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南宋到元152年> 第四章 挺进西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章 挺进西域(1 / 2)

1217年秋,蒙古草原上兵强马壮,数以万计的从金国迁来的工匠在以夜继日的打造箭矢,浇铸火炮。一些人把铁水倒入铸好的筒状模子里做成铁筒,契丹人和汉人工匠又在铁筒上加上精致的龙头。一个汉人工匠热汗淋漓的用铁钳把从炉子里取出来的龙头塑模浸入水中,“嘭”的一声水雾腾起,他把做好的龙头用铁丝捅开龙的嘴巴,在里面安装绷簧,又细心地把龙头用螺钉紧紧固定在铁筒出口,拉动筒后面的铁拉手,装进硝石火药,再往前轻推,“轰”龙嘴喷出一束火焰。

“这是突火枪,使用时灵活在把手上加力,喷出的火焰可达十几丈。”工匠细心地向一旁的蒙古监军讲解,汗珠顺着脸和脖子流淌下来。蒙古人在一旁仔细观看,有几个蒙古兵跃跃欲试,拿过浇铸好的突火枪惊奇的查看,似乎想看这个奇怪的龙是怎么变活又会吐火的。

“大炮很厉害,但是没有这突火枪好使,骑兵带上这个冲锋,非常好用,要多造一些,”,蒙古监军肥胖的脸庞在工匠作坊的高温下也渗出一层细汗,深秋天气外罩的长袍在这样的作坊里使他全身闷热,他仔细询问:“你叫什么名字,怎么到这里来的?”,赏识的看着工匠。这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红扑扑的脸膛,略带稚气的双眼,微翘的嘴唇,宋人的头巾下包裹着直而长的黑发,国字脸型,中等身材显得非常结实。

“我叫赵和,是南宋人,从小跟父亲在四川宣抚司火器营做火器,吴曦投降完颜承裕后,又随完颜承裕来到中都,大军攻破中都我就被迁到这里了。”工匠小心的回答。

“干的很好”蒙古监军用器重的眼神看着他,又转身面向工匠们宣布:“我们大汗马上要西征了,你们都要随大军前往,工匠们属后营有蒙古大军保护,和家眷营在一起,打仗可以提供军器支援。”

众人暗暗叫苦,表面上还得强装高兴,承诺道:“原随大军前往。”“赵和,你分在炮兵后营,负责大炮火器的维修制造”监军又向赵和吩咐。“愿意随大军西征”赵和硬着头皮答应,心里却无比的凄凉:“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已经够了,还要随大军西征,这一去不知道能否归还故乡。”暗自里悲伤涌上心头,思绪却飘向遥远的宋国,多想回去啊!可是这乱糟糟的世道……。

当年秋天,成吉思汗命令长子术赤和速不台征伐火都,哲别攻打屈出律,自带大队人马问罪不愿出兵助战的西夏。12月蒙古大军渡过黄河,架起几十门大炮轰炸各城池,很快攻到了中兴府。政变夺权的西夏皇帝李遵顼见蒙古军势大,惊慌逃窜,留下太子李德旺守中兴府,又派使臣前往蒙古军中请降。

成吉思汗见了使臣大怒呵斥道:“西夏既然臣服为何不愿征调,拒绝出兵?”

“大汗连年的征战金国,西夏抽调士兵助战疲惫不堪,已经没有多少壮丁可以征用,还请大汗原谅。”使臣浑身战栗而言。

“哼!不愿征调而且礼仪也疏远了,你们皇帝为什么不亲自来投降?”成吉思汗稍微平复怒气,严厉的指责。

使臣谨慎施礼道:“皇帝现在不在城里,不知去了何处,大汗即使进城也找不到人。”

“也罢,这次算他跑了,我现在也没空找他算账,待西征胜利归来,却再理会他”成吉思汗无可奈何,把手一挥:“你把话带回去,暂且饶你不死。”“谢大汗恩”使臣诚惶诚恐谢恩逃窜回去了。

成吉思汗又领军退回蒙古静等速不台和哲别二人消息,同时准备武器人马以备征西。两年以后,二人胜利回来。原来速不台和术赤领两万军马先攻击蔑儿乞部,以轻重火器为先,大炮轰击之下,对方首先惊恐,加上骑兵冲击残余,没费什么力气就击溃敌人并且杀了火都。而哲别也领兵两万攻打屈出律,正逢屈出律和阿力麻里的不扎儿汗争夺地盘,打得难分难解。哲别领军突然袭击屈出律侧翼,屈出律败逃。

西辽国人早就仇恨这个诡计多端阴谋篡权的人,现今局势更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屈出律逃到河谷,就被当地人连人带马撞个正着,于是众人把他拖下马来捆个结实,连夜交给了哲别,而哲别把屈出律斩首。喀什噶尔、沙车、和田等城相继降蒙,西辽就这样灭了。

成吉思汗闻之消息大喜过望,于是在宝帐宴请各有功之人。酒过半酣,正在高兴时,两个蒙古副使却带领一行蒙古商人匆匆赶到。

“大汗,花刺子模国王杀了我们450名商人,抢了我们的货物还不算,还把你派遣去的正使给杀了”两个副使气急败坏的申诉:“我们的胡子被他们强行剃掉,把我们赶回来带话给大汗,让我们不要再派奸细去他们国家。”

