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
“……”
“…………”
“给我一些。”
“嗯?”
“爆竹”
“嗯……不行!”
“……”
“……”
“…………”
“老大,你听我说。我现在手头上的爆竹已经不多了,我打算把它们留在一处使用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或许陆匡觉得直接拒绝不太好,稍微向刘备解释一下。不过他为什么管刘备叫老大是有原因的。还记得当初四人在桃园结义时吗,陆匡当时十六岁最小,张飞二十三岁,关羽二十七。互报年齿时,关羽自忖年龄最长,当先报了岁数。谁想刘备当年有心玩笑,谎报岁数称自己有二十八岁,于是刘备就做了兄弟四人的大哥。不过这事瞒得了初一瞒不过十五,兄弟四人在一起生活了四年,刘备真实年纪是多少日后也都知道了。
只不过一直以来兄弟四人在外都以刘备为首,而且刘备还有朝庭宗室的身份,所以他这个大哥的身份众人也就认了。只是意在识上由年龄上的大哥变成了领导众人的大哥一般。好在关羽都认了,其他人还能说什么,只是陆匡一心期许刘备是个诚实厚道的尊者,自那以后心中又多了一道坎,有时还管刘备叫大哥,有时干脆只管他叫老大。
不过话说回来,刘备二十四岁时就已经在招兵买马征战沙场,相较之下叫天下多少男儿情何以堪。若非事实如此,反倒希望刘备当时真的有二十八岁。
刘备想要的东西没要到,一时间站在那里不知该去该留。他对爆竹的习性不了解,想要问又不知该问什么。正踌躇不定时,忽然有侦骑来报,说探得乌桓人在东南面二十里处扎营。
“再探。”
“且慢!”那侦骑得了令,转身上马正要离开,突然有人发声阻拦,回头看时,却是四公子陆匡抬头开口。
“取地图来。”陆匡当即令人取来地图,又将侦骑招回,让他指出乌桓人所处的位置。侦骑凭着记忆指出个大概,陆匡盯着地图端详了片刻,抬手招众人近前,指着地图说:“你们看,乌桓人是游牧民族,逐水而居,他们要扎营理应选择河边视野开阔水草肥沃的地方。然而他们如今却扎营在山脚下。这样很不合常理,事出反常必有妖。”
也是陆匡,跟着刘备征战多年,在听到侦骑报告称乌桓人只退了二十里就扎营,凭着直觉觉得里面有不妥的地方。他指着地图接着说:“你们看这里,这山湖相夹形成一条陕长的通道,他们在这道尾扎营是想做什么?”
旁边有人不解,就问道:“会不会是想要扼住通道防我们偷袭?”
“不会,他们都是骑兵宜攻不宜守,哪有扼守通道的道理。我看那乌桓头领深谐马战利弊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陆匡摇头说道。
听陆匡这么一说,众人低头再看地图。陆匡又看了一阵若有所思,“他们这是打算吃掉我们的侦骑呢。你们看!”他说道,“他们在这里,堵住道路,我们的侦骑想要侦察他们必然得进入山道,他们若是再派出一支骑兵绕过山体堵在退路上,两边一夹击,我们的侦骑必然是在刧难逃。”
乌桓人扎营的地方位于今日北京市大宁山东北角处,这里河道众多,湖面宽广远甚如今。再往南便是整片的平原地形,那里视野开阔地形平坦及适合骑兵游移奔突。乌桓人不在那里扎营反而选择这处却实透着许多不合理。
只是这大宁山山体宽广,绕着走一圈得有六十多里路,在场的侍曹就疑惑道:“这乌桓人对地形又不熟悉,怎么会想到绕山偷袭,或许他们就是想要在关口处扎营。”
听了侍曹这么一说,陆匡摇头轻声劝道:“我们不能把胜利建立在对手的愚蠢上。”
这话一出众人齐齐点头。
当下陆匡向关羽拜托:“二哥,这事还得劳您辛苦一趟。”关羽点头示意,一旁张飞提议道:“我也去。”
“也好,就让三弟陪你去一趟。”刘备许可了。
事不宜迟,关张二人当即就去招集人手准备出发,临走时陆匡上前提醒道:“二哥、三哥,你们到了以后不要轻意深入,先扼住道口防止腹背受敌。”见关羽点头,又说道:“另外我看了地图,那些乌桓人驻扎的地方有一片湖。北人游牧,少有会操船的,我们从水面上侦察,应该会更安全。”
关羽点头记下,便与张飞一同去接应打探敌情的侦察队伍。;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