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方书佳的记录本里又多了不少奇葩内容,她跟卫涵和晓梦开玩笑:这里面的每一页,可都是用自己心肺与三观俱毁的代价换来的。她照旧整理着每一天的笔记,希望从字里行间的的缝隙中找到一个更好的切入口。但每一份新材料的出现,又都好像是魔方突然被人扭动了色块,让整体呈现出与原来不同的组合方式,这一期的专栏,最终要从哪个角度入手呢?
书佳一边琢磨,一边随手翻阅着之前的记录,翻着翻着,她的手指...停触在了一页内容很少的记录上,第一行:“3月6日,肖樊,非典型性相亲。”
再往下是“择偶条件:真诚、不世俗,善良、不欺瞒(装的);年龄:29(老大不小);职务:广告公司策划执行总监(哪个公司?);相亲次数:0(骗子!)”
看着自己当天的括号备注,方书佳不禁嘴角上翘。再继续往下…“重点对话:X:‘除了迟到时间比想象的更长之外,其他情形也和预料的差不多,无非便是那些个问题......没想到也不过如此......推荐你看一篇文章......对你以后的相亲会有所帮助......’F:‘自己这么大年纪,明知老妈担心,却连相亲这种最基本的方式都不愿意尝试,还在这里教育别人应该怎么相亲......’”方书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默默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可是突然,她的眼波一顿,嘴边的浅笑也随之定格了一下——“这么大年纪,老妈担心,不愿尝试相亲,还教育别人怎么相亲…….”,这…一张张标签,好像...也蛮符合...自己的……
方书佳顿时有种在武侠里向对方发射飞刀,飞刀却莫名回转,“嗖嗖嗖”几声,反刺向自己的感觉。她把记录本一丢,仰面倒在沙发上。
思考了半晌,她蓦地又坐起来,脑子里闪现出一个标题:“《典型性相亲的失败模式》!”
对,就是这样。脑转速提高起来,方书佳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凡相亲次数偏高的人群,更容易,或者说会更迅速地进入一种“典型性相亲”的固化模式。这种模式具体表现在思维和相处方式上,在相亲伊始,便摆出条件,列出清单来‘点菜’,先从大处着眼挑旬菜系’,再具体入微强调‘口味’。不合要求者直接淘汰,符合要求者暂时入库,等待下一轮备选。如果这种固化逐渐走向极端,就会产生旁观者眼中各式各样的“奇葩行为”,而身处其中的人却很可能浑然不觉。”书佳想起自己在一开始就追问肖樊的那些“典型式相亲问题”,不禁有一丝后怕,虽然自己的目的并非相亲,但是否也在一次次与“素材”们的交流中,不知不觉地迈向了这种可怕的模式呢?再加上自己当天的其他表现,这在并无相亲经历的肖樊眼中,恐怕也是有些“奇葩”吧。
她顺着思路继续写下去:“当他/她所面对的对象,恰巧和他/她处于同样的模式时,一切又好似都可以顺理成章。然而,当两人逐步走向正轨,开始谈及婚嫁与未来的时候,心底还残存的一丝浪漫和温情或许又会重新冒出来作祟,无声地叩问自己:‘真的,就只是这样吗?’于是,前期步步为营搭建的堡垒,又仿佛顷刻被置于沙堆之上,面临轰然坍塌的危险。这也许,就是典型性相亲的第一种失败模式吧。”
以此为突破口,方书佳又总结了“典型性相亲”易产生的另外几种失败模式。至于例子,倒不用犯愁,记录本里比比皆是,接着上次的顺序,从K先生到T先生,又是一个序列,暂且也不必急着整理。
方书佳停下来思虑着,没想到自己最后的落脚点…居然还挺契合肖樊那家伙的论调!可她想起那家伙后来自大的样子,也并不服气,于是便在末尾先加上一段:“X先生,代表着一批‘未知’先生。他们自恃清高,不屑相亲,可熬至了岁数,也偶遇不到佳人,只好讪讪赶去相亲,却又生生摆脱不掉自己编织的空架子。他们向往未知的纯粹爱情,可对‘另一半’提出的精神要求,自己尚且不能做到,最终也只能害得自己原地踏步走,老妈急的‘掐指算’。他们的未知爱情,是否通向未知的结局?”
写了几天,稿子的雏形总算形成了,发给苏总审核也还算顺利,她只是执意要把题目改成《奇葩相亲者之内心再探索》,说是要体现和上一期的延续性,以保持上个月的销售额。而书佳则提议维持原稿的标题,把苏总的题目作为副标题,并表示可以在后期与美编部商量,在封面处把这几个字做的突出一些。苏总听了,也没太强烈的反对,只说让她再回去把内容完善一下。
心情见晴的方书佳提早下班,准备去商场给卫涵挑一对儿耳环。下月初就是娘娘的生日了,大概是因为短发的缘故,在众多首饰里,她唯独对耳环情有独钟,因此每年生日,方书佳都会选这个做礼物。
还没走到商场,书佳就看到路边围了不少人,好像在叫嚷着有人晕倒了。她赶紧跑了几步上前,只见一位老人家倒在石板地上,面色紫青,像是心脏病犯了。书佳慌忙冲围着的人群喊:“大伙儿快站开点儿!散一散多让空气进来!”老爸的精湛医术,她还是学了点儿皮毛的。她摸了摸老奶奶的脉搏,头也不抬地喊了句:“有人打120了吗?”
