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旧的价格全都实打实,没水份!)
实际上“神州旧店”就在那家游戏厅旁边,再往旁边的话,就是士丹利街最有名的“陆羽茶餐厅”。神州店就在茶餐厅隔壁的小道里。
在周家华这个坏小子的带领下,林逸不得不苦逼地折拐过来,在一个狭窄的通道里,不起眼的地方,就看到了“神州旧店”的招牌。
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么不起眼的位置?大概是因为这里房租昂贵,位置偏僻一些,可以少出些房租。
这家旧店,全名是“神州图文玩有限公司”,林逸一进去就看到很多“文革”的物品摆放在店内,像什么大幅的主席织锦画像,毛林握手的摆件瓷器,太祖语录等等,让人一眼看到,就陷入红色的海洋,还以为身在内地,而不是香港。
林逸放眼看去,只见店整体分为上下两层,下面摆满了架,架上则塞满了本,甚至连天花板也利用起来,设计了吊层,从上面垂下来三排整整齐齐的架,不用说,架上依旧塞满了。
在店的二楼楼梯口处,则摆放了一个临时警告牌:上面施工,请勿入内。可见上面应该也是店的一部分,放置有旧,只因为施工的缘故,禁止客人上楼。
林逸打量完店四周,就心里火热地凑到那些架前,去仔细看那些。此刻的他,犹如童话故事里的阿里巴巴,初入宝库,对什么都感到惊奇和惊喜。毕竟琳琅满目都是港版,这在内地绝对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在内地,想要见到一本港版或台版,比见大熊猫还难。
不过与林逸想象的不同,看那些架上的籍,全都按分类放置,非常整齐,方便查找,而在很多港版中间,竟然也夹杂着一些简体字的大陆版。
怎么会这样?这不是香港店么,怎么会有大陆出版的。不过很快林逸就明白了,这家旧店做的就是旧生意,人可以分区域,却是不分的,尤其籍具有很强的自然流通性,香港与大陆现在又这么的关系密切,在这里看到大陆出版的,也就没什么稀奇了。
当然,对于林逸来说,既然来到了这里,自然不会去买大陆版的,只会挑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港台版图。
首先,林逸他一眼就看见了一本香港三联版黄裳的晚春的行旅,很是让他惊喜和高兴了一下,要知道,如今黄裳在“旧界”大名鼎鼎,被誉为海派作家硕果仅存的“泰山北斗”,论身份论地位,更是和港台学者董桥,被誉为当今文坛两大绝世高手,素有“北黄裳,南董桥”之称。
除此之外,黄裳圈粉无数,在文化圈更有一大帮“黄裳迷”,被誉为最疯狂的“黄粉”,凡是黄裳早期的著作,都被他们炒成了天价。
比如说黄裳最有名的锦帆集外,民国出版签名毛边本,曾以8888元的价码成交;珠还记幸,2006年出版的签名本,限量100册,则以3500元的价码成交;旧戏新谈,1948年开明店签名本,2800元成交;除此之外,黄老的来燕榭跋,前尘梦影新录,榆下说,劫余古艳,以及一些评论集等,只要有了黄老的签名,那就都成了黄裳迷们追捧的宝贝。
纵观上面令人难以置信的出售价格,就会发现,这些除了一些比较老旧外,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签名本。
一个签名,价值千金。
只要是黄老的著作,几块钱的,几十块钱的,只要加盖了他的签名,那就翻价百倍!
如果有人怀疑,那么可以把与黄裳齐名的董桥比较一下,你就会释然了。
知道吗,董桥牛各种版本的签名旧作,现在每本上万,比如香港1977年出版的双城杂记,不久前刚以9800元的价码成交。牛津初版本从前,董桥先生签名、钤印、题字,则拍卖到了10010元。更令人吃惊的是,即将在2012年出版的董桥先生亲笔题跋枣红真皮封面董桥七十,附送作者签名藏票,则已经被炒到了25380元的价码。还未出,已疯狂如斯,董桥粉丝尚且至此,黄裳迷们也就情有可原了。
对于林逸来说,他虽然不是地地道道的“黄迷”,却也在“淘笔记”上看到过他的目,并且把一些优秀的作品记了下来,此时能够在千里之外的香港,淘到难得一见的港版黄裳作品,林逸自然是高兴万分。
紧接着,林逸又相中一套香港三联的忆与随想文丛,这套都是著名作家的忆散文,林逸很是喜欢,不过这家旧店不全,林逸只淘了两本。另外林逸还淘了一本许定铭的痴话,以及赵家璧的比人长寿,两本也都是港版。
但是因为事先有个不买大陆的想法,结果林逸居然错过了唐弢的初版话,这本标价不算贵,也就10港币,品相好的初版本在内地则可卖到70或80元。
神州旧店早在1966年就成立了,现在已经是大名鼎鼎。老板欧阳文利先生是一个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的老先生,鬓角发白,嘴角含笑,拥有香港文人那种儒雅派头。
让林逸想不到的是老先生竟然十分热情随和,他说话语速很慢,口头禅是“你要乜野我帮你揾(你要什么我帮你找)”。尤其当他知道林逸是从大陆来的,那就更加热情的不得了,竟然用生涩的港普和林逸交流,还说自己有很多友和朋友都是大陆那边的,热情的态度与一般人看见大陆人那种冷淡迥然相反,也许这就是香港旧式读人涵养出来的君子风度。
林逸在欧阳老板的介绍下,看了一些他珍藏的旧在旧店里侧,一面墙都做成架,每本都套着塑料薄膜,可见收藏者对这些的爱惜程度。
在获得欧阳先生的允许下,林逸大致翻看了一下,基本上分门别类,全都码放的整整齐齐,尤其话类的,更是多不胜数,这些也是林逸最喜欢的种类。
通过欧阳先生一一介绍,林逸发现这些的价码基本上都和网上价码持平,有的甚至更高。
搞到最后,林逸才明白,原来欧阳先生很早以前已经开始在大陆那边的旧网上经营网店了,基本上每个月都是十万以上的销售额,尤其他占据地理优势,香港这边版本的深受大陆迷追捧,认为港版本大都原汁原味没删节,繁体字版本的更具有文化气息。
看着眼前如此众多的港版本,林逸犹如发现了一件件熠熠发光的宝贝,一本本仔细翻看,摩挲。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