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这天,小儿子想起了爹妈给的这些钱。
小弟问哥:哥,咱们用爹妈给的钱干点什么好呢?
哥说:我这两天也在想这个事呢,这钱这么放着不用,不是浪费吗。小弟你说吧,你怎么想的。
小弟眼珠子转了转说:哥,我看不如咱们把钱凑起来,做为本钱,买些小鸡,小鸭,养大了,明年春天就能下蛋了,那样咱们不仅有蛋吃了,而且还可以用蛋孵出新的小鸡、小鸭来。发展好了,将来还可以办个养禽场呢!妈妈不是说让咱们学会理财吗!
大哥由衷的说:好啊!弟弟这个主意太好了。咱们明天就去,怎么样。
弟弟说:好,我们明天就去。
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也非常高兴。
邹家。振东和振兴哥俩准备到集市上去。
吃过早饭,哥俩拿好了钱,对妈妈说:妈,我们要去集市买小鸡雏,小鸭雏去了。
妈妈:去吧,把钱拿好了,路上注意点。
儿子:放心吧妈妈。我们走了。
妈妈:早些回来。
儿子:啊。
哥俩高高兴兴的走了。
集市上。振东、振兴哥俩来到了集市。市场上的小贩在叫卖着。两人边走边找着卖鸡鸭雏的地方。
弟弟指着前面说:哥,你看那里好像是。
哥俩向前面走去,看了几家后,在一个卖主前面站住了。
看着鸡鸭雏,哥俩小声商量着。
哥说:小弟我看这家的小鸡很欢,很精神。
弟弟:是啊。我看也很好,羽毛也很好看。
哥:那咱们就买这家的吧。
弟弟:好。
卖主对哥俩说道:你们要卖小鸡吗?
哥说:是啊。我们要买小鸡和小鸭。多买些母雏,将来养大了好下蛋。
卖家:没有大人跟你们来吗?
哥说:我们父母让我们锻炼着做这些事情。
卖家:那好吧。你们挑吧。
哥说:大叔,我们挑花色,你帮我们看着点是公的还是母的。
弟:大叔,我们看你就是一个好人,不能蒙我们的。
卖家:这两孩子这么会说话,我好好帮你们挑挑,可是也不一定完全准啊。
哥俩:我们知道,谢谢大叔。
卖家帮哥俩挑好了鸡鸭雏,又给他们找了一个小筐,帮他们把小鸡小鸭放到了小筐里。
哥俩高高兴兴的背着小筐回家了。
回到家后,他们又在院子里朝阳的地方给小鸡,小鸭搭起了窝。在哥俩的精心伺弄下,小鸡小鸭在渐渐长大。
邹家。冬天到了,振东、振兴哥俩把鸡窝里铺上了厚厚的稻草。
白天暖和的时候他们就把鸡、鸭放到屋前阳光充足的地方,地上撒些谷子和饲料让它们去吃,鸡、鸭欢叫着,叽叽扎扎的啄着地上的谷粒,兄弟两个非常高兴。
邹家。一天,哥俩在院子里喂着鸡鸭。
弟弟说:哥,咱们给它们都起一个名字吧。
“好啊。”哥哥说。
小弟指着一只长的非常好看的小鸡说:你们看它,红红的冠子,黄里透红的羽毛,尤其是那尾巴上那翘起的金黄色的羽毛,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高兴的时候,它扑闪着翅膀展翅要飞的样子真是漂亮极了,咱就叫它金龙吧!
大哥:好。这个名字起的好。
弟弟指着另一只很漂亮的小鸡说:那这只叫金凤凰吧”
这个叫‘小黑。’这个叫‘小白。’……。
兄弟两给每个小鸡都起了很好听的名子,然后每人分管几只,兄弟两个精心的待弄着这群小鸡,他们对自己分管的小鸡又格外的照顾。
邹家。很快,小鸡就认识了自己的主人,每当他们叫它们的名子时,它们就会扑楞楞向自己的主人奔去,这时兄弟们都高兴极了。他们抚摸着它们光滑的羽毛,小鸡就会乖乖的趴在他们的脚下。
父母看着孩子们高兴的样子,他们也从心眼里高兴。
邹家。小鸡长成了大鸡,母鸡开始下蛋了。
小儿子拿着刚从鸡窝里拣出的蛋,兴冲冲的跑到妈妈身边说:妈妈,小黑又下了一个蛋。
妈妈:好,一会儿就给你们煮着吃了。
儿子:妈妈,我不吃,留着孵小**。
两个儿子不的向妈妈报告着:“妈妈,小白又趴窝了。”“金凤凰下的蛋这么大,一定是双黄的。”
妈妈高兴的合不陇嘴:我的好儿子真是太懂事了。
每当兄弟俩看到他们养大的小鸡下蛋的时候,都异常的兴奋,他们都会争先恐后的去拣蛋,然后兴高采烈的去告诉妈妈。
小河边。春风吹化了附近的小河。早上哥俩把鸭子赶到了河里。
鸭子们在河里自由自在的游着。
晚上哥俩提着小篮子到河边的草丛里拣鸭蛋。
邹家庄园。画外音:邹父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带领着全家人创造着闯关东人的奇迹。他的产业在不断扩大。
画面:
邹家当初开荒种地的地方已建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庄园。
春种秋收都已是机械化作业。
庄园里的养禽场,养了成群的马匹和牛羊。
邹父在镇里买了自家房产,把家搬到了镇里。
邹父把振东和振兴送到了镇上最好的学校去读书了。
由于产业的不断扩大,干活的人越来越不够用了,庄园里除了秋收时请一些临时雇工外,邹父又到镇上请了几个固定的工人,家里也雇了佣人。
