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科幻灵异>虚海征程之另一种起源> 第三十八节 于基地覆灭的阴影之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节 于基地覆灭的阴影之下(1 / 2)

·

2013.11.17.0712

·

“一大片光明石碑?”

利用拉萨路屈光力场进行偏折攻击的同时,布莱德基地的影像也相应地沿着被偏折地光路传了过去。拥有超长焦地光棱坦克的主光瞄传感器在接收到力场表面那些模糊地影像后自动进入了对焦状态,于是,本来就并不算长的另一半光路在超长焦镜头下被轻松看透了。而这,却是旁边那三座在人类控制之下,由于操作者们受限于思维定势而认定那只是无意义地扭曲环境光的MARV们所无法做到的了。

受限于角度和力场大小,光路在偏折点上只有不到九米直径的一小片区域。虽然那些敌机一直在不停地移动位置改变角度,但可视面积总归是有限地,根本无法看出那基地到底是在什么位置,只能从镜头的焦距上得知是距离敌机九到十一公里之间的地面上。

之前众人对敌人试图隐藏什么的猜测,在此时也已经大致确定是山脉后方某座之前发动了攻击的基地了。而由于敌机已经被全数击落,至少在有山阻挡的情况下,却是再无危险了……吧……

作为强袭攻坚型载具,三位MARV指挥官的意见很快便达成了一致:冲下去!对于几乎无所畏惧地他们来说,只有在主炮的攻击范围之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战斗能力——当然,机体的补给也依然是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班森·布鲁克斯没有跟上去。

他从来就不认为自己会成为真正的军人,即使现在已经获得了军衔,小市民那一套趋利避害坐享鱼翁之利的习性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班森很庆幸自己带领的部队是光棱坦克组成的。要知道,光棱坦克从来就不是以主战坦克的标准设计的,相对于普通坦克那厚重地装甲来说,光棱坦克的防御也只是与联邦军的制式运兵车APC相当;而在另一方面,超远的直线射程使得光棱坦克可以安然地龟缩在后方。比如现在,哪怕自己依然呆在山顶,也能够对冲锋中的友军进行及时而精准地火力掩护。

不过即便这样,班森依然将座驾向后倒了回去,缩在了一处从山下无法看到的山石掩体的后方,就连其他的方向,也用那些辅助型车辆围了起来。虽然光路是相互的,光棱坦克要想攻击,自身也必须暴露在对方的视野之中,但班森自己却没有这个必要。哪怕是缩在暗无天日地地下掩体中,那些光棱坦克也能够成为他的眼睛。

光棱坦克会继续躲在山顶上,然而恐惧散播者和晶蜂却是不折不扣地近战单位。

在红区这种开阔的地方,晶蜂很难于飞行中找到足够地掩护,在兄弟会的激光防御体系下简直就是靶子,因此干脆全部留在了后方。一方面,光棱坦克那孱弱地近战能力总是让班森相当担心自己的安全,有了晶蜂的保护,多少还是安心一些的;另一方面,离开了MARV的通信保障圈之后,双方想要通信就困难了许多,但只要在沿途散布晶蜂的话……虽然远远比不上MARV装备的小型陆基雷达强力,但移动型的信号中转器联系几百米外的另一个信号中转器还是没有问题的,像这样每隔一段距离就藏上一只做中转的话,和友军的信息互联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呢。

相较于消极防御地晶蜂,四足的恐惧散播者却是爬在了MARV的周边,于外围悄然守护着。虽然和晶蜂的定位差不多,只是玩具级的辅助单位,但由于体型的小巧,以及在陆上移动的敏捷性,它们可以轻易地在红区高大地晶丛中钻来钻去,使得敌方的轻型武器很难奏效。至于重型武器么,有着MARV这样优秀的嘲讽在,火力会被全部吸引走的吧?

