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碧血夲> 第八十三章 时局之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三章 时局之变(1 / 1)

其时南宋嘉定年间,蒙古崛起于北,与金国连年交战,金国不敌,两年之前便将都城由中都迁至开封。金国为了应付蒙古,征敛日甚一日,北地烽火不断,民不聊生,各地豪杰纷纷乘机而揭竿。山东有益都杨安儿,潍州有黎人王,泰安有刘二祖,密州有方郭三、胶西有李旺,此外尚有河北真定的郝定及山西石州的冯天宇等人。义军之间为易于辨识,皆穿红袄为记,称为“红袄军”。举义者多为绿林豪杰,义军大都由当地无以为生的贫苦农民组成,其中以山东声势最为浩大。盖山东响马,自古有名,王莽时赤眉军、隋未瓦岗军、唐时黄巢,以及北宋水泊梁山,皆乃兴之于彼,名传史册。时至当今乱世,红袄军承此遗风,勃然而起兴焉。然那金国完颜霸实有统兵平乱之大才,加之武功精绝,罕有人及,各路义军为其扑灭者不计其数。现唯杨安儿、黎人王、刘二祖三军尚存,周旋以抗。那杨安儿原为青州梨花帮帮主,“梨花枪”之技天下无双,那黎人王乃潍州铁枪门掌门人,刘二祖则是沂蒙山区的绿林道盟主,也均负不凡艺业。

辛清平说完当今天下大势之后,跟着又说明此次来意,及灵中何以说“李晨星这便可身入江湖,大展宏图”。原来庐山、丹山两派鉴于时局大变,金国势蹩,亦欲召组义军抗金。武林中多年来以少林、丹山、庐山三派为首,庐丹二派已于日前议定,拟由三派掌门联名发出英雄帖,召集武林中忠义之士于四月十五齐聚丹山,商议大计。今日陆辛夫妇前来少林,便是欲和灵南方丈商议此事。本来少林寺处于金国管辖之下,抗金之举,自不能如庐丹二派那般公开,因之陆辛二人只盼英雄帖上得署少林方丈之名便是,义军的骨干自由本派和庐山派弟子,及其他武林同道充任。但灵南以少林寺现和金廷近在咫尺,受其猜疑防范甚严,此事亦未能应承,只是武林中如此大事,少林如毫不理会,又未免说不过去,于是与寺中诸长老商议过后,便鸣钟召请灵中相商,欲令李晨星以少林旁支门人的身份参与英雄大会。众僧都知李晨星抱负,亦对他期望甚殷,此次之事由他替代少林,那是最合适不过,如他果能为国建功,自然更是一件大大的美事。

辛清平述说情由之际,见李晨星一直眉头微蹙,若有所思,待得说完,便问:“晨星,你有什么疑问吗?”李晨星点头道:“是。辛师伯,你方才所说的那个蒙古,自是北方的蛮族了。这蒙古人是不是厉害得紧,打得金人几无还手之力?”辛清平微微一怔,道:“这个……想来该是如此,否则金国也不至于举朝南迁。现下金国屯重兵于潼关黄河一线,据险而守,抵御蒙古铁骑,双方一时相持不下。我和你陆师伯也是于年前听北地一位朋友说起,这才决定趁机举义。”

李晨星眉头蹙得又紧了些,问道:“那……那……依两位师伯看,现下我大宋官兵和金兵相比,却又如何?”

陆辛二人互望一眼。陆铁马搔头道:“这个么,恐怕还是不及吧。你怎么突然问起这个?”辛清平却已明白了李晨星意思,道:“晨星,你可是担心,金国若亡,那蒙古如来犯我大宋,恐难抵挡?”

李晨星道:“不错。昔年金起于辽之北,辽卒为所灭,自此我大宋屡受金狗欺压。今之蒙古,岂非正如昔之女真?”

灵中等三人都觉有理。陆辛夫妇本来一心抗金,踌躇满志,这时却不禁面面相觑,说不出话来。隔了片刻,陆铁马一拍大腿,说道:“是啊,晨星的担忧大有道理。咱们只知金贼乃大宋不共戴天的死仇,可没想到这一节。可是……可是……那又如何是好?难不成咱们去帮金国?小娃儿,你脑筋灵得紧,你看这事怎么办才好?”

李晨星却也不禁心中混乱,他自小的志向便是抗金报国,岂料数年之间时局大变,一时倒不禁颇有些恍惚失措,听陆铁马问自己怎么办,又不禁微微苦笑。他虽天生聪慧,这些年又刻苦读书,颇通史略,但毕竟年纪尚小,遇上这等军国大事,自也难以立时想得通透,不禁心想:“若老伯伯在此的话,必有一番道理跟我说明,解得这其中的关窍。”沉吟片刻,说道:“辛师伯,陆师伯,师父,你们三位有何高见?”

灵中道:“晨星,说到史识兵略,我们三个都不如你。你有什么主意,这便说吧。”

李晨星便道:“眼下金国既临大敌,我大宋如能乘虚北伐,再得我武林豪杰相助,河山光复可期。只是昔年海上之盟殷鉴不远……”见陆铁马脸现疑问,便道:“当年宋金会盟于渤海,约定南北合力攻辽,辽亡之后,金便成了大敌。覆辙在前,不可不从长计议。以我说,咱们义军还是得及早组建,一来防备金国迫于财用不足,来打我大宋的主意……”他说到这里,陆铁马插口道:“咦,我大宋不去趁火打劫,金狗已然烧高香了,难道他们还敢狗急跳墙?”

灵中和辛清平听他乱用成语,都不禁微笑。李晨星忍笑道:“咱们大宋待机而动,金国自然是怕的,但他们迫于形势,铤而走险却也颇有可能。辛师伯方才说,金国和蒙古对峙于潼关黄河一线,则现下金国真正所辖之地,只怕也不过就河南一块儿。而他们外须抗御强敌,内须平服乱众,连年征战消耗,粮饷自必吃紧,说不定便会觊觎我淮南之储,发兵来夺。因此咱们的义军须得赶快组建,建成之后自是驻于丹山,以防金兵南下。这是其一,其二咱们须得探知朝廷意向,以待与之配合。我想朝廷虽庸弱无能,但如此时局大变,定然一直在密切关注,也必能慎重以对,那些大官们都是饱学之士,其中总不乏有见识之人。而眼下不管是联金防蒙,还是联蒙灭金,皆乃利弊参半之举,咱们只有和朝廷行为一致,方可使得我义军发挥最大的效用。”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