办?!”刘勃勃跟不上叱干阿利的想法,现在有点茫然。

“寻找另一个人来支持。”叱干撇了撇嘴,语调变慢了些:“和姚兴没有任何瓜葛的人,一个也想得到这个地方的人。而且我猜,他已经动手了,而且没弈干也在他那里...”

“啊...是他?”刘勃勃恍然大悟...“不过尹纬那边呢?我们就此舍弃是否太快?而且如果我们再叛秦国,将死无葬身之地啊。”

“尹纬那边我自有交待...这毕竟是一杆大旗,不到必要之时不用舍去。另外,我部族的惨祸你不要太挂记,拓跋珪决定了的事,不是因为你才去做,我早就预料到了,现在幸运的是我还活着。而你还需要隐忍,往更远的地方看去。”

“那文书?”刘勃勃原来还一直想着那个。

“没什么,既然你已经有了打算,也明白了,就没什么看的了...”说罢,叱干阿利将那份文书扔进了火炉...

名王绝宴

394年八月,注定是一个不太平静的日子,至少对于57岁的凉王吕光来说,要让他放下搅乱羌秦的机会过他的安稳晚年,那是不大可能的。

他永远记得建元十八年(382年)在长安西门,苻坚亲自为他和七万将士送行的那个眼神,那种对挚友的信任和对国家的大好愿景。现在都没有了,大秦天王苻坚已经逝去,而他的子孙甚至连疆土都没有了...在姚苌这个叛徒的绞杀下,秦地的苻氏子孙已经无一幸免。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