从山顶到之前敌机盘旋着的山峰,从地图上看只有不到十公里的距离而已,然而,若是走山路下去的话,因为地形的原因盘旋曲折,还要绕过挡路的小山,却是延长到了将近二十公里的路程。MARV的设计时速只有四十码,就算在下坡的山路上车速一时间到达了四十五码,想要到达目的地估计也已经是半个小时之后的事情了。

三辆MARV并排着冲下山来,虽然说是并排,但也是有着前后之分的。联邦军部的猛犸资源采集载具不论在火力还是防护上都逊色于另外两架,是以落在最后面以避免成为敌方首轮攻击目标;钢爪的猛犸重装碾压载具身兼最强地攻击和最快地修复,自然是顶在了前面吸引火力;至于ZOCOM的猛犸武装垦拓载具,其实仗着最强的钢化陶瓷护甲在身,是并不在意排在第几的,但为了防止联邦军部的机体落在后面太过突出被敌方的重火力注意到,也稍稍地减缓了速度,与钢爪的机体拉开了半个车距。这样远远看上去,排成一条斜线地三只怪兽便只是因为转弯之类的原因而稍稍有点不同步罢了,并不容易被注意到其中一只其实远弱于另外两只的事实。

当然,联邦军部也不是那种会只为了“别人有的自己也要有”那种无聊的面子就去建造这种弱化版载具的傻子。猛犸资源采集载具的设计核心其实并不在战斗上。就和另外两架专注于输出和防御一样,它也有着属于自己的优势领域。数量精简地主炮,半数储备地弹药,以及相比起另外两架来更为宽敞地内部空间……这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更为完善地晶体精炼设施!

另外两座机体内置的精简版精炼器只是为了维持自身消耗之用,因此很多与此无关的功能它们并不需要。然而在猛犸资源采集载具之中安置的加强型,虽然依旧是连野战精炼厂都比不上的精简版,但精炼物质的范围却要远多于原本的标准版精简精炼器了。

这样一来,猛犸资源采集载具将不仅能够更为高效地补充自身消耗,其车体后方安置地补给区还能同时为三辆捕食者或者两辆猛犸坦克补充燃料,而自带的四架维修无人机也可以及时地修复半径十公里内的所有己方载具——当然,这就是战斗完结之后的事情了。

看起来这种程度地维修能力也仅仅是和深受联邦军广大官兵喜爱的雷格战地补给载具相同,完全不值得花费如此大的代价,但实际上却是不然。且不说相比于雷格多出的燃料补给能力,便是维修材料上,也要优秀太多了。众所周知的,雷格上并没有生产的能力——或许那台家用的晶体构建机可以从液晶桶中取得材料用来补给子弹之类的单兵装备,但面对载具,一旦周围没有可用的材料,便也只能挥舞着焊枪机械臂干瞪摄像头了不是?而对于MARV来说,材料可以通过精炼晶体原矿获得,而内置的构建机虽然尚且造不出整辆坦克,但制造些许大型备件还是没问题的。除此之外,格雷那纸糊一般的装甲实在是无法抵御哪怕仅仅一发捕食者的电磁主炮,战场生存能力差得可以。而换成MARV的话……就算不用来当掩体遮蔽友军,其存在本身便足以在大多数情况下逆转局势了呢。

半个小时已然快要过去,班森布鲁克斯关掉了正在看着的,回到了指挥台前。他之前的半个小时里其实很闲,但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地干等着的。

光棱坦克可以通过减缓光速来将相当多地光能聚集在降速棱镜中,并于之后的第一次攻击时释放出难以匹敌的力量。但是,这一点也同样有着相当大地缺点。释放的时候,是通过对降速棱镜的升温来破坏其中迟滞光线传播的玻爱凝聚态的。而这个过程,理论上只要足够快,是可以在完成需要的攻击强度后重新构建玻爱凝聚,将剩余的能量挽留在内的。

