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干说:“现我朝大王子领兵在周朝,国内精兵狠将已空。只能让大巫司吉成设坛作法,大司祭吉灵祭拜天地,求上天神灵助佑,降灾难于杜宇贼军,克死贼首杜宇,退去贼军。我王是天定王子,天必助之。”
鱼凫沉吟一下,慢声细语地说:“也只好这样了。那就有劳众臣。”
众臣齐声:“臣等肝涂地,愿报大王。”
鱼凫又轻声说:“吉成、吉灵听旨。”
吉成、吉灵忙躬身:“臣听旨!”
鱼凫慢吞吞地说:“乞天神退兵,是国之大事,蜀国危亡系于此。我的王位也系于此。二卿必尽心劳力,尽展法力。所用祭祀用品,尽我国之所有。为感动天神,把我这支金权杖拿去祭了罢。”
吉成接过金权杖,说:“臣将尽所学,累死也要将天神请来降灾杜宇,退去敌兵。”
倪干、吉成、吉灵尽国库、王宫所有,备下隆重祭品,计有:青铜制品178件。有纵目人头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龙形饰,龙柱形器,虎形器,戈、环,戚形方孔壁,龙虎形尊,羊尊,瓿,器盖和盘等。黄金制品4件。最贵重的就是那根楠木裹金金权杖,其余三件是黄金饰品。玉器129件,石器70件,骨器10件,象牙13根,贝币124枚,还有陶器39件。这些青铜器、金器、石器、骨器、陶器都是以当时蜀国最高等级工匠,精心制作入选王室、国库的精品。敬神和祖先的牺牲祭品,更准备了无数。为了永久埋放这些祭祀品,而又不与以前,年祭的祭品混放。倪干、吉成等人,令军士在国祭之地——三星,在离开以前埋放祭品的地方,另选址挖下一个口长1丈5尺,宽1丈1尺,深5尺的祭祀坑。坑口的北、东、南三方各开挖一条长约3尺5,宽约1尺2的坑道。祭祀坑的正北方夯筑一个大型金字塔形,有三层平台的祭坛。祭坛上将插旗幡,放祭品,跳神作法。一切准备就绪后,吉成、吉灵、倪干禀告鱼凫王:“王上,祭祀大典全部就绪,如此大祭,定将禳灾去祸灭敌。王上功德无量,蜀国国运必定兴隆。五日后是祭祀大吉之日,请王上明日沐浴斋戒三日,起乘前往三星祭祀。”
鱼凫王半睁着眼,只略微点了点头说:“知道了,准奏。”
他的内心在剧烈地争斗,杜宇已逼近王都,鱼凫王朝岌岌可危,他开始怀疑祭祀请神能否退敌,如果不能,又将何以自处?这次祭祀又搞得如此隆重,国人皆知。也只能冒险一试。
第二天,他认真地沐浴斋戒……。
飒飒西风翻卷着青、黄、赤、白、黑的五色旗幡,苍黄的天地下,一行祭祀队伍悲壮地行进着。鱼凫族的壮士们,脸上用牛血和锅烟涂得红的血红,黑的漆黑,他们抬着神树,抬着榫结在圆木柱上的青铜纵目人像,跪坐人像……沉重地向祭坛行进。青铜头像的下部,全配上了真人太小的泥胎,穿上了彩衣。
祭祀的队伍走过三星的街道,街两旁跪满了鱼凫族的臣民,不断地叩头作揖,祭祀队伍则频频向两边挥洒白花花的米粒。走到城边就登上城墙,沿城墙宽大的土堤绕行一周,然后下城墙走向巨大的金字塔形,有三层平台、逐层向上缩小的祭坛。先将呈三角型云山状的树座,摆在祭坛北边圆形广场的正中,竖起了神树,枝杈上挂上了华实硕果、铃牌、玉瑗等物。再将一丈多高的神树安在祭坛顶部方形平台上。神坛四周,朝东摆设纵目人像,像前列一长案,供设鱼凫国列祖列宗灵位。朝西摆设跪坐人神像;朝北和朝南分别设二交蛇神像和人面鸟身神像。三层平台上,五个一组脸朝外,跪满了祭祀的神巫和士兵。中间一层的神巫头顶祭祀的铜、陶尊、盘,内装酒、肉、谷物和各种果品。平台四周旗幡飘扬,排满了带泥胎的青铜头像,及三牲祭礼和玉、金、骨礼器。偌大的三层祭台,赫赫诸神、森森群巫,蔚为壮观。
