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卖艺(2 / 2)

就这样,他们在火车站又待了一会儿,父亲有些耐不住了,就跟母亲说:“咱们现在要车费没车费,吃饭你又不让吃饱,你倒是生出来一个找娃的办法来。”

“我生不出办法。”母亲说。

“是啊,你又生不出办法,难道让我陪着你死在车站?”

“死就死,反正娃不一定能找到,我活着还有啥意思?”母亲说着,又哭起来。

父亲见母亲这样,不由得站起来,焦急地搓着手,来回踱着步,不时的发出几声长叹来。

母亲见父亲这样难受,就提醒他说:“以前在家的时候,你老是说你有十八般武艺,何不拿出来用用?”

读者知道我父亲有哪十八般武艺?咱们撇开别的不说,但说文艺这块,我父亲可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间艺人。我们那里大部分的民间小调,无论是鼓词,还是花鼓;不管是旱船调,还是梆子戏,他几乎五一不学,学了就无一不会。

如今在困顿之中,父亲未及细想,刚才经母亲一提醒,不仅恍然大悟。

只见他狠狠地照着自己的天灵盖拍了一下,咬了咬牙说道:“也罢!也罢!”

父亲这个样子,母亲以为他生出了什么妙计,就侧耳在那里细听。

父亲走进母亲跟她说:“我看咱们不如去收街。”何为收街?我想读者们都见过,就是拿着一种乐器到商铺或货摊前敲一阵子,再唱一段,等着人家打发钱。

母亲想了想说:“那就试试吧。可是,咱们去哪里收街?”“去新华商场。”父亲很自信的说:“我以前在家里的时候听说新华商场是襄樊一个有名气的地方,

那里的商家大部分卖衣服,鞋袜,很有钱。咱们就去那里。”

父亲说完,不经母亲同意,就向车站上的人打听新华商场。有人给他讲完详细路线后,父亲就拉着母亲,向新华商场走去。

一路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但我父母没有心情看这些,只疾步如飞向新华商场走去。

还没到地方,刚转过一栋楼,离新华商场约有一百多米,就看见一个弓形大门,上面写着红红的大字。大字下面万头攒动,密密麻麻的挤满了人。

父亲一见心情高兴,推着母亲走得更快了。

他们穿过人群,来到第一家商铺。那商铺是一个卷帘门。门外左右各放一个打而且长的木板,木板上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袜子。门内四周柜台上也摆满了袜子。

地上有许多蛇皮袋,里面装得鼓鼓的。可见,这一家是批发袜子的。

门口站着一位黑瘦而且个子不太大的中年男人正在那里招呼顾客。

我父亲用手在脸上抹了一把,硬着头皮走了过去。他从我母亲手中拿过鼓架,小心翼翼的放好。然后又从自己提的蛇皮袋中拿出鼓槌和钢板,

清了清喉咙开始唱起来:“走过一洼有一洼,咱们来到第一家。要知这家在买啥?原来是在卖丝袜。这家的丝袜多如麻,这家的袜子人人夸。

小孩子们穿上它,一定每天笑哈哈;老年人穿上它,心里一定乐开花;年轻小伙穿上它,追他的姑娘大把抓;漂亮的姑娘穿上它,好比锦上又添花------”

父亲唱完,站在那里等着那人给钱。那人就像没听见一样,似乎连头也不肯抬一下。

大约等了五分钟,我父亲不服气,就又敲了一遍鼓,把刚才唱的又唱了一遍。那人好像用眼角瞟了我父亲一眼,仍然忙着和顾客讨价还价。

我父亲就又敲了一遍鼓,又唱了一遍,而且嗓门更大了,声音中还带着反抗与生气的味道。

那人也许听出来了,终于抬起头来,从那张薄薄的大嘴中发出尖利刺耳的声音来:“干啥哩,干啥哩,那看你们俩,好胳膊好腿的,一大早在这里讨饭,丢不丢人?”

“我们不是讨饭,是。”

“?跟讨饭有什么区别?”那人说着转过脸去,面向众人,大声嚷嚷道:“大家都来看看,这两个人能踢能咬,正值壮年,却在这里讨饭,明明是好吃懒做。”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