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国梦> 69/7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9/70(1 / 2)

69上官红袖

这些日子,王涧之将内务部的工作交待给余雁、鲁尔纲等人,让他们多费点心,一般事务由他们处置即可,如有重要事项马上向他请示。他说因备战需要,自己的主要精力将放在少年师。其实,王涧之是因为杨主席委派上官红袖辅助他的工作,才不得不在少年师多化些时间。

杨时中对王涧之说,派上官红袖和古大运帮助他工作有三个原因:一是面对敌人即将到来的围剿行动,急需提升少年师战斗力;二是在少年师培养未来的军官苗子,以待将来扩军之需;三是上官红袖资历丰富,有实战经验,对少年师的军事训练有重要作用。

王涧之口头上表示欢迎,还专门为上官红袖设宴接风,开会时吹捧一通,称她为天佑国巾帼英雄。但在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他猜不透杨时中突然派她下来的真实目的。他以为必定是杨主席对自己不信任,以为他王涧之缺乏军事才能,缺乏作战经验。

按理说,他王涧之也经历过一次艰难的战斗,在那次执行运粮任务时和敌人作战时表现也不差。再说少年师参谋长游先勇也是个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对天佑国忠心耿耿,还有什么不放心的?王涧之想到韩一粟和范人鹤分别担任鹰师、虎师的参谋长,颇受重用。而少年师不过是区区三百多个毛孩子,还怕我带不好?可见在杨主席心目中,我王涧之的地位微不足道。

他对上官红袖的印象始终有一种亲切感。

在天佑国政府和军队中,高层长官都对上官红袖颇有兴趣。上官红袖美丽、豪爽,曾经跟杨夫人情同姐妹。杨夫人牺牲前曾把杨时中托付给她,希望他能终身照顾他。知情人都认为杨时中续娶上官红袖是顺理成章的事。可是,令人不解的是杨时中和上官红袖始终保持若即若离的清白关系,看不出任何越过雷池一步的蛛丝马迹。

前参谋长梁正清和龙师师长姚其昌都有追求上官红袖的意图,都被拒绝了。她的心思都放在杨时中身上,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杨时中却始终无动于衷。有人私下议论说杨夫人的牺牲对杨时中的打击巨大,杨时中是重感情的正人君子,对杨夫人矢志不移,王涧之认为是无稽之谈。男欢女爱是人之本能,天性使然。所谓柳下惠“不欺暗室”,不过是道学家用来骗人而杜撰的故事。杨时中到底为何拒上官红袖于千里之外,王涧之百思不得其解,倘若换了是他,恐怕早已成就好事。

不过,王涧之对上官红袖从未生过非分之想。一是因她和杨主席有那种谁也弄不明白的牵连。虽然他从来都不顾忌“朋友妻,不可戏。”之类警示,毕竟有上司加老师的名分,不敢有过分出格的举动。二是上官红袖对杨时中以外的男人都表现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王涧之隐隐察觉到在她身上有一股常人所无的杀气,他猜测与她百发百中的神枪手气派有关。三是她比他年长四、五岁,王涧之喜欢小女人,不爱老大姐。

王涧之在心底里确有视上官红袖为老大姐的念头,起因于上官红袖待人亲切、和蔼,从未见过她发脾气的模样。他几次听人说过,上官红袖对枫林镇来的青年男女格外爱护、照顾,是因杨时中的关系,爱屋及乌。王涧之知道,在锄奸行动和均田工作中,不少人对他的做法颇多微词,而上官红袖每次都为他说好话、解围。这次杨时中派她来少年师,王涧之料想她不会为难自己,只是这件事本身就是不祥预兆。

王涧之在郁闷、憋屈之时,不由自主地想起杜甫的诗句:“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丘。”他长叹一声:“前路何崎岖,仕途是非多。”

正在愁眉不展时,上官红袖和于蕙真有说有笑地走来。

于蕙真一见王涧之就大声嚷起来。“王二哥,你是怎么回事?这些天老是不回家,把二嫂一个人撂在家里,她可是有孕在身的人,你对她不闻不问,万一出了事,那该怎么办?”

这些日子,李芳菲也没闲着,枫林镇来的才子才女中,除了韩一粟远在百里之外,她都一个个去诉过苦。尽管李芳菲的丑事人所共知,毕竟她是“二嫂”,又身怀六甲,对她的哭诉或多或少产生了一点同情,对王涧之的举动也觉得稍嫌过分。

王涧之的脸色有点尴尬。“她的能耐大得很呢,天佑国谁都比不上,小妹不必担心。再说白天有人整天陪着她,会出什么事?”