身着玄色衮服的鱼凫王拾级而上,神态庄严地点燃檀香,用左手插在香炉中。顿时,钟鼓齐鸣,呜呜的号声似从历史的深处吹出,钟声悠扬,鼓点沉重。鱼凫王翻身跪倒,对着祖先灵位三舞九叩。此时,大巫师吉成手执金权杖,率领着众弟子带着面具跳舞着,将金箔贴在青铜人像的脸上,并将朱砂点在其眼部和唇上。
应和着鼓点,吉成用雄鸡头长把勺,舀上酒,嘴里念念有词,举勺向天地挥洒。
祭完祖先,巫师吉成开始在坛顶层执杖作法。他戴上插五匹彩色羽毛的圆平硬冠,冠顶呈莲花状,上有太阳图案。耳垂上挂起金灿灿的耳环,赤脚套上脚镯。穿一件与膝处平齐的白色长裙,上面饰有倒置人面形花边。外套一件黄色短袖长丝衣,后半身下部为双尖三角形雀尾衣摆,长衣上也绘有倒置人面纹。再披一条斜衽现右肩的黑色方形披巾,用黄色丝绦在身后打双结系牢。方巾上绣满龙纹和兽面边饰,龙形方首翘尾,龙爪成巨大的“人手”,握着拳状。这一身穿“龙衮”披“法带”的打扮,配上他的浓眉阔目,方脸扁颌下一溜平齐的络腮短须,看上去确实气度不凡。仿佛真个天人感应有神附体。吉成步履轩昂地踏着方步,举手投脚有板有眼。放下金权杖叩拜后,便拿起一个一人高、包着黄绢的竹简,双手平举摇头晃脑地念动咒语,然后咬紧牙关嘘起双目,将竹筒前后左右上下翻飞地舞动,舞罢对着神像又倒身下拜,拜毕,踏动双脚怒目圆睁,对西南方大吼一声,从台上唰地举起金权杖。举杖在头上甩得呼呼作响,伴着一声大叫“杀!”,挥杖将竹简黄绢挑脱,露出茅草做的贴上白绢写作“杜宇”二字的人像,再用金权杖向茅草做的杜宇像的头颅砍去。然后吉成屏神敛气弓身缩杖,跬步后退数步,突又双手握杖,咬牙怒目拼足全力,挺杖直刺茅草杜宇像的心脏,口中大叫“杜宇不死,更待何时!”,刺中茅草人心脏部位后,吉成轰然一声倒在坛上,翻着眼昏昏然不省人事……。
吉灵令吉成的徒弟和染过脸的士兵,将包括金权杖在内的所有祭祀用品,按顺序一一放入祭祀坑内。每放一层,铺上厚厚的干茅草和旗蟠,点燃茅草、旗幡,不断向坑内洒酒,不断念动咒语,进行燔燎祭。在祭祀坑边,又将众多三牲焚烧,巫师和涂脸的士兵围着燃烧的三牲举手摆脚,口中或嚯嚯叫着,或念着简短咒语,跳着简单而诡异的舞蹈。直到三牲化为碎骨,舞蹈才停止,然后将三牲碎骨连渣带灰填入祭祀坑内,最后用厚厚的黄土将坑填平。
但是,隆重而诡异的祭天请神刺杀杜宇,贵重的鱼凫金权杖,丝毫未能阻止住呼啸而来的杜宇军队。各种噩耗不断从四面八方传到三星,传到鱼凫城。鱼凫王手足无措,顿觉天旋地转,金星乱飞。一个声音又在嗡嗡的脑子中响起:“王上功德无量,鱼凫国将与天地共存。”这声音既象是吉成的又象杜宇的,鱼凫王摇了摇头,他已无心分辩。这声音却越响越大,“与天地共存,与天地共存!”,声若雷鸣,鱼凫王觉得自己的头,被震胀得顷刻就要炸开了。他双手抱住头,虚弱地颓然倒在了王座上。他听见吉成躲在殿上几声干咳,鱼凫王突然忍不住地发出一声狂喊:“怎么会是这样,老天爷啊,富足安定的鱼凫国怎会落得这样?”
