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莫羽重新睁开眼时,只见窗外云镶金边,晚霞满天,却是到了黄昏时分。
莫羽下床,走出屋外,恰巧能看到自己先前所在的湖泊,此时恰有微风,湖水泛出软软滑滑的轻波,细碎的浪声传入耳内,恍似女人低低的絮聒,岸上又有竹篱茅舍,娇桃嫩柳,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他深深地呼吸了一下,只觉神清气爽,绕着屋舍走了一圈,并不见半个人影,心中寻思道:“我身上有伤,对这郿坞又不熟悉,即便出去,也未必能寻得貂蝉。可如果留在这里养伤,这里只有花草,没有食物?又该怎么办?”
就在莫羽为目前境遇头疼之际,忽听远处传来“啪”的一声轻响,似有人推开外围篱笆的小竹门,他心头一惊,忖道:“难道有人来了?”
当即一连几跃,爬上了一旁的一棵大树,朝着不远处的房舍望去!
果然从篱笆围那边传来一阵脚步声,轻缓均匀。莫羽举目瞧去,只见茅屋之侧转出一个人来,却是个神采丰朗的中年道士,正朝着湖边缓步而来。
看见这道人,莫羽心里立生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来,暗自诧异道:“这郿坞怎会有个这样的道人?”
难道董卓他也信道教?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如果不信道教,那他为什么大张旗鼓地要搞什么道封大典?!
难道这道人便是此次参加道封大典的道士?可是他怎么会出现在郿坞?
要知道,郿坞乃是董卓的老巢,他怎么会让这么一个道人随便出入!
道人走到湖边,面水而立,只是随随便便地一站,便有那仙风骨道的神韵,此时夕阳已没,淡月天边,微风停止,湖面平滑如镜,更衬得他似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莫羽屏息静所气,不敢弄出半点声响,隐约觉得这个道人绝非寻常,心中微微诧异:“这个道士孤身一个跑到这荒废偏僻的湖边来做什么?”
正在纳闷,忽见湖对面闪过一条人影,双腿交替腾跃,足尖轻点水面,几下起落,便已掠过了小湖,转眼间就到了道人的跟前,周身一袭紧身黑衣,脸上也蒙着皂布,只露出一双精芒闪耀的厉眼,口中似吟似唱:“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朝道人曲膝一跪,恭声道:“属下叩见大长老。”
那道人上前扶起,笑道:“左护法不必多礼,教主圣体是否安好?”
莫羽一听,顿时大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两人,竟是太平道教的人?”
太平道教是张角所创,相传他是南华老仙的弟子,南华老仙曾授予他三卷天书,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太平要术》(又称《遁甲天书》),让他普救世人。
在研习了《太平要术》之后,张角与他的两个弟弟张宝、张梁,开始宣扬太平道教的道义。宣称在天上有鬼神监视人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张角的太平道发展到了许多地方,教徒人数达到了几十万。而张角就以教主的身份来布道。他布道的方式主要是以给人治病来扩大影响。张角还自称"大贤良师",把自己看成大众的先觉者。他把信徒按照地区,建立了军政合一的组织“方”,共设三十六方,各方首领称“渠帅”,在民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由于当时社会腐败,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所以张角就顺势而起,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发动了黄巾大起义。
可以说,张角的黄巾起义是三国乱世的开端!
可是张角三兄弟已死,而经过数年的镇压,黄巾军也早已不具当初的实力,怎么还有太平道教的人?而且这些人竟然潜入了董卓的郿坞中来?
难道董卓与太平道家有什么联系不成?
这二人口中的教主又是何人?
他们现身郿坞,又有着怎样的目的!
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却见那黑衣人已经起身,从怀里掏出一只卷轴,高声道:“长老请接教主圣喻。”
这次倒是那道人慌忙跪倒,口中应道:“叩迎教主圣旨。”
莫羽心道:“这太平道教果然意图不轨,教主的手谕竟敢用个‘圣’字。”
这时听那黑衣人念道:“大长老深谋远虑,为吾教大计,弃享清福,孤身犯险,长潜凶地,其志可表,举教铭记,今天下大乱,群雄四起,但大长老望伺机应对,一切皆以拟定初衷为准。”
那道人待黑衣人念罢,跪接过‘圣旨’,方直身立起,问道:“教主还有什么吩咐么?”
黑衣人道:“教主说,如今大汉内有董卓篡权,外有群雄割据,覆灭已是早晚的事,只不知这大好河山将落入谁人之手罢了。加上北方匈奴横行成患,西南满足蠢蠢欲动,我教中近来得到绝秘消息,有人欲谋益州刘璋,放出南蛮诸虎,而我教暗中积蓄多年,缺的只是一个契机,如此一来,便可趁乱而起,凭我教中的百万信徒,藏兵谷的五万神兵,加上教主的天纵奇材,太平盛世自是指日可待矣!”
莫羽听得冷汗涔涔而下,暗道:“我一直以为太平教自张角三人之后不过乌合之众,没想到他们竟有谋取天下野心。看来这道人待在董卓身边,只怕也是有所图谋!”心中旋又想:“天意如此,如果董卓真的能死在这太平道教的手上,倒是省去了许多麻烦!”
那道人露惊喜之色,道:“刘璋在益州根深蒂固,谁敢去动他?”
黑衣人道:“目前尚未能查出,只知那帮人实力非常强大,绝不可小觑,教中诸尊多以为是南蛮的势力。”
那道人沉思道:“竟敢想吞下益州,只怕这股势力也有些许野心,不可不防啊。”
黑衣人道:“教主希望大长老在长安培植势力,相机配合,一切皆以动摇汉室的根基为准。”
道人点点头,道:“小皇帝尚且年幼,朝中诸事皆由董老贼把持,此仁昏庸无能,罢贤不用,却喜谄佞,且又荒淫无度,我派红、白双莲引诱老贼,如今哄得他百依百顺,日后教主如有什么计策欲施,或可通过此径而行。”
黑衣人闻言大喜,道:“大长老真乃不凡,一出手便大有斩获,属下回去,定为长老请功。”
道人哈哈一笑,捋着美须道:“小小进展,何足挂齿,待我端木候他日占了长安,再烦圣使帮忙请功!”他说这话时气势陡生,竟似风云也为之色变。
黑衣人也笑道:“到那时,也无须属下多事了,教主定自亲为大长老庆贺。”忽问道:“不知大长老查出那风花雪月的来历没有?”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