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遭难的诸位少年,在昆城的能耐实在非同小可。最近以来各种军队巡逻,官府巡视,盘查户口,井然有序在进行,只差那宵禁政策没有实施了。普通百姓不知道何事,还以为这一方父母官终于为百姓安危考虑考虑了!
结果当然是徒劳的,你上哪里找去?
鬼叔最近半个月话有些少。而且每晚教授的东西更多了,有些甚至简担不理解提问,他只让简担强记下来,说“日后自然知晓”。
简担隐隐感觉很不好。好像有什么事,鬼叔一直想说不说。
他也没问,以鬼叔那类似“没有机缘,不能教授”的原则性,想必问了也不说。
可惜自己修为不够,不能推算猜测别人心思呐。
哎,真真是愁死少年了。
冬日里天空,遮住暖阳的那一大片乌云,好似一个街上要饭花子盖了经年没有洗过的被褥,黑得发亮,即便是大中午,天光亦不明。
阴冷冷的感觉。
简担心里烦躁,约金大钻出去散散步,熟料大钻回应,最近他家光头师傅抓紧操练他,说演武在即,争取多练扎实点,到时候让他出出风头,是以在这难得的休息日,也是没有时间陪简担闲逛啦。
下意识走到翠湖公馆附近,望着那金碧辉煌一大片建筑,心里莫名唏嘘。
长嘘一口闷气,气温太低,被冻成一团,白白闷闷,经久不散,这少年心事实在重了些。
转头往翠湖公馆旁一条小路走去,打算看看这冬日的省城,与自家溪城有何区别。
路上行人并未因气温的原因比夏日少了多少,可能大家觉得天冷,出来挤挤热乎些?
偶尔能看到一段段穿制服的官兵,列队穿过。
道路尽头左转,便是小东街。
在这街上,有千古名刹,圆方寺。该寺初建于南诏国(唐朝中期)统治时期,初名补陀罗寺,后几经扩建,有如今的规模,占地甚广,前接小东街,后接圆方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曾经也是出过不少大德高僧,普度众生。可惜近百年不知何故,寺内一派浑浊,惫散异常,有几个名誉上的“高僧”,实则并无太大修行。
为何如此一说?盖因不管是百年的“僵尸邪道”作乱,抑或虚真子当日施法求雨大出风头,这些真正造福苍生的大事记,都与他圆方寺没有太大干系。或许出家人讲究慈悲出世,不惑不争罢。
因其地处闹市,又有诸多神秘背景,所以在正门附近,好多江湖游客,神婆术士,每日里都搭建个小摊摊,泡壶散茶,大口马牙等着鱼儿上钩。
今儿天冷,可是也有一两个敬业之辈,在瑟瑟的寒风里,耐心接客。
其中在靠近街口,离庙门稍远的位置,有一个小摊,插一方布幡,写了四个还算有些骨气的大字:铁口直断。
简担认得此人,姓胡。常年在这昆城闹市与人算命卜卦。未与他交谈过,心中却倍感亲切——盖因此人也是骨瘦如柴,一脸猥琐,让他每次看到都不由得想起一个许久不见的老坑货,孔先生。
也不知道他如今在何方?那立春之约到底怎么回事?那地儿我上哪里去找?若是当初没有念动,跟他上灵照山,或许便没有后来这诸多曲折了罢?
哎,孔先生,给小子留了好大好难的一盘棋呐!日后定然叫兰珍拔光你的胡子!
此时的胡铁嘴,正口沫横飞的说对一个妇人说道:
“某看相经年,你未说来意,我便知晓。哎,一切都是命数,只需十块大元(民国时候富滇银行发行的滇币,需要,诸位不必深究),某便指你一条明路!”
说完斜着小眼睛悄悄瞅瞅了对面的妇人。
那妇人约莫四十来岁,原本一脸苦相,听他如此一说,一切都是命数?顿时再也按耐不住,嚎啕大哭,其声啾啾切切,其意惨惨戚戚,直哭得过往行人都纷纷偷来好奇的目光。
胡铁嘴暗道不好,捅马蜂窝了——象他们这等靠嘴皮子吃饭的江湖混子,对真正的阴阳命理,略懂一二,更多的是靠察言观色,真要让他们伸手消灾解难,却是万万不行。
方才看着妇人一脸愁苦,十指诸多细小伤痕甚至有老茧缠绕,必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物,这样的客人最是好诈,不过他胡铁嘴算是比较有良心,神蕴杀鸡取卵的后果,遇到这样的,随意收点饭钱便打发走。
此刻他见这妇人被自己那惯用诈人伎俩,三言两语给弄哭了,如此这般必然是有大麻烦的人,还是赶紧脱身的好!
无奈事情由不得他,那妇人起身抓住他的衣袖,口中大呼:
“活神仙,救救我儿罢!救救我儿罢!”
竭嘶底里。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