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女生耽美>良心事业> 16。马家梁和他的父亲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马家梁和他的父亲(1 / 2)



寄宿班今天开始,周塬除了上了两节课外,其余时间都用在了寄宿班上了。

寄宿生一共到了22人,四班占了18个,一共8个女生。有几个报了名,但父母拿不出这每月5元钱,又只好作罢。

一楼那间黑屋子经过收拾,墙上粉得雪白,新打了三合土的地面,这是达夫带领美术小组的学生干的活。他们作为一次美术活动,一连几天利用放学后把地面挖松、捣碎、润湿、拌上石灰,又仔细地平整拍紧后,还用瓷片和绳纹打上了图案,就像在地面铺展了一床地毯。现在做男生寢室,7张铺靠着三面的墙摆着,中央是空的,倒显得很宽松。但是那些学生的床铺却与学生精心修整的“地板”实在配不上:那是些什么样的被帐啊,除了姜玖魁儿子姜明辉的是新置的外,其余的帐子黑黑的,有的缀着各色补丁,或者用纸糊上,有的干脆就不挂蚊帐,只有一床破旧的篾垫或草席,还没有解决温饱的农家实在拿不出多的行头(1)来。

周塬上完第二节课后,径直走进寢室来。有个40多岁的家长正坐在床上,见周塬进来,忙起身相迎,他平头发、长方脸,墩实的身板,穿一套灰兰色劳动布工作服。周塬认得他是耿习武的父亲,临市一个大型国营工矿企业的钳工,他多次来过学校。他告诉老师,他有三个儿子,他也只想好好送儿子们多读点书。大儿子起名习文,却生不逢时,正碰上红卫兵大串连,偏偏习不了文;这二儿子习武,却遇上了高中办到本公社,现在又恢复了高考,他就一门心思想考大学,他也寄托了殷切的期望。每学期至少要到学校来两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要求。周塬也到他家里去作过访问,亲眼看到过他为孩子布置的书房,亲手做的两张可以上下移动的书桌和精巧的台灯。他不能辅导孩子的功课,但每周周末回家,他总要先坐在孩子的书桌前,看看灯光是不是柔和,眼睛是不是舒适,而且常常默默地坐在旁边,陪伴着孩子看书、做作业。周塬听说了这个故事,心里十分激动:这是老一代工人的期望啊!他更感到自己作为老师的责任……。

今天耿师父又亲自给儿子送行李来了,帮他开好了铺。

周塬拉着他的手说:“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是专为您说的!”

“本期开学前,七中曾有学生来邀习武去那里,说那里的条件好些。我说你们能在竞赛中超过七中,自有你们的优势,至于条件,那里无非也是学生住校,老师可以辅导自习,当时我就让习武来问过。现在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了这个机会我当然不会放过。”耿师傅说,“如果学校有需要我出力的地方,只要知会一声,我会随叫随到。”

女生寢室放在二楼,就在男寢室的上面。这里原是初二甲班的教室,现在将初二甲搬到新修葺好了的初一教室,再用柜子和晒箪隔出一半,靠档头的一半,放着4张床,住着8个女生;另一半作为寄宿生辅导老师沈琼的卧室。她爱人在部队服役,今年探亲刚刚归队,也没有什么不方便。有她守在这楼梯口上,就像为女寢室加了一把保险锁。

上午周塬一直在寢室帮他们开铺,下午他在替李虎从井里吊水,把厨房口新砌的一个大水池灌满;放学后,他又带了翟光明等几个学生来到菜园挖土,准备栽白菜。翟光明个子高大壮实,原来是达夫班上的第一名,听说他父亲早死,还有一个妹妹,靠母亲养猪和替人做点针线工夫,把他们拉扯大。因此种菜之类的活计很里手,懂得用功读书。周塬和他一人一把耙头,并排前进,一边挖土,一边和他谈心。周塬说:“光明,你家里很困难,我原来认为你不会来寄宿,你一住校,你妈妈可更艰难了。”

“妈让我妹妹停学了,舅舅给她做了一部草包机,打点草包,跟舅舅他们一起卖,挣点钱补充。”

“这怎么行?牺牲你妹妹的求学机会,你妈实在是个很懂道理的女性,怎么也会重男轻女呢?你妹妹同意吗?”

“还是妹妹提出的办法呢!妈妈认为我高低只有这一年书读了,让我集中思想好好读完高中,力争考上大学。如果考不起大学,也不再复读了,就回家务农,我来负担她,让她读大学。”

“你妹妹真正辍学了?”

