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天国梦> 49/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9/50(2 / 2)

李芳菲见他的脸色比刚进门时缓和得多了,便小心翼翼地问:“怎么啦?又遇上不开心的事?会开得怎么样,没得到表扬?”

李芳菲知道,凡是他在非常态时间主动要求“操练”,必定是遇到了麻烦事。待他“操练”完毕舒解了心头烦恼,便会“竹筒倒豆子”一般向她吐露心声。否则他会把那股闷气转化为怒火发泄出来让她难堪。因而每次碰上这种情况,她都会曲意逢迎,跟他共享“心旷神怡”。

王涧之冷哼一声。“还表扬呢,比批评还难堪!按理说均田运动园满完成,是天佑国头件大功,可是杨主席却轻描淡写一句好听的话都没说。假如他们真有什么看法,当面说出来也好,让我知道他们对我王涧之的真实态度。可他们几个谁都没说均田一句好话,也没说一句坏话,这就奇怪了。

上一回锄奸行动,他们几个怒气冲天、评头论足,倒也让我心服口服。可这一回他们却不置可否,就连蒋天禄想发言都被杨时中挡了回去,却在会后留下蒋、范二人密谈。我已有种不祥预感,杨时中对鹰、虎二师的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政府部门,也就是说在他的心目中,我在天佑国的地位排在夏、蒋、韩、范后面!”

李芳菲“朴哧”一笑。“我看你是被皇冠的金光眩晕了头,分不清轻重缓急。你自夸学富五车,竟然不懂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王涧之粗声粗气说:“此话何意?”

李芳菲慢悠悠说:“你读了几箩筐古书,应该知道自古以来改朝换代,大多是武将打天下,文官坐天下。”

王涧之抽了口烟。“那又怎样?”

李芳菲莞尔一笑。“你该想一想当初是侯千总他们几个清末军官撑起这支革命军,侯千总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身负重伤。他为何不把这支队伍交给夏希周他们几个老弟兄,却让半途加入的教书先生杨时中接他的宝座?”

王涧之说:“那是因为杨先生是个文武全才,而夏希周他们不过是一介武夫,如何能统揽军队和地方全局?”

李芳菲笑嘻嘻说:“那么现在呢?杨先生的时日已不多了,早晚有那么一天。我以为杨先生很早就在筹划善后事宜,所以才会有鹰师开辟新天地、虎、龙二师合并的举动。当时大家以为是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实杨先生还有一箭双雕的深意:既防止日后出现夏、蒋两虎相争的局面,又可以在他们独立开展革命斗争中考察培养新人。由此可以判断,杨先生真正中意的人还是你的韩大哥和范三弟。”

王涧之心烦意乱。“你说了半天等于没说,我王涧之依然屈居人后!”

李芳菲叹了口气。“你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以为他们这两根出头椽子好当吗?出头椽子先烂!”

王涧之似乎听出点味道,露出了专注的神情。

李芳菲见他若有所思,得意地说:“他们二人虽说掌了军权,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梁正清、侯光煜先后“光荣”正是最好的例证。

而你呢,政府高官照当,好名声照得。前方打仗有人用七尺身躯替你挡着,打胜了也有你一分功劳,打败了却是他们的责任,怪不得你。你乐得在后方收买人心,‘王青天’的美名在天佑国到处传扬,均田运动结束了,各村各户谁不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你得罪的不过是少数地主,得到的是大部分农户的拥护。得民心者得天下,你还怕最终的胜利非你莫属吗?”

王涧之顿悟,长长地吐了一口烟。他突然捧住李芳菲的脑袋一阵狂吻。“不愧为天佑国未来的皇后,有足够的资本母仪天下!”说完又动手动脚想要继续“操练”。

李芳菲一把推开,似笑非笑说:“亏你装出恍然大悟的模样!这么浅显的道理连我这头发长见识短的小女子都懂得,你堂堂部长大人、枫林才子会不明事理?”

王涧之一愣,眨着眼睛看她。

李芳菲冷笑说:“自从有人出走后,你整天失魂落魄,‘三魂掉了两魂半’,你以为我看不出来?你要不要亲自出马为她平反,宣布他俩是自由恋爱过了线,算不上‘强奸’,是我李芳菲冤枉他俩,再去把她请回来?”

王涧之面红耳赤:“你想到哪里去了?你是女诸葛巧施连环计,为均田运动立了大功,若非这一出大戏,陆鼎新会乖乖投降?”

李芳菲幽怨说:“你知道就好!天佑国美女如云,唯有我李芳菲才是真心实意辅佐你打天下。以后切莫再吃着碗里看着锅里,做那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春秋大梦!倘若再被我发现有人心怀不轨,例如象欧阳小菁之类,她的下场会比江多娇那个贱人更惨!”

王涧之嘻皮笑脸。“别胡思乱想。一寸光阴一寸金,快来操练吧!”

王涧之大汗淋漓之后,神清气爽,心花怒放。他突然心血来潮,要去逛千佛寺。

李芳菲说:“你哪来这么好的精神,一刻也不肯消停?”

王涧之喷出烟柱,含笑说:“我王涧之就是孙猴子的命,没事也要瞎折腾。再说有你鼎力相助,早已练就金刚不坏之身,以后你跟着我就别想过安稳日子。”

李芳菲冷笑。“哼!就算你孙悟空有天大的本事,也休想逃出我如来佛的手掌心。”

王涧之大笑。“求之不得。我齐天大圣有佛祖保佑,定要把那个玉皇大帝闹个天翻地复!”

