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六(1 / 1)

天气已经放晴,一弯朗月当空而照,空气也异常清新。李名钧却心乱如麻,想着郭佳宜对自己已是情根深种,而自己又如何放得下小玉呢!面对郭佳宜的款款深情,又何以堪?

除了慨然长叹又能如何?此时月色皎洁,月光与雪色浑然一体说不出的空灵。这少年面如冠玉,目如朗星,为何眉宇紧锁似有千言万语无处倾吐。

李名钧回首见郭佳宜不知何时已立于身旁,身披长衫在风中飘扬,身影孤独,此时显得如此楚楚可怜。

郭佳宜朱唇轻启道:“名钧哥哥,我知道你思念小玉姐姐的苦,我都明白……我可以等的……”,话虽如此却难掩心中凄苦。两行热泪如断线的珍珠一滴滴的跌落。纷纷的珠泪似重锤打在李名钧心头,痛的喘不过气来。

李名钧一阵茫然,那种心痛与悸动无法用言语形容。轻轻拉起郭佳宜一双柔荑,内心不禁感慨万千。只见郭佳宜朱唇丹脸,肤如凝脂,面含羞涩欲言又止,又是怎样的风情。迷离的眼神中包涵着多少期盼?郭佳宜双手微颤,内心又是怎么样的情怀。这样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自己又如何忍心辜负。

李名钧直觉一阵神魂颠倒心情激荡,不自觉得低头向郭佳宜吻去。郭佳宜娇羞无限,欲拒还迎,略显笨拙的享受这份迟来的爱。那一刻,风是那样的柔和,月色也写满了爱意。

许久许久,李名钧深深地把郭佳宜拥在怀里满怀歉意道:“佳益妹!你的心我如何不知,只是你给我些时间,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

“嗯”郭佳宜把头埋在李名钧怀里,享受着这份幸福,哪怕它只是短暂如划空而过的流星。女人的幸福总是难以名状不可言说的。想到这些日子共同经历的风风雨雨,这个让自己倾心爱慕的男子此时此刻两颗人的心靠的如此之近,那款款的话语比琼汁玉浆还要甘美。

两人回到洞内,携手坐在火堆前。郭佳宜静静看着火光闪耀,把两人的脸映的忽明忽暗,茫茫然有些超凡脱俗的感觉。也许天上的神仙眷侣也不过如此吧,郭佳宜神思遥想。她依偎着李名钧,享受着这份温暖。可能再强的女人也想有份依靠,可令疲惫的心随时停泊栖息。

“名钧哥哥,我看你身上的伤势估计两三个月都难完全痊愈,不如我们找个地方养好伤再做下一步打算如何?”郭佳宜询问的眼神看着李名钧。

“是呀!我们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过关西四魔,等养好伤联系上师父及众位师兄弟再从长计议为是。”李名钧答道。

“我记得离此处不及五十里就是敦煌,此处地广人稀,容易避过四魔耳目,不如找处偏僻处疗伤为宜。佳益妹,你也劳累多天,顺便休整一下,你看如何?”李名钧看了一眼郭佳宜继续道:“事不迟疑,我们明早就出发,今晚就在此将就一晚吧。”郭佳宜点点头。李名钧又往火堆里添了些柴,两人各自和衣而睡。

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接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峙峰岩突兀的三危山。隋唐皇室礼佛,在此处建造许多石窟壁画等。因地处西域且多沙漠戈壁,又因连年战乱,此地渐渐人迹罕至,到处皆是破败之像。

这日,两人来到敦煌附近一个叫千秋的村镇。战争已经让这个村落人去楼空,处处皆是断壁残垣。李郭想此处虽破败却已无人居住况且位置偏僻,倒是疗伤的绝佳去处。遂找了一处相对完好的院落,打扫收拾干净后便在此安定下来,郭佳宜去市镇买了些粮食被褥等日常用品,顺便打听出闯王的军队已经离开甘肃,从山西出发直取北京。更让李名钧意想不到的是郭佳宜的一手好厨艺,虽然顿顿是青菜萝卜却能做出不同的味来,色香味俱佳,想来当年黄蓉的厨艺也不过如此了。只是当年黄蓉拼命讨好洪七公为的是要给郭靖传授降龙十八掌,而自己却落得仓皇而顾,藏于此处疗伤。

转眼一月有余,日子就如此般有条不紊的过着。李名钧身体逐渐的好了起来。这日李名钧闲来无事决定去前边山上打些野味改善一下生活。眼见一只长毛灰兔蹿过,李名钧提气直追,那野兔甚是灵活怎么也难以靠近半步。李名钧大病初愈轻功颇受影响,却好胜心起不愿用暗器。一人一兔就在山间追逐,在靠近山前一茂密林间兔子突然失去了踪影,李名钧甚是不解。走至前拨开林木,发觉林荫后面居然有个山洞。走进山洞发觉里面甚是宽阔,石壁上好像隐隐约约的刻有很多文字和图像。于是回去找郭佳宜商量,二人决定第二天一探这个神秘山洞。

