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沐正扬的话,那人沉默了一会,起身望着沐正扬和轩辕邛问道:“二位可知我是何人?”
沐正扬微笑道:“不想死之人。”
“我是不想死,怎奈生死不由我掌控。”
“自助者天助之,只要你自己想活着,谁也伤不了你。”
“如果我不是那逃亡之人,我也会说出同样的话。”
“天之将变,民受其乱,小人当道,善人蒙冤,太平之日民安康,乱世之中尽逃亡,大丈夫生于此世,岂可让小人满地追跑?天下多事之秋,我辈当挺身而出,还万民以太平。”
“好一个还万民以太平,沐兄虽一介书生却不失英雄豪气,实令人钦佩,不知轩辕邛可否与沐兄做个朋友?”
“将军大名如雷贯耳,正扬早有耳闻,不瞒将军,正扬早有投奔之意。”
“承蒙沐兄错爱,邛求之不得。”
“你便是轩辕邛?”后来那人问道,眼中已经有了仇意。
“正是。”轩辕邛大方承认,他没做亏心事,就不畏那仇恨。
“你可知我是谁?”
“邛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你便是张将军的遗子张允。”从他一进来,轩辕邛就已经猜到了几分,张允现在的面容虽是脏污的,也瘦了不少,但轩辕邛毕竟见过朝廷的缉拿画像,又加之刚才张允对自己身世的一番感慨,轩辕邛便已经猜到了。
“知道为什么不把我抓起来,要知道,我现在的命可值钱呢。”张允嘲弄道。
“我为什么要抓你?再说,我现在也已经是自身难保了。”
“你也被朝廷追杀?”
“没有,不过也快了,我奉命围剿鹤山一伙贼众,大意轻敌,中了敌人的诡计,损失惨重,被贼人追赶才逃到这里来的。”
“将军怎会中了几个毛贼的奸计?”以轩辕邛的才能,会中了贼众的奸计,在沐正扬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
“是我大意疏于观察,太过信任自己的副将,不想他早已与贼众勾结,引我军走入贼人的陷阱。”
“云平昏庸,朝廷军队不敌一群乌合之众。”能够直呼天子名讳,辱骂朝廷军队是饭桶的人,也只有他张允了,没有天大的仇恨,谁都不愿去挑战那代代相传,世辈死守的礼教的。
对于张允的气愤之语,沐正扬没有发表任何的言语,就是作为朝中重臣义子的轩辕邛也装作没有听见。
轩辕邛、沐正扬、张允三人乱世破庙相逢,交浅言深,从傍晚一直谈论到深夜,大到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小到个人身世,出身遭遇。
沐正扬出身寒士,十二岁时父母生病双亡,靠着好心邻居的接济过日子。他自小就聪明懂事,勤奋好学,家境虽是贫寒,父母有望子成龙之心,也让他进了私塾。十二岁时家里有变,教书先生惜才,免去了他的学杂费,并允许沐正扬到他的家中看他收藏的书籍。沐正扬在先生的指导下,见多识广,胸怀天下,适逢乱世,有志之士,欲挽狂澜,还青天以清明,便告别恩师,辞别乡邻,从此踏上他乡路,寻找救世法,这晚在破庙歇息时遇见了轩辕邛。
张允出身将门,是家中独子,自小便是家里重点培养的对象,如果他的人生顺利,日后也是朝中的一员大将,只可惜,这世上的“如果”从来都是假设。张允的父亲被同僚诬陷通敌,前朝糊涂皇帝不分黑白,不察日月,一张判决书下,便是满门抄斩,一家五百多条人命,尽成昏君刀下冤魂。张允在自己爷爷和父亲的极力保护下,有他父亲的亲信部将保护着逃了出来,令人惋惜的是,这位部将在与朝廷追兵打斗时,为了保护张允,他自己却丢了性命。之后的逃亡时光,漫漫天涯路,也只是他一人而已,不想在他已经绝望想要放弃逃亡时,破庙中遇见了今后的亲人,一只鸡结下了一生的缘分。
轩辕邛三人风华正茂,志同道合,深谈之后便觉相见恨晚,一人提议结为异性兄弟,其他两人举手赞同,破庙前老槐树下,三人望月而拜,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
三人按岁数排序,轩辕邛大沐正扬与张允五岁,当为大哥,沐正扬与张允同年,在月份上早于张允,排名老二,自然,老三便是张允,老槐树下结义,三人携手,迎接他们时代的到来。
以后的岁月中,无论是东征西讨还是南征北战,无论是在波诡云谲的朝堂还是险象环生的战场,三人相互扶持,艰难岁月一起走过,终于实现了他们当日的誓言,还青天以清明,还万民以太平,他成了当朝天子,沐正扬也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只有三弟……唉,岁月匆匆而过,宇国已建朝二十五年,当年意气风发之人已垂垂老矣,更要珍惜那经得岁月锤炼过的情谊,至于御儿,委屈就暂时委屈了吧,他总会想法给予弥补的,而他与沐正扬的关系,正如皇后所说,这是一次他难得示好的机会。
“皇上,张总管到了。”莫东提醒全情沉浸在往事中的轩辕邛。
“宣!”
“是!”
(本文首发晋江原创网)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