“岂有此理”成吉思汗把酒杯气愤的摔倒地上:“我以为花刺子模占据西方是个大国,原来这样无理,我必亲自征剿问罪。”

于是蒙古人磨拳搽掌,收拾武器,向花刺子模发起了攻击。1219年秋,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兄弟合撒儿和四个儿子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会集畏兀儿、哈剌鲁、阿力麻里等部兵马攻打花剌子模。蒙古人带着大量的工兵,骑着擅长负重的蒙古马,长途奔袭,越过沙漠高山向花刺子模进发。

赵和被分在了工兵营,蒙古人不缺的是马匹,他分到了一匹金国的军马,另外是一匹蒙古骒马。日常三餐也有了,早餐是喝骒马马奶,中午是吃一些马肉,牛羊肉加马奶酪,晚餐还是吃马奶加一些野葱。赵和乘晚上休息,非常泄气的躺在帐篷外的野草里,浑身乏力动都不想动,心下暗想:“这样的饮食也只有蒙古人习惯,我可是怎么也吃不下东西。”突然,肚子里吃下去的油腻又搅的胃十分难受,喉咙里泛酸几乎想吐…….”眼前看着漫天的星星旋转和着蒙古包旁的篝火晃动成一片,脑袋也开始“烘烘”作响。

“你怎么了,还没吃下饭?”一个契丹人走过来推动他的胳膊。赵和清醒了,马上坐起来:“天天吃的马肉,实在不习惯。”赵和做了个反胃的姿势,又比划着说。契丹人拿出一个小碗,里面装着些生米:“你可以吃一点,我分的那份还没吃完。”契丹人把米递给他,两人围着篝火,盛了些水,把米煮开,用手撮着吃了。赵和那挑剔的胃慢慢恢复了平静,篝火红红两人相视而笑,算是认识了。

“我叫赵和,你叫什么名字?”篝火映红了赵和红润的脸庞,他像见到亲人般,热情的问对方。契丹人像是犯难,又往火堆里填上一根柴禾,笑笑说道:“我从小失去双亲,也没有名字,你就管我叫契丹吧,都这样叫的!”

“想家吗?”赵和靠着土堆问契丹人。“想,可是连年的打仗,再也没有亲人了。”契丹人拿出支羌笛擦了擦,忧伤的吹起来,眼里闪闪的湿润了。二人靠着草地上土丘,听着羌笛惶惶中睡了下去…….。

第二天队伍又急行军,赵和看到队前有蒙古骑兵快马经过,原来都配备了几匹马,骒马载运箭矢,提供早餐原来是他们的习惯。赵和骑在马上牵着另一匹马和契丹人两人在队伍后面的工兵队伍里紧随着几十匹牛拉的大趟车,车上载着十几门火炮。他们的责任就是看管使用火炮火器。蒙古人的长队一眼望不到边,排列整齐,据说有二十多万。赵和在队伍尾部,缓缓向西方进发。

就这样走了不知道多久,白天行军,晚上宿营,赵和发现路途上的景色再也不像草原和中原了,建筑由帐篷和瓦房慢慢换成了圆顶的铺着琉璃和闪光宝石的塔楼,到处是破损的残墙断壁,路上也有了花剌子模士兵的尸体,沿途的人包裹着严实的头巾和长袍,白色底子的破衣烂衫上面裹满了泥点和灰垢,嘴里说着听不懂的语言,神色恐惧的躲闪着他们。

队伍在额尔齐思河停顿养马,赵和把他那头蒙古马赶在前面,那匹马用鼻子嗅着沿着水洼来到一处浅滩,浅滩上有一些泥水,洼地上参差不齐长着一些有红色绒毛的小草,两匹马拽着赵和奔向滩地,张开嘴巴贪婪的嚼起野草来。赵和看了滩上的泥水,无奈把马背上的皮囊取下,摇了摇又浸入泥水,灌满了足足一皮囊的水。他仰起头喝了一口,苦涩的水到了嘴里,泛起一种难掩的滋味,赵和难受的撇着嘴。

“怎么了,水不好喝?”传来契丹人气喘吁吁的声音,他牵着一匹马正好从背后走了过来,脚下全是踩在水地苔藓上的“吱吱”声。

“我只装满了一囊泥水。”赵和无奈的回头朝他笑笑:“你怎么样?”

“只好凑合了,这两天前面也分不到什么水和米了。”契丹人把马放开任它啃食野草,一手搭在赵和肩上,无聊的看着几匹狼吞虎咽的马匹。两人看着风中吹拂过来的沙粒,把野草都掩盖的只剩下不多的一片地方。

“怎么我觉得队伍里的人少了,都到哪里去了?”赵和侧过脸,迷惑的看着契丹人。

契丹人把手往前面一指眯着眼说道:“知道前面是什么地方吗,是克孜勒库姆沙漠,红色的沙漠里寸草不生,风沙刮起能埋没整个城市,我们即将从沙漠穿过,目的是花剌子模旧都布哈拉城。”两人往遥远的地方看去,对于即将到来的沙漠,赵和从来没有去过,也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危险正等待着他们。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