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水浒争霸战> 第三章 繁荣大名府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繁荣大名府(1 / 2)

经过一个月的休养,蔡小道终于将受伤的身体养好了。对于穿越过来成为蔡庆的事情也慢慢接受了。

而对于为什么蔡庆为什么总喜欢在头上戴一只花,以至于江湖上的人都送他个外号“一枝花”却无法理解。

原本以为这一枝花的外号是因为蔡庆长的太帅才有这个外号,当时躺在床上不能动的小道还满心欢喜的以为这一世自己终于长帅了呢。结果等到自己能起床以后,就对着镜子好好的打量过这张脸,大吃一惊,这张脸跟自己前世长的基本一样,平凡无奇,甚至于更加粗犷,而长成这样还喜欢戴一只花在头上,实在是很恶心。也难怪江湖的人都会叫蔡庆一枝花,根本就是在嘲讽他。

后来在二十多天躺在床上无法动弹的夜晚,小道在床上不断的思考为什么会穿越成为这一枝花蔡庆,终于想通了一些,自己之所以能穿越到古代成为蔡庆绝不是偶然的,因为这蔡庆跟自己前世长的差不多,而又是同一个姓氏,应该就是前世的自己。因为那块神奇的石头的原因让自己穿越回到自己的前世了。

为了早日了解现在的这个世界,小道在跟林琴和蔡福聊天中,慢慢的熟悉了自己现在所处的这座城市-大名府。

大名府,又称为“北京大名府”、“北门锁匙”,是北宋在河北的最大城市,河北东路首府,按现代的地理说法应该是地处于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附近,这里是对抗辽国的边陲重镇。

而大名府为什么又被称为北京,这是因为大名府为大宋朝三大陪都之一,与大宋都城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和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合称四京。在其北方不远,辽国的“燕京”才是今天所说的北京。这四座城市在宋朝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大名府在四京中是最重要的北方军事要塞,因为它担负着防守辽国大军的侵袭的作用,如果大名府失守那么整个黄河以北将无险无守了,辽国军队就可以越过黄河直捣黄龙了,而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就要全部丢失了。

当然放弃大名府搬到黄河以南的地方隔河再建新城防守辽国对于一心偏安的宋朝的官员来说是最好不过的,这个想法至今依然存在于不少官员的心中。如果不是一个人的进谏,那么这片土地早已经是辽国人的了。

在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辽国在今北京东部的蓟县、通县和唐山一带,集结重兵,伺机南侵。消息传到宋都汴梁,朝廷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很多人主张把京城西迁洛阳。还有人主张讲和。丞相吕夷简曾在大名府为官,十分熟悉黄河以北的情况。

针对这些西迁派和讲和派的言论,他讲出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话:“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吕夷简的意思是说:如果皇上迁都洛阳,使契丹不加抵抗渡过黄河,那时,城墙再高,城池再深,也难阻挡敌人的进攻。契丹人是碰见了强硬就害怕,遇见胆小的就欺负。匆匆忙忙迁都洛阳,是向敌人示弱,难以显示朝廷的威力。应该建都大名,表现出皇上要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图谋。

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她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正确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建为都城,定名“北京”。辽国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

从这件事情上就能看出,不论对于国事还是家事,不管你能不能干好,打仗能不能打赢,如果你连一个基本的想去做,想去做好态度都没有的话,对方就更不会理会你,也更加看不起,更加大胆的去蹂躏你。

所谓态度决定一切,放到国家的层面上来看,如果我们没有在黄河以北的地方扩建大名府,听从朝廷里面讲和派的观点,那么辽国就更会觉得宋朝好欺负,因为他知道你只会退让,他会不断的欺负你,不断的试探你的底线在那里。而现在只是扩建了大名府,建为陪都。辽国知道宋朝的底线就在这里,他如果要战,我们便战。战争会让双方都有损失,没有必胜的信心得不到足够的利益,打仗就变的没有意义了。所以辽国反而不敢再侵入大名府,虽然这只是暂时的,一旦辽国积累到足够的力量就敢全力进攻了,不过那段时间也正是双方都在积累力量的时间,就看双方谁更能把握机会了。

此时休养了整整一个月的蔡小道,正站在这座伟大的城市的城墙下面,那接近十米高度的城墙高耸的矗立在地上,左右看去一眼望不到边,据说保护这座城市的城墙总长80里,那可是四万米的距离啊,从现代穿越过来的小道何曾见过如此长度的城墙,与长城给人的震撼完全不同。怎么说呢,大家看过监狱的围墙的吧!也是很高,可是跟这个比起来,连一半都不到,加上监狱给人压抑的感觉。而处在这四万米长度城墙的包围下,小道只能感觉到一种安全感,在这北方的最前线,随时都会发生战争的地方,小道真的是满心欢喜的看着眼前的高耸的城墙,心里也不禁疑惑起来,这么高的城墙,那宋江后来是怎么能攻打进来的呢?依稀记得好像是用卧底潜入还是什么的吧!