千佛寺傍依山根而筑,通过曲廊拾级而上,便可见到气势恢弘的千佛寺正面并列的三扇拱形大门,即山门殿。其左前方有“放生池”,亦有一联:“圣教名言,独乐何如同乐;佛家宗旨,杀生不若放生。”

其右前方竖有一石碑,上刻千字有余,大意是铭记千佛寺由来。康熙朝中期,由郁、廖、陆三位致仕京官乐捐,百余工匠历经数月遂有雏形。后人纷纷赞助,至乾隆四十一年始成规模。乡人顶礼膜拜,香火不绝。石碑背面刻有一长串乐捐者姓名。

王涧之一一浏览,见天佑国大户人家每家皆有数人入列。

山门殿的两侧面对面站立着两个金刚力士,王涧之轻声对李芳菲说,他们是佛的护法神,民间戏称“哼哈二将”。走出山门殿,便见到东钟楼、西鼓楼。王涧之说寺院里的钟鼓是和尚们每天作息报时、集合课诵的法器。所谓“晨钟暮鼓”由此而来。王涧之笑问,为何寺院鸣钟以一百零八下为准?李云芳菲说不懂。

王涧之说:“此意为破除百八烦恼。且鸣钟击鼓皆有规矩,不可错漏。鸣钟用杵,钟声应该悠长。一百零八下钟声分为三通,每通三十六下,快十八,慢十八。早晨先鸣钟,最后以三声鼓响应。晚上先击鼓,后再鸣钟。钟声悠悠,缓缓传来,让人遐想不绝,“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千古名诗便不由自主浮现脑海。当然,对我而言,这晨钟暮鼓另有一番风情,你是深有体会的。“

李芳菲脸色绯红。“你这个下流坯,时时刻刻,念念不忘!”

过了钟楼鼓楼往里走,便是“天王殿”,殿中供奉六尊塑像:殿中央面对山门而坐的大肚笑口弥勒佛;殿两侧站立的“四大天王”,人称风、调、雨、顺。还有一尊在弥勒佛板帐背后站立的韦驮菩萨。

走出天王殿,迎面可见寺院中心大雄宝殿。殿门两边有清高宗楹联一幅:“潮涌西津,不断天风传塔语;山蟠北固,遥分清濑散炉烟。”

王涧之笑问:“稍有规模的寺院都有大雄宝殿,请问佛祖,‘大雄’二字是何意?”

李芳菲张口结舌。

王涧之哂笑。“连这都不懂,还自称如来佛!告诉你吧,‘大雄’二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尊崇佛法无边,能降伏各种妖魔;二是对佛祖的尊敬,称他像力大无比、所向无敌的勇士。”

李芳菲赧然一笑:“你从哪儿得知?别是胡编乱造吧!”

王涧之哈哈一笑:“我知道的还要多呢!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王涧之指着大雄宝殿正中的释迦牟尼坐像说:“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世人。释迦是古印度部族名,牟尼是尊称。释迦牟尼的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据推断,释迦牟尼出生于与中国的孔子同时代,传说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本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天资聪明,文武双全。父王意欲传位于他。但他有感于世间无常,各国之间你争我夺征伐不断,如同鸟虫互食;纭纭众生自出生后便堕入生老病死及穷、苦、愁、难种种烦恼。便毅然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历经种种苦难,终于成道。”

李芳菲取笑说:“此人本是顺理成章的王位接班人,却厌恶人间争斗,舍弃荣华富贵,修行成道,以毕生精力劝导众生弃恶从善,为众生谋利益,使众生得安乐。可眼下偏偏有人津津乐道于争权夺利,使出浑身解数追逐大位。智耶?蠢耶?”

王涧之大笑。“菲菲宝贝天真极了。世间传说,姑妄言之、姑妄听之,岂能当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此乃天性!所以世间有‘宁我负天下人,天下人不可负我’之曹操,更有兄弟阋墙、酿‘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天下逐鹿,捷足者先登。倘若坐失良机,必将追悔莫及!”

王涧之意犹未尽,正要继续高谈阔论,忽听得背后朗朗笑声,一个熟悉的声音说:“讲得好!”

王涧之见是多日未见的姚其昌,忙不迭拱手作揖。“姚先生寄情于山水之间,心旷神怡、悠游自在,陶渊明亦自愧不如矣!”

姚其昌神采奕奕说:“不才岂敢与五柳先生相提并论?陶先生真隐士也!不才虽退隐山林,终日过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生活,仍未能脱俗,时时将天佑国兴衰萦怀于心。其实,天佑国有涧之老弟这般胸怀大志的杰出人才,何用不才枉费心机?”

王涧之自谦说:“先生过誉了。学生投笔从戎,跟随杨主席打天下,尽绵薄之力荡涤世间不平事,替天下苍生谋求最大福祉。时至今日,学生扪心自问,已竭尽全力,无愧于天佑国黎民百姓。”

姚其昌意味深长说:“不才深知老弟忧国忧民、胸有甲兵,本无须他人唠叨。今日巧遇,算是天意。不才冒昧以肤浅心得与老弟共勉。

古人云:‘无名无位之乐为真,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不才观察世俗之人,贪图功名利禄者居多,总以为如此才不虚度人生。其实差矣!‘石头记’有‘好了歌’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茫荒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不才深以‘无官一身轻’为是,崇敬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挂冠归隐田园。此所谓‘留正气于天地,遗清名给后人。’千古美谈也!”

王涧之笑容满面,深深鞠了一躬。“学生谨记教晦,终生不忘。”

姚其昌告辞后,李芳菲不以为然说:“这个人好不知趣!还以为自己仍是万人之上的将军啊?罗里罗嗦一大套,谁稀罕听他的废话!”

王涧之笑嘻嘻说:“我还是那句话,姑妄听之。东耳进、西耳出罢了,我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值得为这种人生气!”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