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张爱玲在洛杉矶的22年里,一直到去世为止,都居住在洛杉矶,这期间张爱玲搬过好几次家,都是由庄信正介绍的朋友林式同帮助看房租房,她的这些事情大多都是由她后来结识信任的林式同帮助办理的,特别是张爱玲后来的几次搬家事宜
张爱玲于1973年搬到洛杉矶,此后搬搬迁迁,却始终没有离开这个洛杉矶城市余生22年中,她搬家无数次,自称三搬当一烧,连书稿也不慎丢失很多,她在躲什么呢?Hxe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这句是张爱玲的名言名语录,是形容我们的人生看起来美丽,看起来华美,其实充满了无奈纠结烦恼绝情……,这句话代表了人生一切咬啮性的烦恼……
而在现实中张爱玲真的遭遇了杀不绝,躲不掉的虱子
为了躲避虱子,张爱玲辗转于洛杉矶各大汽车旅馆间,过着半流浪的生活,狼狈不堪,最令人心痛的是竟然丢掉了已经完成的《合花》英译稿
接下来的几年,张爱玲的健康日益恶化大约自1984年8月起到1988年3月三年半中,是张爱玲隐居的第二个阶段,也是最动荡的一个阶段那时张爱玲就开始频繁的搬家此时她的健康情况已经相当的糟糕了:她经常感冒,牙齿永远也治不好,眼疾也时常发作,骨头脆弱,一不小心就骨折了其中最为麻烦最困扰她的是一种“皮肤瘙痒症”
10年前,张爱玲曾经认识了一位美籍华人哈佛研究生司马新司马新因为选了《合花列传》做学位论文题目,通过夏志清向张爱玲请教,与张爱玲建立了书信联系,后来也加入了张爱玲朋友们的行列
此时,司马新已在波士顿一家公司任职年,他辗转托人,在洛杉矶找到了一位名医,答应可以给张爱玲看一看不久,司马新收到张爱玲来信,说已经看好了铂盛赞那位名医“医道高明,佩服到极点”
那时她患有皮肤铂一直怀疑房间里有跳蚤,为了躲避跳蚤,一发现跳蚤便马上搬家,因此怀疑屋里头有跳蚤(或许这真的有跳蚤,这是一桩疑案)于是她开始不断地搬家,在搬家的过程中,也遗失了很多的手稿与证件由于她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此时外界传说纷纷扬扬,有的说她身穿纸做的衣服,因为皮肤过敏;也有的说她已经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等等等等
司马新后来在他写的《张爱玲传记》里,坚决否认了“张爱玲晚年有心理疾病”的说法但是,这三年间惊人的搬家次数,似乎也不是心理正尺所为,大概还是老年心理偏执的反应
前后大约有3年半的时间,张爱玲一直过着迁徙流离的搬家生活,她选择的住所,始终是汽车旅馆,最频繁的时候平均一周换一家旅馆汽车旅馆虽简陋,却定期有人清扫,连床也不用铺,对她倒也正合适这段期间内,为减轻拖累,她不得不尽量丢弃一些“身外之物”后来渐成习惯,反倒视一般家居摆设为累赘了在这个过程中丢失了无数的东西,甚至连很多各种重要的证件都丢失了
张爱玲此时身边唯一能够帮助她的人,便是由庄信正介绍的这个朋友林式同林式同(1983年)通过庄信正认识张爱玲,自那以后林式同一直是与张爱玲联系最为亲密的人,而他在这很多年之中也只见过张爱玲一面那是在认识她一年半之后,他们都是通过电话联络的这之后也是只有电话联络从没有见过面
林式同是一个土木工程师一个建筑商,他不是文人,他也不是“张迷”,也没有读过张爱玲的,此前他连张爱玲的名字也没有听说过,他对张爱玲的照顾完全是凭着庄信正这个朋友的委托和凭着他对中国文化中侠义精神的崇敬而且,他也敬佩张爱玲的超群脱俗的性格,那种看破红尘对世物没有牵挂没有留恋没有悲伤离情的境界,世上很少有人能够企及这种境界
庄信正走后,林式同受庄信正的委托,记得他第一次去登门拜访张爱玲时的情景,然而这第一次“见面”,其实是只闻其声而未见其人
那天,他找到张爱玲住了12年(曾经是庄信正帮张爱玲租借的公寓)Kingsley(凯司令)公寓305室,敲了敲门,里面仿佛有动静,却没有人应门,他再敲一次,并且自我介绍:“张女士,我是庄信正的朋友,他托我拿东西给您!”
张爱玲把门开了一条缝,抱歉说衣服没有换好,让他把信放在门外就请回去林式同多少有点惊讶――这人咋这样不通情理但是林式同向来不是小肚鸡肠的人,闻言答应一声:“好”,放下东西就走了还没有下电梯,林式同忽然听到身后有开门关门的声音回头一看,刚才留在房门口的黄色信封袋已经不见了
――真是太神秘了!
