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是龙井么?”星梦抿了一口,抬起头来,表情像是嘴里含了几个酸梅。
两人对视良久,终是忍不住一道笑出声来,星梦压低声音道,“好像是天目山的白茶。”
朱祐樘摇头笑道:“可惜了我的银子。”
“其实,比起龙井,”星梦惬意地望着外头的灯海,“我倒觉得这白茶更是难得。”
“哦?愿闻其详。”
星梦见他饶有兴致的样子,便继续道:“北宋徽宗曾言,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簿,崖林之间,偶然生出。”
“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朱祐樘自然而然地接了下去,赞道,“《大观茶论》中的这段所云甚妙,看来,那本古籍我可是送对人了。”
“哪里哪里,班门弄斧。”星梦微微颔首,莞尔一笑。
“哥!”离二人三四步远的地方,一个男装打扮的姑娘走过来。
仁和公主,圆领袖衫透着几分儒生气,她俏皮地看了看朱祐樘,又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继而转头,有些惊讶:“张姑娘!好久不见。”
这时候月新走过来,星梦起身介绍道:“这位是月新,在下的侍女。纪姑娘,别来无恙啊。”月新亦见礼。
仁和公主愣了一下,她对“纪姑娘”这个词不太适应,不过在星梦看来“纪公子”的舍妹自然也就是“纪姑娘”了,于是反应过来,笑道:“这鳌山灯火年年如此,就是人太多,看不真切。”
“可是你自己说要来的。”朱祐樘调侃道。
“无妨,这儿热闹得很,张姑娘不也来了么。”仁和公主对着星梦笑笑,坐下道,“你们可是点了菜了?”店小二过来上了菜,待大家一起开动筷子后,朱祐樘夹了些放在妹妹碗里,“点了茶和小菜,知道你在府里没吃饱。”
月新本侍立一旁,只是她不时张望门外的车水马龙,星梦看了看她,便从袖子里拿了二十两银子给她,笑道:“待会儿你回广福等我吧。”
月新会心一笑,便与众人行了个告退礼,出了门去。
“张姑娘,你刚才给了她二十两,”仁和公主很惊讶,“怎么给她这么多?”
“这是元宵节给她的私房钱,”星梦目送她出去,解释道,“这丫头年纪小可办事实诚,以往都是如此的,你们别见怪啊。”
其实,月新对于她而言,更多的时候不是一个忠诚的丫鬟,而是一位默契的朋友。
“今日与你在鳌山灯会那边失散后,正巧遇到了张姑娘,还劳烦了她和侍女帮忙寻找,”朱祐樘亲自将三人的酒杯斟满,“张姑娘,我们得敬你一杯。”
仁和公主见此情景,看了他好久,放下筷子,“恕我不知还有这事。张姑娘,来,这杯我一定要敬你!”
星梦将那酒一饮而尽,点头笑道:“区区小事,我也没能帮上忙,不足挂齿。”
“张姑娘,打第一次在方记珠宝行遇见的时候,就觉得和你投缘,”仁和公主吃了一块盐水鸭,点头道,“嗯,这个鸭子味道不错,你也尝尝。”
“据在下所知,京里善做的还是烤鸭吧,这盐水鸭可就不怎么地道了。”星梦尝了一口,笑道。
“南京的盐水鸭是最有名的,”朱祐樘也夹了一块尝了尝,“张姑娘可是那儿的人。”
星梦点点头,啜了口茶,“下次要是二位去我们那儿游玩,我愿做东,请你们遍尝美食。”
“甚好,只是家父管得紧,每次我想出府都得求个半天,更别提远游南京了,还是张姑娘你自在啊,”仁和公主说着,不由好奇道,“不过算起来你来京城也有月余了,就不怕家人担心么?”
“我是奉家命来京办事的,不过并非一人,还有同来的长姐,只是她不喜热闹罢了,”星梦朝她笑笑,望了望外头皎洁的明月,“天色不早了,今日元宵,看来我得早些赶回去与她团聚了。”
“小二,结账,”朱祐樘放下茶杯,温言道,“张姑娘,夜色已深,我们兄妹送你回去吧。”
“不劳二位麻烦了,我熟路,自己回去便是了。”星梦莞尔一笑,起身告辞。
“张姑娘,您等会儿,”仁和公主忙上前拉住她,回头看了眼哥哥,“广福离这儿还是有些路的,你一个人走夜路回去叫人不放心哪。”
经不住来回的推脱,星梦便应了下来。
朱祐樘将账结了之后,三人便一同向广福走去。
一路上,星梦给两人讲了南京的风土人情,两人听得津津有味,还各自学了几句怪腔怪调的金陵话,星梦也展示了自己刚学起来的京话,并用它说了各种奇怪的菜名,一时三人皆笑得肚子疼。
------题外话------
欢迎收藏么么哒,剧情方面有问题欢迎下方评论哟~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