于蕙真不满说:“二哥这话说得不在理上。听人说,结过婚的女人最怕夜晚孤苦伶仃,无人陪她说话。她已怀了你的孩子,你却故意冷落她,不象男子汉作为,莫非是嫌弃她变丑了?”

王涧之嘟囔了一句,虽然声音很轻,于蕙真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你这话可不能乱说。二嫂虽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但你也并非洁白无瑕,你敢拍胸脯保证没做过对不起她的事?两个人扯平就算了,不该又扯上肚子里的孩子。”

王涧之白了她一眼,想开口反驳,却又想不出什么词,一时语塞。上官红袖在一旁似笑非笑地看他们二人斗嘴。

于蕙真不依不饶。“二哥还不服气,难道是我错怪了你?我就不相信这世上竟有如此不公平的事,有的男人三妻四妾仍嫌不够,还在外面沾花惹草。对这种臭男人没人过问,而女人犯了错却群起而攻之,骂声不绝。”

王涧之自知跟她斗嘴占不到便宜,索性一言不发。

于蕙真见他不再强辩,以为他认了输,便改变了话题。“我舅舅让我来了解一下少年师招兵情况。”

王涧之一下子来了劲,笑着说:“于小妹,你的狐狸尾巴终于露出来了!你假公济私,明是了解情况,实际上来看你的情郎。少年师招兵的事古大运最清楚,你们俩天天见面,还用得着特地过来问?快老实交待,是不是又在想他了?”

于蕙真遭到突然“袭击”,窘得面红耳赤。“才不是呢!刚才舅舅听说百姓人心不稳,联想起是否会对少年师招兵的事有影响,这才叫我来的。我跟他好已好几天没见面,他从未跟我说过招兵的事,我只好过来问了。”

王涧之大笑。“果然如此!几天不见,急不可待了。”

于蕙真的脸愈发红了,恼怒地盯着王涧之,心头却甜丝丝的。

不一会,古大运、游先勇和匡世东都来了。

王涧之抽了一口烟,笑着说:“各位长官都到齐了,我先说一句。这位于长官是杨主席派来了解少年师招兵情况,游参谋长是负责招兵工作的长官,你先向她报告吧。”

于蕙真挺直了胸,一本正经地看着游先勇,等他说话。游先勇看了王涧之和上官红袖一眼,见他们都是目不斜视,正襟危坐的模样。唯有匡世东的脸上毫无表情,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游先勇沉思半晌说:“今年的招兵工作比往年要困难得多,往年的适龄少年不等我们张贴公告,都主动要求参军,有的年龄不够,也缠着要求破格录取。可是今年大不相同,报名人数寥寥无几,招兵处的同志到适龄少年家中走访,不是避而不见,就是推托身体有病。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忧心忡忡地问到同一个问题:马上又要打仗了,天佑国革命军能不能顶得住,倘若革命军撤退了,留下他们怎么办?

还有人问,陆家若是打回来了,会不会对我们分到田地的人大开杀戒?甚至有个别人埋怨说,不该强迫陆家把田地分给他,害得他以后不好跟陆家人见面,说不定还要以‘通匪’论罪。

不仅如此,少年师内部出现人心动荡的迹象,训练出操也有人请假不到。即便人到了,也是没精打采,心不在焉的。”

王涧之神气十足说:“大敌当前,出现少数革命意志不坚定分子,是在意料之中,不足为怪。天佑国之所以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我们奋斗目标正确,一切从老百姓利益出发,爱护百姓、保护百姓,处处为百姓服务,因而得到百姓拥戴,这就是天佑国革命军战无不胜的原因。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这些年革命军屡次粉碎敌人围剿,保护了天佑国百姓的利益,天佑国百姓也会在强敌面前奋勇当先,保卫自己胜利果实。少数意志不坚定分子在这生死关头跳出来,跟革命军唱反调,其实是好事而不是坏事,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谁是真革命,谁是假革命,更纯洁了革命队伍。有人说以前那次锄奸行动冤枉了一些好人,我看未必。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蛋’,若不是革命意志不坚定,又怎会跟奸细混在一起,又怎会被奸细盯上呢?

