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凉联军刚攻下长安的时候,势力众多,各不相互统属,局势很混乱。
混乱的局势持续了一阵子,众多的小势力发现这趟浑水不好摸,于是只得依附大势力。不少人都选择依附,在军中颇有声望的西凉名将李傕、郭汜;有些依附大将徐荣;还有一些依附了姗姗来迟的大将段煨;只有小部分依附了新起的熊逊。段煨一开始并没有参加攻打长安的行的,后来得知长安已破,匆忙带兵前来,不料被拒在长安城外。
经过一番明争暗斗,特别是在与马腾一战之后,熊逊得到了西凉老将胡珍的支持,使得熊逊的影响力一时间盖过了李傕、郭汜。
在熊逊当上了丞相之后,立即上表胡珍为执金吾,掌管京城戍卫。熊逊、徐荣、胡珍三人的同盟,在表面上已经控制了长安的局面。
当然长安城中驻扎着不少的部队,以李傕、郭汜的部队居多,有的势力人数虽少,但是也颇有影响里,比如说地方豪强和朝廷官僚。就连在部队内部也是各种势力倾轧交错,所以长安城中动不动就出现骚乱。
西凉平定之后,马腾的溃兵有几万之众,其中不少都成为了贼寇。恰巧李傕的老家——天水一代,贼寇很是严重,于是熊逊借机让李傕去天水一带剿匪,想把他的部队调出长安城。
李傕的许多亲戚也要他去天水剿匪,李傕郭汜二人,迫于各方压力,再三考虑之后,不情愿的离开了长安。自此,两人对熊逊更是怀恨在心,剿匪结束之后也没入长安。每日称病不朝,他们的家小也都纷纷从长安搬到了天水城居住。
虽然李傕、郭汜在天水剿匪远离了中央政权,但是剿匪进行的出乎意料的顺利,收编了相当规模的降兵,名声和实力都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熊逊对此事也颇为提防,虽然还不敢要求他们裁军,却卡住他们的粮饷,而且供给日渐减少。双方矛盾越演愈烈,时不时的还上演一些小规模的军事冲突。
一天,在长安城的熊府上,熊逊的二子——熊羽(董玉的儿子),刚好周岁,大摆宴席。酒过半酣,执金吾胡珍和董白对视了一眼,对熊逊说:“丞相,如今战乱四起,关内也太平,不如早点让熊小循这孩子去锻炼锻炼。”
熊小循是徐荣的女婿,徐荣自然关心,就说:“现在西边战事也都是小摩擦、小场面、更是小历练,循儿何必去那种场合。而且遇到大部队进攻一点招架能力都没有,安危也是个问题。”
熊逊也说:“是啊,况且循儿还小。”
这时候,熊小循说:“父亲,我不小了,要建功立业。”
熊逊和徐荣一听顿时一愣,对胡珍的提议也消退了不少的提防。
熊逊微微一笑:“此事稍后再议,来喝酒。”
董玉听到熊逊这话之后,再抬头看了一下熊逊的表情,也是暗自高兴:这事十有八九成了,熊小循你也别怪我心狠,只能怪你自己找死。
几天之后,熊逊隐瞒了熊小循的身份,让他以一个贵族的身份,去自己的一支嫡系部队历练。部队人数有三千多人,将军是从熊逊的治安队里出来,名叫赵羽,武功很是了得,颇得熊逊的赏识。
赵羽已经得知有个人要来部队历练,书函上面写着赵迅,也不知道是哪家公子,也没有在意什么。当赵羽见到熊小循的时候,立马就眼神一亮,这分明是主公的儿子——熊小循。以前赵羽在治安队的时候,曾见过熊小循,确信无疑。
“公子,有失远迎。”赵羽说着就毕恭毕敬的迎了上去,“一路劳顿,快快进屋。在下已经备下酒宴为公子接风洗尘。”
熊小循看了眼这个将军,似乎有点眼熟,一时半会儿也想不起来,进屋之后,却发现并无酒菜,奇怪的看了赵羽一眼。
赵羽看到熊小循看着自己,立即微微一笑,然后对仆人大声说到:“快上酒宴!”
“赵将军,此次乃家父秘密安排。在军营之中,请不要以公子相称。”
赵羽点了一点头,觉得熊逊有点不和善,此次熊小循的职务是监军,改口说道:“是,赵监军。”
当晚,赵羽集齐了营中的校尉,开了一个短会,先是向他们介绍了新来的监军。
“诸位,他就是新来的监军,赵迅。日后他的命令就是我的命令,都明白了吗。”
各校尉望了一下赵迅,喃喃几句,轻微的传出几声答应。
熊小循看到这种态度很是不开心,又看到刚才众人松松散散的样子,就忍不住说了几句:“你们平日里就这么松散吗?”
顿时一个长得很是彪悍的军官拍案而起,“碰”的一声响,让在座的人都吃了一惊。
“一个小屁孩在这边指手画脚,信不信我一下把你脑袋拧下来。”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