“蔡大人,蔡大人,表发呆了,快跟我去兵器厂吧!大哥帮你定的那套护身铠甲材料已经到齐了,今天就要帮你量好尺寸,做好早日穿上防身啊。你再发呆,时间就来不及了啊!”看着小道一直看着城墙发呆,林琴不得不再能催促起来。

小道这才回过神来,看着林琴的美丽的脸傻笑起来,今天刚刚能比较精神的走路,就被哥哥蔡福叫去兵器厂。蔡福从小就把这个弟弟当宝贝一样的宠,这次受了这么大的伤,让其心疼不已,利用自己押牢节级的权力和面子,又花一笔钱,在大名府兵器工厂为弟弟订做一套专门的防身铠甲。可是衙门里公务繁忙,蔡福无法抽身。只能叫林琴带着去了。

宋朝对于铁器的管制是非常严格的,普通人如果想要打造一把菜刀都必须申请,而且还不见得给批。所以也只有蔡福蔡庆这类官方人士才有资格去弄铠甲铁器一类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有很多的钱,加上现在局势也不是很稳定,搞点武器也是有门路的。

此时是早上九点,太阳就已把人们从各自的家里赶了出来,市场上已是熙熙攘攘,拥挤不堪了。两人顺着足够两辆马车并行的道路上行走,整条街市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翡翠般碧绿的凸形顶棚直贯南北,街道两旁的个体商店鳞次栉比,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慕名而来的顾客摩肩接踵,一路看见不少饭店和各类的商店,虽说大名府当初建立是为了军事的目的,可是大宋商业异常发达,加上这里正好临近辽国,虽然危险,可是辽国的各类特产,资源却是对于黄河以南的百姓还是很有吸引力的,而宋朝的各类手工物品更是辽人的最爱。加上目前表面上两国还是有和平协议的,加上现在辽国还要应付后方金国的威胁,跟宋朝反而关系变缓和了。因此各种草原的土产和内地的百货,摆满了摊床和临时的棚铺,不同民族的人在用各种语言和手势交谈着,争执着,为了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着。

随着人流的移动,两人左转右弯的来到的这座街市的偏僻的地带,大名府唯一的一个官方兵器工厂。由于大宋对铁器进行严格的管制,这座铁匠铺也采用的严格的军事管理制度,这座占地几千平方米的地方如同一个小型的要塞一样矗立在那里,里面不断传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房顶上的烟囱一个个的不断冒着烟。

林琴带着小道来到门口,说道:“蔡大人,这里就是大名府的兵器工厂了,也是整个大名府周边府县军队武器防具总的供应商了,这里出的武器和铠甲在整个大宋虽然说不上是最好的,可是却是性价比最高的。当年我父亲为了我们兄妹几个特地花高价走了不少后门才在这里定制了几套金线软甲,父亲将最贵最好的那一件给我了,可惜却被青楼的那群人抢走了。”说到伤心处,眼泪又流了下来。

小道看着心中不忍,连忙安慰道:“林姑娘不要伤心,你的东西我一定会帮我要回来的。不管用什么方法。还有以后不要叫我什么蔡大人了,我们俩也算是生死过命的交情的,以后就叫我小道吧!”

林琴疑惑的问道:“小道?”

小道这才想起,自己现在的身体是叫蔡庆,连忙解释道:“那什么,小道是我的字,我自己取的,以后你就叫我小道吧。这个字可是我最亲近的人才会叫的。”

林琴忙害羞的低头称是。

走近铁匠铺的大门,却被门前突然窜出的的一人吓了一跳。

那人战战兢兢的说道:“敢问可是蔡节级。”

小道忙道:“正是在下,阁下应该就是王总管了吧。”

王副总管忙点头称是,客气的引领二个从偏门进去。

蔡福在小道来之前,特地吩咐到这来就要找此人。此人就是这个军用铁匠铺的总管。而这个总管之所以愿意走后门帮蔡庆弄一套好的铠甲也是这原因的。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