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为同学庆生日
因为我的好朋友要过生日,这几天我一直都在为这事伤神。为什么呢?因为我想来想去不知道送什么礼物好!以前同学过生日,我会赠送些自己亲临的书法或是自己喜欢的书籍,那样比较简单易行,真诚可靠。换来他们的生日糖果是绰绰有余。
有时候我就想,城市上的学生过生日一般都办个Party什么的,而我们农村的学生过生日通常只是买点糖大家吃,大家再道一声,贺一声,送点薄礼,这事也就过去了。所以留在脑海里的记忆也不深刻,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一下城市学生那样的生日。盼着盼着,小强就给了我这次机会。
小强是我初三时的同班同学,因为他举止长相很像《上海滩》里许文强的角色,故而旁人都唤他强哥,虽然我们的强哥比不了周润发,黄小明演的许文强,但他在我们这些认识他的人中却也独领着一角风骚。
强哥学习很努力但感觉就像事半功倍,就比如初三时,我们同床共枕,同眠同醒,一起学习,一起吃饭,如影随形,他弄得懂的题目我也懂,我弄得懂的题目他也懂,好像没有什么差距,可是每次考试都不如我,特别是在中考,我的分数进八里高中(我们那的一所普通高校)时多了一大截,而他的却刚刚好。所以这也一直成为他心中的纠结,我也一直安慰着他:其实分数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能说明你不适应考试而已,一个人的能力有多大是从他的说话办事里体现出来的,你为什么能一直当班长,就因为你身体里流淌着一个领导人的血液,能帮老师管理好班级,让每个老师都放心!再说书上的知识你学没学到手你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书本是死的人是活的,关键是要灵活会用。最后说说你的人缘,你喜欢交友,朋友也挺多的,难道你还不满足吗,看看想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你这样的,所谓知足者常乐也!doyouthinkso?
每当我劝慰他第一句会当班长时,他就会回敬我说,“能当好班长又怎么样,中考,高考的时候能加分吗?不能!跟其他的同学们一样,分数考得高就进好学校,低了就进差一点的学校,有钱有势的家庭除外。”每每听到这类似的话,不管是他说也好别的同学说也好,我都只有一个感受:中国的应试教育毒害了很多很多人!然后我就回应他说,“只要你真的尽力了就应该问心无愧,相信既然女娲创造了你,那么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她都会给你留有一片属于你自己的天空,可能有时候这天空很隐蔽,需要你稍稍擦亮下眼睛,寻找一下。我很喜欢‘车到山前必有路’这句话,我想即使没路,弃车徒步走过去这也不失为一条路嘛!所以你对自己不要太悲观,对分数也不要太执着,说不定若干年之后你都成了一个赫赫有名的领导者呢,对不对?”他听了之后才微微点头。
每当我劝慰他第二句的时候,他也会回敬我说,“其实我觉得那些知识学到手了又怎么样,以后又有多少能用得着的。”他这句话我确实赞同,但也有另一种辩驳,‘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前人都知道多做准备,以代不时之需,难道我们学生就不知道多学点知识,将来用的时候也方便这个道理!”他此时也无话可说了。
每当我劝慰他第三句朋友多的时候,他还会回敬我说,“表面上我的朋友确实多,但是除了你我很难想象有多少人把我当做知心朋友,要么是有求于我的,要么面上功夫,再要么是觉得我好笑才跟我交朋友。”这时我会心悦而平静的对他说,“哦,这样啊!听过伯牙为知己
毁琴抑郁而亡的故事吧,为知己者死,如果说你的知己很多很多,那你是不是每失去一位知己就去哀怨自杀,就算你是九命猫妖也扛不住啊,更何况你只是一介凡夫俗子。后来他就默然。说我说的也不是并无道理。
后来我就把他的这种纠结看成是一种病,每当他发病,我就用类同的话帮他治疗,帮他排解。
这一次小强办party,是第一次,朋友肯定很多,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派对,所以我希望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和在餐桌上一句特别的寄语。想着,想着,这几天也果然有收获。
延时晚自习后,小强飞快地来到我的教室拉着我走,我们蹬蹬蹬地下了楼,沿着旁边的水泥路笔直走到校门口,然后左拐去他在外租的卧室,他的卧室在一所刚刚盖起的楼房里的一楼,虽说这所房子的二楼和三楼都还没装修,但也被学生给塞得满满的,不但这所房子,就连这个村庄的灰瓦房也是人满为患,在这里只要家里有点经济基础的学生,他们都会有意或是无意的搬到校外住,有的只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有的是为了方便玩耍,而有的只是为了宽敞,舒适。尤其是我们80末,90初的孩子是最多的,相应上高中的也挺多的,所以我发现这几年学校附近村庄人只要是开小卖铺的,搞租房的,卖过早的,都家家户户楼房拔地而起,可见我们给他们带来了多大的经济效益。我靠,说这干嘛呢!言归正专。
跟着强哥来到他的房间,我看到除了整洁干净外,还看到了他的挂衣干上丰富多彩的衣服。就忍不住惊叫道:
“你开服装店的,怎么这么多的衣服啊!”
