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发现,你是有血性的男儿……我不想你……”
“不想让我进退维谷是吗?”莫羽瞥了一眼陈群笑眯眯地说道:“如果道封大典失败,董太师会杀我,可如果成功了,那天下人都会骂我……”
“你既然知道,为什么……”
莫羽拿过酒坛,为自己挖了一勺酒,轻品着杯中那充满米香的浊酒,苦笑道:“有些事,总要有人做的……”
“距离道封大典还有几天的时间,你尚未去太庙通报,不如你快点离开吧!或许……”
“不行!”莫羽摇头拒绝道:“我如果离开,只怕锦屏山将会被踏为平地吧……”
“可是紫虚上人明知此行九死一生,你又何必……”
“师父毕竟是我的师父!”莫羽叹息道:“纵然他对不起我,但我却不能刻意害他。锦屏山与阆中一代的百姓是无辜的,而且……此次的道封大典对我而言,也未必是死局!”
“原来贤弟早有打算……”听到这话,陈群微微松了口气,道:“无双贤弟,你我一见如故,如果有什么需求,愚兄一定鼎力相助……”
“长文兄放心,如若所求,无双必定开口……”
就在两人说话的当口,突听旁边“砰”的一声巨响,把两人吓了一跳,转头瞧去,只见不远的桌子,一高大身影猛地立起来,怒气冲霄地喝道:“他奶奶的,这算哪门子鸟事!连那个小小的‘新月书斋’都有人被邀去赴宴,而我们名震的益州‘镰刀会’却一个没请,真不知这些当官的是怎么瞧人的!”
莫羽与陈群放眼瞧去,只见那立起怒喝之人,身形十分雄伟,脸上挂着不忿,一对巨掌按在桌面上,显然刚才便是他拍的桌子。
与他同桌的还有七、八个汉子,装束皆是江湖人打扮,且那胯间椅上几乎都架放着各式镰刀,显然是某个帮会中人。其中一个瘦高个酸着脸道:“‘强龙不压地头蛇’呀,那‘新月书斋’好歹也是这长安地面上的,官家能不给人家点面子么?你可别忘了,人家怎么说,也是儒家的支脉!”
那大个子怒道:“儒家怎么了?不就是当年武帝说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嘛!他们是儒家支脉,我们还是农家支脉呢?”
“农家?”听到这个名称,莫羽不禁问向一旁的陈群:“长文兄,这农家是……”
陈群道:“农家是诸子百家之一,是先秦在经济生活中注重农业生产的学派。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只是……我倒是未曾听说过,益州有‘镰刀会’这一组织。”
当然没有这个组织了!
看着一脸茫然的陈群,莫羽心中好笑,因为他早已看出来,这些个人大多是一些普通的农家汉,虽然身体强健,却算不上什么厉害的人物。在普通人说,他们或许算是比较厉害的,可一旦遇到有些修为的,哪怕是先前遇到的吕灵雎,都可以轻松将这些人撂倒。
这些人只怕是为了那赏金而来这里浑水摸鱼的!
“文长兄,不知那新月书斋是……”
听到新月书斋之名,陈群的眉头微微一皱,方才苦笑着说道:“新月书斋本是长安城内有名的私塾学府,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原本不过是一间普通的书斋。后来却不知何故弃文从武,成为了一个不凡的势力!如今新月书斋共有门下弟子数百人,每个都是少见的强者……”
原来是这样……
莫羽心中郁闷,如果提及三国时期的名将和谋士,他是了若指掌,不过若提及江湖势力,莫羽确实知之甚少,他知道的,也就只有张角的太平教以及后来张鲁的五斗米教。不过这也难怪,三国时代连佛家都才传入不过百年,至于武当、峨眉这些元末明初成立的教派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国时期确实是存在不少的势力,这些势力大多都是与诸子百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提到诸子百家,这让莫羽不禁想起当初在破庙里见到的那个白衣男子。
这也让他明白,纵然三国时期不似后世那般门派林立,但是论实力只怕比之后世也丝毫不差。
这时,又听那大汉道:“我们镰刀会人数众多,在益州有数千门众,那些寻章摘句的酸腐秀才他们算什么鸟东西。”大汉越说越怒,最后竟起身站在了桌子上,声音越吼越大,仿佛要让整个酒楼内的人都听到才甘心:“论声望,他们不过在长安一带有些名头,轮人数,我们更是十倍于它。凭什么他们可以正大光明地被邀进官府好吃海喝,我们兄弟却只能在这里喝着西北风。”
就在大汉和其同伴正骂的痛快之际,忽有人道:“还让不让人安静了。如此雅致的酒楼,却听到这么低俗的声音,粗人就是粗人。可悲。”又听另一个清脆的声音接道:“没有接道邀请就在这里狂吠,向你们这种只会虚张声势的人,自然不会在邀请之列了。”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