“打了休学证。”

“光明啊,你身上承载着他们母女多大的期望啊!”

“周老师,我知道。我下定了决心!”这“决心”似乎变成了他手上的力气,只听见他“嗨”的一声,那耙齿深深地□□了泥土,只见他咬紧牙关将锄把用力向上一抬,一大坯土被翻转过来,他又调转锄背用力向土坯敲打去,“我就不信我考不起大学”,土坯随即四散开来。

“我相信你的决心和智力,但要注意休息,不能一天到晚死读书,还有九个月,要保证身体健康。……”

“谢谢您关心,我会注意劳逸结合的。平时星期天在家,我看书做作业如果头晕眼花了,我就跑到园里干一阵事,出了一身汗,再坐下来特别地舒服,头脑清醒了,效率也高一些。”

“这确实是好经验。以后就请你负责,在每天放学后安排三两个学生侍弄菜园,也是体力和脑力相结合,如何?”

“好,我保证我们会把菜种是很茂盛的。”

沈琼呢,她上完课后,便守在女生寢室,制订好了几条规则,课后她带了一些学生在后操场打篮球。说是打篮球,也没有什么裁判和规则,就是男男女女抢在一起,大家出了一身汗。

晚上他们两个同时来到教室组织这第一堂晚自习。教室还是西南角上那间,但教室里的灯却新装过了,这是老古花了两天的课余时间,重装了线路,将六盏白炽灯,改成了五盏四十瓦的日光灯。讲台上方一盏,其余四盏成两行分布,比以前晶亮多了。教室是亮堂了,墙壁上那三寸宽的坼缝也更显眼了,像是一条张开了血盆大口的大鳄鱼。本来志平建议换他们班的教室,但周塬认为(2)班没有人参加寄宿班,为什么(4)班的事要去换别人的好教室呢,能因为是他这个教导主任兼任这个班主任,就有这个特权吗?

周塬主持班会,但他告诉同学们,寄宿班的班主任是沈老师,沈琼立即宣布了几条寄宿生的纪律,他特别强调了遵守作息时间和防火两件事。

轮到周塬讲话了,可他刚走到讲台上讲了几句,学生马家梁领着他的父亲走了进来,周塬只得示意他们坐下,继续他的讲话:“只要天气好,我们每天都要拿一个钟头的时间来从事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种菜、挑水,打打篮球什么的。有人说我们到学校来寄宿,不就是为了挤出在路上耽搁的时间来学习吗?怎么还要去浪费这一个多钟头呢?但我要说,这不是浪费,这是可以一举两得而且必不可少的。首先我们种菜、挑水帮厨,是我们自己的生活需要。我们原来有李师傅一个人为老师们服务,现在平添这么多人就餐,我们没有条件另外请工友,完全是增加了李师傅的工作负担,人家不计较工作负担来支持我们学习,我们去帮一下厨难道不应该吗?至于菜和水是我们自己要吃: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是高中生了,帮厨实际也是对我们伙食开支和伙食卫生的民主管理。其次是为了锻炼身体,更好地休息。这休息有两种方法,一种叫消极休息法,那就是睡觉散步,全身放松;另一种叫积极休息,那就是将体力活动与脑力活动相间轮换。翟光明同学他今天和我挖土时,便介绍了他这方面的宝贵经验。他说,他星期天在家,看书做作业如果头晕眼花了,就跑到园里干一阵事,出了一身汗,再坐下来特别地舒服,效率也高一些。你们每天的学习很紧张,脑细胞疲劳,搞点体力活动,甚至出一身汗水,让脑细胞里的二氧化碳排出,恢复疲劳而又锻炼了我们的筋骨,这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我们举办寄宿班的好处,当然是充分利用早晨的两个钟头进行早读,利用晚上的两个钟头,进行晚自习。其实,更主要的是老师还将根据教学需要,到班上来给大家辅导。古老师他就向我说过几次,你们物理知识的基础太薄弱了,可是他想要给大家补习和辅导就是没有时间和机会,现在早晚就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了。古老师是个耕读教师,靠工分吃饭。本来他上完分配给他的几节课就算完成任务了,但他几次提出办寄宿班,考虑的就是大家,他们不求你们感恩,更不求报酬,就只有两个字:‘期望’!同学们,你们都是十五六岁的人了,应当懂人情,知恩义了,望你们也将你们的情感集中到这两个字上来!

“对于学校这么样的大致安排,是不是同意?”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