第二天两人拿了火把进洞一看,里面到处都是佛像,其动作神态栩栩如生却又各不相同,应该是一套剑法。两人继续向前走去发现石壁刻有许多文字,走近一看居然有首《定风波》“攻书学剑能几何?争如沙塞骋喽啰。手执尺枪似铁,明月,龙泉三尺剑新磨。堪羡昔时军伍,谩夸儒仕德能多。四塞忽闻狼烟起,问儒仕,谁人敢去定风波。”词意练达,雄浑大气,即有舍我取谁的霸气,又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洒脱。李名钧有些心驰神往,颇佩服此人的才华。如此看来此人文才武功皆应冠绝一时的人物,却又为何没有留下任何传闻呢?向下看去还有一段文字:

“余虽身负绝世武功五十载,无奈为情所困,未涉足江湖半步。隐姓埋名,身处荒野。久居此苦寒之地,修壁画,刻浮屠,受尽折辱。念世间“情”字令世人肝肠寸断生离死别。余今日恐命不久矣,若这“风波决”失传于世。吾心甚是不甘,特刻于此处,待有缘人修得此法,匡扶正义,造福武林。则余愿足矣。

王超强绝笔”

不知这王超强究竟是怎样,居然可以身负绝世武功而去当一名苦役,以致郁郁而终。他所谓的情结又是什么呢?看来情这个东西真是不知害了多少人,眼前为情所苦的自己和郭佳宜不也深受其害吗?

念及先人前辈一生凄苦,李名钧朝壁画三叩九拜行足了。两人这次明白原来这壁画是一套剑法“定风决”,却又不知是如何的修炼法。

李名钧逐一对每幅壁画仔细研读,发觉这套剑法着实高深莫测。不但招式匪夷所思,还蕴含极高的内功修炼心法。每幅壁画下方都用细文小楷详细讲述修炼的方法,甚至把修炼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都一并记录。想这王超强乃绝顶聪明的人物,把各种问题困难考虑甚是周全。不过是一套剑法已经是面面俱到,可想而知对待自己的爱侣是怎样的体贴了。只是不知为何这王超强绝落得如此惨淡收场,李名钧不禁唏嘘不止。

两人边看便往里面走去,在山洞尽头竟然有一副石棺,想来应是这位前辈王超强的遗体了。走近只见石棺并未盖严,也许王超强临死前已经没有力气盖好。念及这位先辈一生凄苦,李名钧伸手欲把棺木合拢,低头只见王超强胸前似有一些书信,便随手拿了出来。合拢棺木后又拉着郭佳宜朝王超强的遗体磕了三个响头。

两人在旁边的石桌旁坐下。拿着书信思索良久,还是经受不了好奇决定打开一看。李名钧打开第一封只见信中写道:

丽丽吾妹:

近安!自长安一别不过三载。愚兄却尽偿相思之苦,日日心如刀割。想为兄刚至而立之年,今日揽镜自照竟两鬓斑斑,形容枯槁。古人云“欢短愁长“,想来无错。念及与妹结识种种,几多辛酸几多欢喜。只怪苍天作孽,让你我天各一方无缘相见。

茫茫人海得与妹结缘,虽九死而无憾乎。愚兄鲁钝,出道便闯下惊天祸端,若非妹冰雪聪明化险为夷,为兄早已不绝人世。自此为兄早已将性命托与吾妹。况妹不嫌为兄出身低微委身下嫁,实不知几世修来的福分。岳父大人又委以重任,每每想来无不汗颜以对。

然则身为七尺男儿虽未能报效朝廷,却绝不可做叛国通敌之事。想那吐蕃,豺狼成性,倘若入我中原定会荼毒生灵鱼肉百姓。若此累累白骨皆因我而起,则万死难则其咎。故断断不可尊岳父大人之命。为兄虽双腿尽废,却未曾怪岳父大人半分。是为兄有负岳父为先,不敢存丝毫愤懑。

唯有闲暇念及吾妹之情谊,常扣腕而长叹,引以为第一憾事。若有来世,但愿世世为夫为妻。

愚兄超强顿首”

看完信后,李郭两人许久没有言语。信虽寥寥,那令人肝肠寸断的痴情却让人有些窒息。每一句话都在两人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郭佳宜眼睛红红道:“这王超强太可怜了,一辈子痴情却落下如此结局!老天太不公平了。”

李名钧亦是颇多感触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说话的同时握紧了郭佳宜的手。是呀,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更应该学会珍惜。

两人依偎在一起时间好似也停止了转动,直至火把突然闪烁一下又黯淡下去,才恍然惊醒。李名钧重新点燃一只火把,望向郭佳宜道:“还看下去吗?”

郭佳宜既害怕看了信后难过,又忍不住想弄明白王超强的爱情,点点头道:“恩,我们还是看看这位前辈的经历吧!也许能为他们洒几滴眼泪也算是一些祭奠吧!”

李名钧取出第二封信……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