但实际上,即便使用了密集地激光器阵列对棱镜内的金属原子气进行扰动,想要在微秒级的时间上进行操作也已经几乎是极限了。通过更大功率地激光使其更快地升温不是不可能,但同时,光束区和非光束区之间过快地温度变化将可能导致棱镜因不均匀地膨胀而碎裂掉的。

这还只是加热,更别说降温了,那可是依靠原子震动在两束相对光束间的相对速度差来完成的,越高的温度下原子震动越快,相对速度差便越大,降温也就越快;而在这种接近绝对零度的情况下……再大地功率也会被那近乎于无地原子运动速度消弭殆尽的吧……事实上每回离开玻爱凝聚态只需要用与棱镜内与金属原子气频率有些差异地激光照射上几微秒便可以了,而要想重新越过凝聚态临界,在调节至共振频率的激光器功率不变地情况下,则需要花废将近七十微秒左右。当光速由微观尺度跃升到宏观之后,哪怕依然只有真空光速的几十几百分之一,微秒级的延迟也已然注定了之前聚集到的光之能量如泼水般一去不回了。

当然,人类的技术精度并不仅限于此,但是对于一辆坦克来说,实现基础物理实验室中的超精确操作还是太过不可能了一点,哪怕只是比现有精度再增加一个数量级,整个武器系统都需要重新设计一遍了,到时候,恐怕除了原理,和现有的产品早已再无关系了吧?

这一些细节,接受了物理突击培训,又全程参与了光棱坦克设计的班森自然是十分清楚的。但正如光棱炮原本的设计思路一样,班森想到了一个相当简单地方法,虽然,那有些治标不治本……

光棱炮的降速棱镜在发射时如果能量过高,升温速度超过了冷却激光的降温极限,也是会受到一定损伤的,因此,预先制作一些备件用以替换是必须的。尽管有着专门的补给车辆,但若是在战场上,可是由不得补给车来回乱窜的呢。在这种情况下,自备一定数量的备件便是最好的选择,再加上是无人车辆,炮塔的后方其实还设计有一只专门用来替换备件的机械臂,用以从后备舱中取出备件安置到炮塔中。而班森提出的方法,便是将后备舱的上方也做成透明的。

由于并没有更改车体结构,相较于最初的样车,这些量产型最大的不同便是在后备舱中布设了线路。降速棱镜备件在封装完成时本身就包括了棱镜外部包覆着的兼顾了保温与固定以及安装温控激光器阵列用的外壳组件,现在只要给这些组件通上电,使内置的激光冷却机能正常运作就可以了。由于在放入炮塔中之前并不需要像攻击时那么频繁地跨越凝聚态临界,这些备件有得是时间慢慢降低温度,因此激光阵列只需要以很低的功率运行就可以了,倒是也没有给引擎增加多少负担。

如此,这个方案很顺利地被小老板采纳了,以至于现在,虽然没有解决控制已聚集能量输出的问题,却变相地将能够输出的棱镜数量翻了整整十倍。虽然没有聚光板的辅助,备件聚光相当慢,但半个小时下来,总还是比频繁攻击时的强了一些的。这让班森除了调整一下车体朝向以便让备件们晒到太阳外完全没有什么可瞎操心地,能够在中悠闲地享受着这战地上难得地半个小时时光。

至于另一边的布莱德基地之中,可就与悠闲完全挂不上边了呢。

由于毒液机群地陨落,兄弟会失去了一个观察敌人的优良视角,同时损失的还有攻击窗口和对敌人战术重心的诱导。

由于事出突然,依旧没有弄清楚毒液战机陨落的真相,即便是基地内剩余的几架战机也是不敢随意出动了的。

当然,这并不会影响到指挥官获得敌方动向的情报。

兄弟会在此地根植多年,山岭草莽……不,现在只能算是晶丛了。虽然经常会被四处侵蚀地绿晶所腐蚀,但晶丛中各种探测设备却是应有尽有,从未因为维护麻烦而疏漏哪怕一个小口。自然,如MARV这样庞大地身影是不可能逃过这些小眼睛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