林式同只得沿原路又开了40分钟的车返回去
后来,林式同正式见到张爱玲那是一年以后的事了
那天,张爱玲主动打来电话,约林式同在一家汽车旅店的会客厅见面记得他们的那次见面是在1985年初夏,那时张爱玲住在这家汽车旅馆的大堂里,见面也就在这个地方她的头上包着一幅灰色的方巾,身上罩着一件近乎灰色的宽大的灯笼衣,穿着浴室的毛拖鞋,落地无声,整个见面过程不到5分多钟这次是张爱玲请林式同去的,也只见了不到5分钟时间
张爱玲给林式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林式同这样形容她:“潇潇洒洒,了无声息地飘过来,水一般的亮丽自然,透着飘然出世的气氛”
张爱玲冲着林式同点头一笑,像影子多过像一个人这让林式同忍不住有些紧张起来,并且直觉这位女士不喜欢别人暴露她的身份,于是在交谈中便不肯直接称呼张女士两个人的讲话仿佛在打谜语
她一见面就拜托他说:“麻烦你了!我在搬家时丢了证件,想再申请房子就很困难,目前暂时还住在汽车旅馆,如果哪天有需要,恐怕要请你帮忙”
林式同问:“为什么要搬家呢?从前的公寓不好吗?怎么会选择住在汽车旅馆?”
张爱玲认真地回答:“为了方便啊公寓有跳蚤!那是一种南美洲的跳蚤!生命力特强,杀虫剂都没有用!我只好搬家,一发现屋子不干净就搬家”
这是1985年4月的事情,这时的张爱玲已经隐居了12年长期的隐居生活和孤独的性格并没有给张爱玲带来她内心的安静,反而使她日渐躁郁起来
就这样,庄信正不在纽约以后,张爱玲因为躲避跳蚤,林式同多次帮助张爱玲看房租房,帮助她搬家,而这一次张爱玲住的房子就是林式同先生自己筹资建造的一座公寓楼,而林式同就成了张爱玲的房东
林式同虽然是她的房东也是她多年的朋友,但是她自从1985年与林式同见了那一面之后,一直到1991年7月才第三次见面,而且还是为了搬家这一次是张爱玲请林式同一起去见公寓的新的房东,她需要林式同为她作担保
直到1988年,这一年她的皮肤病终于痊愈了,她的家里的跳蚤也“不见”了这年年底,她重新回到了安定的生活年7月张爱玲打电话给林式同要求搬出林式同建造的公寓这次她从林式同的公寓搬出来(因为林式同建造的公寓中搬进了许多中美洲的移民,带去了许多蟑螂虫蚁,这对张爱玲来说不亚于洪水猛兽)
林式同又帮助张爱玲找到了新的公寓罗斯安格累斯公寓(adeSt)安顿了下来,这也是林式同帮助她租下的新的公寓从1991年7月直到张爱玲去世,张爱玲搬到了加州大学附近的罗斯安格累斯公寓,这是她生前最后一个住处,也是她在洛杉矶城市住过的环境最好的一个公寓
张爱玲把她与世隔绝的生活几乎发展到了极点,她不会客,很少打电话,一个月才从信箱里取一次邮件――有时因为邮箱塞得太满而招致邮政当局的批评她也从来不旅行,1961年的那次“台港行”是她最后一次离开美国的旅行
夏志清是她的为数不多的几个朋友之一,他们之间长年保持着通信联系,但在1988年之前的3年内,她却没有一封信给夏志清年4月6日她写给夏志清的一封信中解释了原因:3年来她忙于搬家,所有收到的来信一概不拆看,她写这封信的时候,正在拆着夏志清1985年以来写给张爱玲的所有信件
她在给夏志清的信中写道:“我这几年是上午忙着搬家,下午忙着看铂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同睡,所以才有收信不拆开看的荒诞行径直到昨天才看到了你1985年以来的所有来信我这样莫名其妙,望你不会见怪你来信问我为何不趁目前中国出版界女作家热振作一下,问题在于我得了慢性病虽然不是大铂但是光看牙医就是两年多,目前还在紧张状态收到的信件,只看账单和紧急的业务信你,还有久不通信的炎樱的信,都是没有看就收起来了日而久之,我也荒废了日常功课”
从这封信里我们得知,炎樱到这时候和张爱玲也还是偶有往来的,只是张爱玲竟然忙得连信也不愿意拆开
夏志清回忆说:“张爱玲去看病的医院都是给穷人看病的免费医院,不像我们有自己的私人医生,预约就行张爱玲要搭车去很远的指定医院,而且还要无穷无尽地等待,白白耗费了她许多光阴”
写到这里,我的心剧烈疼痛张爱玲的生活还是那样的窘困吗?这时候的琼瑶已经成为台湾的最大的富婆,难道张爱玲竟然连看私人医生的钱都没有?不仅如此,她还要不住地被疾病与跳蚤袭击,身心俱被困扰,即无从援救,亦无法救赎
写作是一件需要绝对孤独和绝对平静的事,而她做到了孤独却没有做到平静,她被种种身体的痛楚和无名的躁郁困扰着,每天不是忙着搬家就是看医生,又怎么能够平静?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