一天,振东对父亲说:爸,我听同学说,近来这里的土匪,胡子很多,绑架截舍的情况时有发生,同学提醒我说:你家的产业这么大,应该雇保镖
邹父:是这样啊,那你明天就去请两个。
邹家。邹母就要临产了。佣人到镇上请来了产婆。
邹父和家人在外屋紧张的等着。
随着屋里传来的“哇哇”的婴儿的啼哭声,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佣人急忙从屋里出来对邹父说:老爷,太太生了个女儿。
邹父情不自尽的说:太好了,我就缺个女儿啊。
珍珍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许多的欢乐,无论是父母,还是哥哥,都把她当做掌上明珠,百般呵护。
秋收了。邹父对邹母说: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咱家的日子是越来越好。可咱们不能忘记过去咱们也是穷苦人,现在庄稼已经收完了,我想咱们还是像往年一样给镇上穷苦人家送些粮食接济一下他们吧。
邹母说:行啊,你不说,我也想说呢。明天就让儿子去办吧。
儿子带着家里的佣人去给镇上的穷苦人家去送粮食。
珍珍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到了上学的年龄。
邹家。邹父对邹母说:孩子她妈,咱女儿也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我想把女儿也送到学校去读书。
邹母:女孩子读书,在外面抛头露面的不太好吧。
邹父:这里不比关里。女孩子也不裹脚,条件好的人家女孩子也一样上学的。我想让女儿和哥哥们一样去读书才比较好。
邹家。珍珍和哥哥在院子里玩,珍珍有些累了,对哥哥说:哥,我有点累了,回屋休息一会。
哥:好吧小妹。
珍珍向屋里走来,她听到父母好像在说她,就悄悄站在了屋门口听着父母说话。听到爸爸说让她上学,她高兴的小嘴就乐开了花。听到妈妈说不让她上学她就撅起了嘴。
邹母:我还是不想让……,
没等妈妈话说完,珍珍跑进了屋对妈妈说:妈,我想上学。我哥说他们班上有好多女孩子呢。我怎么不能上啊,我爸说了让我上学,妈你也是最痛我了,不会不让我上学吧。
妈妈:你这小丫头,偷听爹妈说话。
珍珍:没有啊,我是从这过,传到我耳朵里的。
妈妈嗔道:还挺会狡辩的。好了好了,上吧。
珍珍:谢谢妈妈。
邹家。早上佣人送珍珍和哥哥们到学校上学。
珍珍在课堂上认真听课。
放学了,珍珍高兴的回到家。
妈妈:女儿啊。怎么这么高兴?
珍珍:妈妈,我又考第一名了,学校刚开完表彰会,我也受到了表扬,我又得到奖学金了。
妈妈:我女儿学的这么好,妈也奖励你,你要什么。
珍珍:妈我什么也不要。
邹家的庄园里。庄稼长的非常好。沉甸甸的麦穗弯着腰,黄澄澄的谷子迎风摇曵,鱼儿在池塘里翻着水花,鸭子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着,真是鸡鸭成群鱼满仓,一片五谷丰登的好景象。
1
从家到庄园的路上。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邹父要去庄园出手一批粮食。
早上,邹父起得很早,起床后洗漱完毕,象往常一样,在屋前屋后的花园里转了转,吃过早饭就带着几个人坐车去庄园了。
昨天刚下过雨,道路不是太好走,车开的很慢。在离庄园还有一段路的时候,他们发现路中间堆了许多石头。司机停下车,车上的人正准备下去清理石头。
邹父突然感觉不对劲:往常这条路是很通畅的,今天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石头堆在路中央,最近土匪、胡子活动猖獗,是不是……?
他没敢再想下去,忙说:谁也别下去了。快关好车门,马上往回开。
从家到庄园的路上。邹父要司机开车走,可是已经来不及了。
两边庄稼地里冲出了十几个土匪来把车围住,。
土匪举着枪,冲车里的人吼道:不许动,动就打死你们。你下车。
父亲的保镖也掏出了手枪。
邹父对保镖说:我想这土匪父是冲我来的,先不要动,因咱们现在是寡不敌众,抵抗也无济于事。咱们要冷静一些,一会儿你们就听我的。
土匪用枪敲着车门:开门,再不开门我就开枪了。
邹父一看这情况,让随从打开了门。
邹父对车上的人说:你们别动,我下去。
保镖:老爷这不行啊。
邹父不容置疑的说:听我的。
这时土匪用枪指着珍珍的父亲说:让他下车。
邹父走下车来对土匪说:我下来,让他们走,有什么事好商量。
土匪:有什么事?我们缺钱了。
父亲在和土匪周旋:缺钱了,那好说,我可以回去给你们筹集,你们想要多少?
土匪:回去,没那么容易,你以为我们那么傻吗!你知道,为了能截到你,我们费了多少事吗!
听到这,邹父想:这一切都是他们精心策划的,自己想回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