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古董大哥> 第四十一章 宋版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一章 宋版书(1 / 1)

许文明的博物馆第一天公开征集藏品就入藏了几件十分珍贵的文物,这让整个团队十分欣慰,第二天大家士气高涨,精神焕发.早上八点半,征集工作又正式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陆续又有汉代砖雕,唐代石砚,清代宜兴紫砂壶,和东晋越窑谷仓等藏品先后被征集。可是整整一下午过去,还没有太让大家兴奋的藏品出现。

到了下午两点,一位年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被工作人员领了进来,这名男子带来了一部古书,一套六本,原装函套。古籍字画专家王永昌教授一看有古籍善本出现,情绪顿时高昂起来。他拆开函套,看到《梦轩庵诗话集》六个字,凭借王教授丰富的鉴别知识,他激动的说道:“莫非这是宋版书。”说完他极其小心的翻看里面的内容,只见这本书黑口版式,四周双栏,版心中标着《梦轩庵诗话集》的书名,卷次和页码以及当时刻工的名字。里面内容大字刻印,行格疏朗,字形丰满,间架开阔,是典型的宋代颜体。再看这书所用的纸张是宋代常用的皮纸,由于年代久远,纸张已经暗黄。古色古香,底蕴十足。这本书版刻精美,字体秀雅古劲,代表了宋代极其高超的雕版印刷水平。而里面刊载的古诗内容很多都是失载的佳句,文学研究价值极高。王教授十分小心认真的鉴赏完这一套书后,激动的说道:“这是一套宋版书精品。少见少见啊。”

大家一听这是宋版书,顿时争相鉴赏,但他们文物保护意识非常强,都十分小心专业的翻阅,并赞叹不已。

许文明一看有古籍中翘楚出现,内心里激动不已。他走上前拉了下中年男子的衣襟,示意他和自己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王永昌教授知道许文明是和中年男子去商量征集事宜,他的兴致仍丝毫未减,就接着给大家讲起了关于宋版书的故事。

说明代王世贞是文坛盟主,史学巨匠。他嗜书如痴,痴到不惜以一座山庄换一部善本。叶昌帜《藏书记事诗》记载王世贞“得一奇书失一山庄,团焦犹恋旧青箱”说的就是这段故事。当时王世贞遇到书商出售宋刻《两汉书》,欣喜异常,不过虽然得书心切而一时之间手头又没有足够现金,遂与书商商议以一部山庄换取这部密刻。书商当然是应允了,可怜王世贞失去祖传家业,才拥有了这部宝籍。古往今来,最嗜书的收藏家没有更甚于此的了。王世贞藏书没有编目。据说书室中有一老仆,十分熟悉家藏,无论王世贞要什么书,甚至是某书某卷某行,说一声老仆马上就能找到,犹如事先已有约定一般,以此推论,老仆的学问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了的。后来王世贞死后,他最珍爱的这部书流落民间,清代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钱益谦寻觅了几年,才得知这部书的下落,并以一百二十金的高价买了回来,秘藏高阁,珍爱不已。”

讲完《后汉书》的故事,王教授又给大家讲了一个用美婢换书的故事。说嘉靖年中,进士朱大韶,性好藏书,尤爱宋时镂板。得知吴门顾家有宋刻《后汉记》,系陆放翁,刘须溪,谢叠三先生手评,装饰有古锦玉签,十分珍贵。而书的主人偏偏看上了他身边的一个美婢,除了用美人换书别的什么都不要。朱大韶爱美人但更爱宋书,于是就拿这个美婢换了这部书。美婢临行的时候在墙壁上题了一首诗,内容是:“无端割爱出深闺,尤胜前人换马时。他日相逢莫惆怅,春风吹尽道旁枝。”大致意思是你无端的为了一本书把我舍弃了,比古时候换马还仓促。以后咱们相遇了你也别难过,就象春风吹过路旁树枝一样坦然平静。这几句诗哀怨隐隐,情味幽深。朱大韶看完了后悔不已,以后日夜思魅,不久他也死了。

讲完这两则故事,王教授说道:“自古以来,世人多以宋版书为贵。或为治学,或为显富,或珍视有加,或顶礼膜拜。今天能有机会见到《梦轩庵诗话集》,也算是一件幸事了,真的希望这部书能被博物馆征集成功。

听完王教授讲的故事,大家对宋版书的珍罕认识更加清晰。这时候许文明和中年男子表情轻松的走了出来。大家知道,这部极其珍贵的宋代古籍已经被征集成功。后来才知道,许文明花了三百万的代价,一本书五十万,真可谓‘一页宋书一两金。”

许文明在自己博物馆公开征集文物的第二天能征集到极其罕见的宋代珍本,心情特别的高兴,虽然为了征集这部书花了大价钱,但是具有如此强烈文化符号的古籍入藏,意义太大了。

宋版书入藏后,一个青年妇女又拿来一件古砚,这件古砚青铜底座,上面嵌回纹式陶胎,端庄大气,造型古朴。经过杂项专家郭临真,傅镇海教授鉴定这是汉代真品。这种造型和工艺的砚台从未出现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这件宝贝经过反复磋商也被博物馆顺利征集。

许文明博物馆公开征集文物这两天,虽然很顺利的征集到几件十分珍贵的藏品。但是大量出现在博物馆初审环节的还是现在伪造的仿古工艺品。最近几年,随着古玩收藏热的升温,越来越多的人群把资金投入古玩艺术品市场。但是古董鉴定收藏,需要丰富的鉴赏知识和经验,一些盲目的投资者缺少必要的鉴赏知识,捡漏心里太强,往往被一些赝品假货打了眼,损失惨重。许文明通过这两天的征集活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的深刻。他一直在想,鉴定文物单凭依靠专家的目鉴还存在很多主观的不确定性,推动古董文物的科学鉴定是收藏界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果古玩鉴定能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采用仪器鉴定那将使鉴定结果更科学更准确,更具有权威性。他想到这些,一个新的想法又产生了。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