“打了打了。”听到一位大婶答复,书佳放了些心,旋即又掐了老人的颌骨、人中等处,她尽量不搬动老人的身体,做着急救措施。书佳突然想到老爸曾说心脏病人一般随身都携带有速效药,忙伸手向老人的口袋里一摸,果然有一瓶速效救心丸,便赶紧取出一粒,送进老奶奶口中含服。这时救护车也来了,书佳便和护士一起,把老奶奶抬上了车。
大概是刚刚的速效药起了作用,救护车里的老奶奶虚弱地睁开了眼睛……书佳忙凑上前小声问:“奶奶,您醒了?感觉怎么样?”
见老人家没什么力气说话,她又小心地问了句:“奶奶,您记不记得家人的电话呀?”
老奶奶缓缓点了点头,无力地吐出几个数字:“1...3...6...”书佳忙掏出手机,把耳朵凑在老奶奶的嘴边仔细辨别着。“3...9...5...1...”奶奶说得很慢,书佳一边听,一边在手机上按下这几个数字。“8...8......2...9...”
按下最后一个数,书佳把耳朵移开,刚准备拨通话键,她愣住了。只见手机屏幕上,这一串号码的下方赫然写着两个字:肖樊。
她生硬地回过头,呆呆地望着那位老奶奶,再次凑上前,小心翼翼地问了句:“奶奶...您...能把号码...再重复一遍吗?”见老人家没什么反应,她更小心地问:“奶奶...这是您孙子的电话吗?”
老人还是没什么力气搭腔,也不知听到没有…倒是一旁的小护士急了起来:“嗳,这位小姐,你倒是快联系病人家属啊!怎么还不打电话呢?”
“哦...”方书佳答了腔:“我是想核对一下...”
“快别核对了抓紧打吧,打了就知道了!”小护士催促道。
方书佳盯着屏幕,按下了通话键。
“喂?”电话通了。
“喂?肖樊吗?”
“方小姐找我什么事?”
书佳着急着核对:“你有奶奶吗?”
“你有病吗?”肖樊平静地反问,以为她又在莫名其妙。
“嗳你才有病!你奶奶病了!不是你奶奶就是你姥姥,晕倒了!”
“方小姐!”肖樊有点儿激动:“有你这么咒人的吗?就上次那点儿事儿至于么。”
“我不跟你啰嗦!有位老人在街上晕倒了,报的是你电话。”方书佳没空听他说完:“中心医院!赶紧过来!”她“啪”地挂了电话,还是忍不住说了声:“有病!”
肖樊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医院,一推病房门,就看见奶奶躺在病床上,一位穿白大褂的大夫正站在旁边和护士说着什么。他慌忙上前问:“大夫,我是病人的家属,我奶奶怎么样了?”
“别担心,已经脱离危险了,幸好这位小姐救护及时”大夫指着方书佳说,“只是病人年纪大了,血压一时也还降不下去,还需要住院再观察几天。”
肖樊这才注意到站在另一侧的方书佳,她一身白裙及膝,正用手拂过耳边有些散乱的碎发,也扭过头正看他,眉眼依旧是冷淡着。肖樊心里一阵内疚,冲她打了个招呼,说了声谢谢。书佳浅浅地点了下头,就算是答话了。
“病人家属,来跟我办一下住院手续吧。”护士冲肖樊喊了声。
肖樊答着腔,轻声对书佳说:“麻烦你再帮我照看一下,我马上回来”,便跟着向外走。
肖樊再回来的时候,书佳正给肖奶奶掖着被子,看看吊针的滴速,怕是有些太快了,便微调了一下。肖樊走上前看了看奶奶,书佳抬眼见他来了,轻声说:“你没来之前醒了的,这会儿怕是又睡下了。”
肖樊诚恳地说了句:“书佳,谢谢你。刚才电话里是我没弄清楚,我正式向你道歉。”
书佳莞尔一笑,对着他说了句:“你还是叫我方小姐顺耳些。”
肖樊略显促狭地笑笑,还是认真地说下去:“谢谢你方小姐,今天是我态度不好,多亏了你我奶奶才能平安无事,真的谢谢你。”
书佳见他说话的时候,眼神也还不时关心着肖奶奶,语气便也缓和了不少:“算了,遇到家人的事儿,情绪难免会激动。你来了就好,那我先走了。”
肖樊送到门口:“那不耽误你的事情了,改天一定专程道谢。”
“别谢了,也别送了。”方书佳脚步没停:“你奶奶这儿没人,你还是守着吧”,便回过头去告辞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