“嗯,有些是我大姐买的,有些是我二姐买的,有些是我妈妈买的,然后我自己也买了些,合起来就多了些。”他兴奋异常的说道。
“看看我现在换的一身装备怎么样,好看吗?”他唤来我的注意力问道。
“嗯,不错,不错,白色的T袖衬衫附加联体的黑色夹克,将T袖、衬衫、夹克完美的结合,堪称佳作,黑色的修身素腰牛仔裤也细数出设计师的匠心独运。强哥!太适合你了,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夏季版的许文强,美中不足的就是你有点啤酒肚和不穿皮鞋。”
“呵呵!真的吗?我这身行头真的好看吗?”他有点不自信的疑问道。
“真的,我骗你干嘛!”我一本正经地回答他,然后继续道,“不过我也从你的装扮中看出了一些名堂:80后90初的人一般都是走在保守的边缘,踩在时代的起跑线上。
“对,你分析得对,不过我们得走了,不然别人客等主了!”强哥连忙穿好鞋子说着。
我俩走在唯一一条连结学校与乡镇的水泥大路上,这时这刻,快乐如影随行。
月光下路面的人影已稀少,周围的稻田里青蛙王子“呱呱呱”地叫着,路旁的垂柳上的知了公主也“吱吱吱”地叫着,他们的叫声此起彼伏,相互协调,仿佛是交流着度暑的经验。当我想寻找一下他们的踪迹时,却很难找到,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我默然,不自觉地将眼帘移向远处的一盏渔灯——200瓦的电灯泡悬于池塘边的大垂柳上,把水面照得星星点点。忽然一个身影闪现在我的视野里,鱼灯下的木屋外,我猜那就是守鱼人,他的存在是为了给那些想不劳而获的偷鱼贼们异想天开的打击。随后我又听到了小屋传来的狗吠,这下我又明白,那狗既是帮手,同时也是寂静夜空,带给守渔人心灵热闹一点的慰藉。
很快我们穿过了学校大道与镇上大道的连接点,走在镇中心的街上,我一路感觉到的除了冷清还是冷清,唯一能给我安慰的是路边的楼房传出的点点灯光和街边偶尔飘下来的几片树叶。
强哥感叹说农村就是农村,要在城市这时间段人们正玩得洒脱,还说他上回去武汉买衣服,晚上玩了个通宵,想想我去武汉看到的想想电视上看到的,书上写的,我也是感同身受。
走到一个三条路交接看到倒立的“下”字路口,我们选择了斜着的一条路,,直走五分钟终于到了我们定下宴席的那个小餐馆。
小餐馆很简陋,进门右边,依次横着摆了两张长条桌,托着电视机的是黄色电视柜,大约1.2米高,分两层,上层门为左右古老的玻璃门,门内的空间,又被一张搁板上下隔开,这里一般是放茶杯,茶盘的,下层门是扇木门,里面一般存放大米、面条类的东西。柜子外面一层油漆已脱落,紧靠它的是一台海尔冰柜,里面有水饺,肉类等,还有冰啤酒。冰柜旁边就是一扇靠墙的门,门旁边又是一张长条桌,桌子旁边才是1米宽的菜架子,再说菜架子旁边就是门外洗碗的大盆子,现在看来虽然里面的脏碗没有多少,但是中午的时候是堆积如山,老板娘洗都洗不过来。
我们跟老板娘打了声招呼,就上了楼,楼上的大圆桌已经摆开,已经有几个人围坐着,说说笑笑的,见强哥来了,都热情地打招呼。强哥对了眼人数,感觉还差一半人数。随后我们就听见“蹬蹬蹬”的上楼声,又一群人来到,强哥又一一跟他们打招呼。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