此时,壮丽的日晕出现了,西天火一般燃起了亮丽的晚霞,桔黄色的天穹上,云朵红得象被点燃了,山坳的剪影上方现出一个红亮的光柱,由微渐著,光晕数重。其中的橙黄色亮点如天神、如鹏飞,霞光照天,丽辉射人。哦,那不是若木吗?那是神仙出没的太阳柱啊!鱼凫大脑里想着,平时只听见老辈人们传说,东西两极,遥远的天边生长着扶桑和若木,它们成圆柱状,高与天齐。太阳清晨从扶桑升起,傍晚沿若木降落。嗨,这个旷古奇观,今天真的亲眼看见了,这是个难得一见的好兆头啊,咋会偏偏出现在王国倾覆的时刻哦?鱼凫王站起来揉揉老花昏眼,定睛再看,太阳柱若隐若现的花冠,下红而上蓝,幻化出彩虹般亮丽的色彩,一轮血红的太阳停在了花冠上,沿着树柱缓缓降落。(注:现代科学证实,太阳柱的形成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空中落下的平面略呈水平状细小的三角平板形冰晶反射阳光而形成;另一种则是从空气中落下的长轴略呈水平状细小的三角柱形冰晶反射阳光而成。)
鱼凫见此天象,哝哝地说“一竿赤如血,有死王,以象占国,天意不可违,此乃天意啊。”说完,他有些木然但平静地迈步走下殿,仰起头向天嘘了一口长气,看着日晕的光柱变成暗红,正在逐渐消退。……
倪干、吉成、吉灵等众臣,见鱼凫王如此,聚在一起商议着派人到周朝召回大王子及所率蜀军,并向周王求救,拯救蜀国。……
杜宇他们听孟达绘声绘色的叙述,仿佛听完一段精彩的历史故事。笃猛笑着说:“我们大盟主就是天神下凡,岂是祭祀请神能够灭了的?”曲古措更是嗡嗡作响地说:“去他妈祭祀请神!请神害人终害已!”
众人都一致符合。
笃异说:“就是鱼凫王也认为这是天意。岂能是人力所为!”
杜宇在三星住了5天,到每个作坊都作了细致考察,坚定地对众人说:“我们要进一步管理好三星,发展三星,繁荣三星。要以三星为依托,建设起更多的三星,把蜀国各个行业搞得繁盛起来。”又满怀重托地对孟达说:“孟达城主,你肩上的担子沉重啊。”孟达躬身:“孟达一定不负重托,把三星各行业搞得更加繁荣。”
第六天,杜宇率众返回鱼凫城。刚到鱼凫城,接到梁利王妃和蜀西元帅梁汶到鱼凫城的消息。
杜宇率军离开江源半月后,梁利接到杜宇攻克鱼凫城的消息。一天,梁利在江源井边对天焚香祷告,乞求上天护佑杜宇早日建国,国泰民安。香烟袅袅上升,在天空结成一个大如意。一对五彩凤鸾从南方飞来,绕着如意飞行鸣叫。清脆悦耳的叫声响彻九霄,经久不去。凤鸾时而低飞到梁利头顶,用切盼的目光看着梁利轻叫,又飞向东北方。如此数次,梁利悟到凤鸾要引自已到东北方。梁利急急向父亲说明,传三百兵士,备足半月给养和自己随彩凤而行。彩凤每天在天上缓缓飞行,轻声鸣叫引路,离梁利一行不高不低,不远不近,不快不慢。每日60里路而已。一路上凡见彩凤引路的军民,无不称奇。行到第10天,来到郫地,五彩凤鸾升空盘旋,再不前行。梁利停军在郫寻看。两天后,梁汶也率5000大军跟来。郫属于蜀西元帅管辖之地,梁汶召郫部落酋长来寻问,知道不久前杜宇军大毕摩笃异,也率人寻都到此。梁利、梁汶这才悟到:“彩凤定都”!梁利即吩咐郫地部落酋长,看守好郫,部落人不得乱建乱挖破了郫风水。梁汶又令统兵将军将5000人在郫驻守。梁利、梁汶急带300人到鱼凫城报知杜宇。
