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反物质吗?”
“反物质?我是学计算机的,对材料学一无所知。”
“你错了,这仍然是高能物理领域。直觉告诉我,你不仅是实用主义者,还是个唯物论者,所以你一定不会否认,我们所在的世界,甚至包括宇宙,都是由物质所构成的。”
“当然。”
“你确定吗?”
“你是说宇宙的物质构成?深信不疑。”
“那么,你又错了。一个真正的唯物论者,是不该这样轻易下结论的。”
“你……你到底想说什么?”
“其实宇宙之中,并非只有物质的存在。还有一种东西,若把它跟物质相比较,就好比酸和碱。”
“酸和碱?”
她又扯到了化学?很好很强大!
“请问酸碱融合可以发生什么反应?”
“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啊?一个初中生在给我出高考题吗?
“应该是……放热。”
“没错。所以当物质碰上反物质的时候,同样也会发生类似的释放能量的‘中和反应’,学术上称之为‘湮灭’。”
“湮灭!听上去挺玄乎……”
“说恐怖也一点不为过。湮灭按照我的理解,就是物质和反物质的相互毁灭,并且瞬间转化为能量——百分之百的转化。而你一定知道核裂变吧,也就是核爆炸,它的能量转化率,仅仅也不过只是百分之五!”
听到这里,我吃了一惊。“你的意思是,湮灭比核爆还要可怕得多?”
“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反物质极不稳定,几乎不可能自然存在于物质世界当中,因为它无论碰到任何物质都会发生湮灭反应。据说,仅仅一克这样的东西,其湮灭瞬间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当年广岛核爆的至少20倍!”
我的神啊……!
“这么说,这根100公里长的管道,就是制造反物质的机器的一部分?”
“我可没有这么说过。但如果它和我们所谈论的是同一个事物,那么在理论上,它确实具备了这样的功能。而如果,制造并且成功抓取反物质成为了现实,那么反过来,反物质所能提供的能量又将为这台设备所服务的话,接下去可能发生的事情,恐怕就超过了人类目前的一切认知了!”
“等等。你说什么,反物质也可以被抓取吗?怎么抓?你刚才不是说……”
“是的,它不能跟任何物质相接触,哪怕就连空气也不行。但是可以用一些巧妙的办法将它隔离式的保存起来,譬如悬浮在带有不间断电磁场的真空容器里。”
“这是你个人的想象力?”
“是既成事实。早在2011年,欧核组织已经宣布成功抓取了反氢原子超过16分钟。”
我的天,这条消息真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活在史前时代。对于当下的科学,我竟如此无知,居然也混迹在国家科研机构之中。
“地球真是太危险了……也许等不到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会毁灭!”我感叹道。
“没办法,这就是现实。你永远不可能要求人类停止科学的脚步。”
“那他们到底是怎么弄出反物质这种鬼东西的?”
“你还真的不得不佩服人类的智慧和想象力,粒子对撞机就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环形加速轨道。在这个轨道的某一个节点注入粒子,再利用高能量所驱动的强大磁场不断对其加速。粒子在轨道上运行了无数圈之后,速度达到足够大,这时将它们与另外的粒子相碰撞,巨大的能量迫使它们的物理结构完全被改变,从而生成全新的粒子。”
“也就是所谓的反物质粒子?”
“我想那至少是其中之一。”
“那它们究竟需要多大的速度,才会用到一个100公里长的加速轨道?”我对此一直很疑惑。
“举个例子,飞机在起飞之前,通常需要一条2公里长的加速跑道。而加速高能粒子,所需要的跑道长度则是一个天文数字,以至于在地球上根本不可能有一条这样的直线跑道,于是环形轨道就成了最佳也是唯一方案。至于你说粒子的速度究竟要大到什么程度,我只能说:大到难以想象,大到甚至推翻了爱因斯坦的认识。”
“爱因斯坦?你是说……?”
“爱因斯坦曾经认为,宇宙中的极限速度是光速。但是,科学就是不断的发展和否定。同样在2011年的晚些时候,同样是欧核组织的科学家,他们在一次实验中,意外的发现了一种微中子②,它的速度竟然超过了光速!即使扣除10纳秒③的技术误差,它的运行速度仍然比光速快了每秒至少6000米。”
“什么,比光速还快!那……然后呢,由此可以说明什么?”
“只是想给你一个大致的概念。”
“概念?对于什么而言?”
“对于这个加速器轨道里的粒子。”
“你难道想说……这根‘大水管子’里的粒子,经过加速,可以以超光速的状态在里边不停转悠?”
“我并没有这么说,但至少接近或者达到光速是完全可能的。你也知道,我们身边的这条加速器轨道,比起欧核组织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的确如此……
【作者注释】
强子:现代粒子物理学中的概念,属于亚原子粒子,包括重子和介子。
②微中子:一种不带电的轻子,质量小于电子的百万分之一。
③纳秒:时间单位。1秒=10亿纳秒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