杨主席对反围剿斗争早有战略安排,天佑山和笔架山两块革命根据地发展态势蒸蒸日上,鹰、虎两师兵强马壮、士气高昂,是天佑国的中流砥柱,有他们在,天佑国坚如磐石!”

于蕙真听了颇为不满,王二哥讲这些夸夸其谈的话有什么用?杨主席关心的是少年师扩军,游先勇反映的是人心不稳,影响到备战。可二哥非但不正视问题的严重性,反而空谈什么“革命纯洁性”,文不对题!看来他对以前的事依旧耿耿于怀,并无闭门思过之心。她正想据理反驳,抬头见到古大运对自己摇头示意,便耐住性子冷眼旁观。

匡世东心想王涧之志大才疏,治国治军都是空谈,绣花枕头一包草。唯有寻欢作乐才是他的强项,看来策反此人还是有可能的。转念一想,倘若他当真投到政府一边,史督军给他个一官半职,岂不是又爬在自己头上?自己的老婆被他白白睡了去,还要亲手把他送上领奖台,这世上到哪里去找这种白痴?匡世东恨得直咬牙,双眼顿时射出凶狠的目光。

须臾,凶焰消失,匡世东又是一副低声下气的样子。“王长官金玉良言,小的如梦方醒,革命意志更加坚定了。长官有何吩咐,小的必定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上官红袖点头赞同。“我来少年师之前,杨主席反复交代,我来此目的是在军事训练方面助王师长一臂之力,其它方面都要听从王师长指挥。此时听了王师长一番妙语连珠的见解,让我大开眼界。王长官站在天佑国大局思考大事,高屋建瓴、气势不凡,常人绝难有此宽大胸怀。难怪杨主席一再在我面前夸奖王师长乃天佑国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

匡世东不满地瞥了上官红袖一眼,心想王涧之说的话不过是拐弯抹角为他以前受到的非议辩护,根本没有什么高明之处。她为何大加赞扬?狗日的王涧之凭什么处处都能得到女人青睐,老天爷太不公平!

古大运冷眼旁观,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他见于蕙真的脸色不顺,忙示意她别作声,于蕙真会意,默默无言。

王涧之意犹未尽。“大敌当前,除了鹰师、虎师分别独挡一面,抗击敌人围攻外,我们少年师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最近匡副参谋长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购到武器,将少年师的战斗力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再加上我们前一阶段的均田运动解决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屋住,人人有田种。’的国计民生大事,天佑国百姓无不欢欣鼓舞,支持政府、支持革命军。有此军民团结的喜人局面,还有什么困难能挡得住革命军前进的步伐?”

匡世东心里对他的话嗤之以鼻。王涧之这个空心萝卜煞有介事的乱放空炮,还真以为老子冒死为革命买枪?哼,说不定有颗子弹就是为你准备的!

王涧之胸有成竹说:“方才游参谋长担心天佑国出现人心浮动的问题,我以为这是我们宣传鼓动工作做得不够的缘故,只要大家深入群众,讲明形势,说清道理,帮助他们增强信心,一定能够收到扩军备战的效果。”

匡世***然心中一动,一本正经说:“长官说的一点不错。我在下面听到一些群众反映,他们都说自己的命运已和天佑国密不可分,天佑国的存亡就是他们的存亡。他们也想拿枪保家卫国,但因有家庭拖累,不能参加革命军。在此非常时期,小的提议把他们组织起来军训,教会他们打枪,平时在家跟以往一样过日子,敌人来时就把枪发给他们,岂不是两全其美?”

上官红袖面露喜色。“这倒是个好办法,王师长你说呢?”

王涧之喷出一口烟。“这个办法好,民心可用。就这么办吧,让他们来报名,专门编成少年师预备队,由匡副参谋长负责训练。若是天佑国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敌人,我们就是无坚不摧的力量,夺取江山必定指日可待!”

70黑云压城

几天之间,匡世东把复仇会的男女成员全都拉过来报名,他们异口同声的说辞是保家卫国,为革命军分忧。王涧之兴奋得连声称赞匡世东有办法,跟上次购买武器一样说到就能做到。真人不露相,露相便惊人。倘若如法炮制,估计动员几千名预备队员是不成问题的。

匡世东连连点头,表示一定尽最大力量执行长官的命令,为天佑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涧之又夸奖了几句,匡世东笑得脸上开了花,一迭声感谢长官栽培。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