定都于郫没有了任何争议。接下的大事就是如何建郫。慕灵、笃猛、笃忌、曲古措等伐蜀将军,人人都是善战而不善建,笃异也只晓观风水择建地,建城规划设计却不通。梁汶增扩建过江源城,杜宇就让梁汶作建都总督,笃异、笃瑞作副总督,慕琤、笃琮、笃珽、笃珪等四人辅助,带50000军队建都。
笃猛、曲古措等一应将领都急于看到杜宇早日登位称王,而杜宇坚持要建都后才称王,见杜宇拨50000军交梁汶、笃异、笃端建城,着实高兴。曲古措问梁汶:“大元帅,这王城几时能建成啊?”笃猛、笃忌等都正要问这个问题,曲古措抢先问了,便都静听梁汶回答。因建都城工程繁杂、浩大,而且完工日期由城的规模大小、建筑繁简而定。因此梁汶反问道:“众位将军以为这王城、王宫、王殿规模应建多大?”
慕灵说:“这个应该由盟主来定。”
杜宇说:“集思广义,大家议一下吧。”
梁利抢先道:“依我看,王城大小总要比瞿上和鱼凫城大。就当两个鱼凫城大吧。王宫、王殿也要有瞿上的两倍大。”
慕灵说:“王妃所说不差。”笃忌说:“不能都修成三倍大吗?大盟主的功绩足当蜀以前三王。功当三王,城大三倍。”
曲古措符合道:“对,应该三倍大。再大一些更好。”
杜宇说:“功大绩大应该让蜀民来评说。王城太大无益,而且费工、费时、费财。各样都只要略比鱼凫城和瞿上大一点就够了。”
梁汶道:“领旨。老臣下去与大毕摩、少盟主等商议后按大盟主意思先作一个规划图,待大盟主审阅批准后即按图实施。我看这样的规模,恐怕要七到十年才能建好。”
曲古措吃惊道:“什么?七到十年?要这么长的时间?”梁汶说:“建一个王城不比攻一个城,破一个城。城墙要一块一块地垫,一板一板地夯;宫殿、房屋要一根一根地竖架,一块一块地垒,一束一束地用草或树皮盖。沟要一锄锄地挖,土要一框一框拿。这样大的城,这么多的房屋,这么长的街道、沟渠,没有七到十年是建不好的。”
杜宇说:“不急,不急。就限定十年建成罢。十年后我再到郫称王。”
十年建郫为王都已定。杜宇不愿以鱼凫城为临时都城,决定移师瞿上,暂以瞿上为王都治蜀。
杜宇率众迁到瞿上,瞿上城民黄土垫道,洒水扫街,出城十里,跪接杜宇。杜宇进瞿上住王宫,令慕灵住相府,笃猛、笃忌、曲古措、笃异等住于三司府和将军府,梁汶住了元帅府。众人住定后,慕灵召众人相府议事,认为大盟主坚持要等郫建成才正式登位称王,但在瞿上这十年,也不能总称为大盟主,这样的身份治蜀名不正,对内不能树威于民,对外不能称雄于诸国。还是应该暂称为蜀王治蜀。众人一致认为有理,公推慕灵进宫说服杜宇。众人又分别进宫向杜宇进言。杜宇推辞不过,同意称为蜀王。笃异测定吉日,杜宇登殿称王。慕灵率众人进殿朝贺,并召告各部落。至此,杜宇为蜀王,结束了大盟主约称号。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