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薇好奇地摸了摸后脑,自言自语道:“三生镜,三生……是巧合么?”
巫瑶耐心地道:“你身怀三生镜,三生命数相同,尽未尽之缘。”
“命数相同?”崔薇心念一转,问,“所以仙姑那时候才会说,三世之内,我必会遇到沈郎?”
巫瑶微微颔首。
“那三生之后呢?”
“这……我也不知。”
崔薇点头,若有所思。“那要如何取出呢?”
“很简单。”巫瑶眸光微闪,后背所负宝剑疾射而出,又悄然归位,快得叫人猝不及防。
崔薇懵然。
巫瑶微微一笑:“取你心头之血,我再教你一个咒语,照念便可。”
崔薇下意识垂眼,胸口濡湿,已开出了一簇极小的红花。奇怪的是,她并不觉得疼。
借着皮影戏锣鼓声的掩饰,崔薇磕磕绊绊地念着咒,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从胸口那细小的伤口处取出了传说中的三生镜。
那是一面巴掌大的铜镜,成色老旧,边缘雕着繁复的花纹,看起来倒像临街摊上一文钱一只的粗糙玩意。
崔薇好奇地摸了摸胸前的细小伤口,实在想不明白自己是怎么从那么细小的伤口取出这么大个铜镜的。她又不死心地戳了戳铜镜,没找出想象中的机关和玄机,不由大失所望。“什么啊,就这玩意?”
不同于她的失望,巫瑶显得有些兴奋,眸中光华流转,璀璨绚丽。
“然后呢?它有什么用?”崔薇粗鲁地拍了拍镜面,问道。
“传说,只要一直盯着镜子,便能看到你最想看到的前因。”
“欸?”崔薇神色一肃,小心地将镜子供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直盯得眼睛酸痛,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不免抱怨道,“什么也没有啊。”
“不能急躁,慢慢来。”
崔薇好不容易沉下心,仍然没看到什么前世,不由瞥了巫瑶一眼。“仙姑,你不会是拿这破玩意来蒙我的吧?”
巫瑶哭笑不得,伸手道:“让我看看。”
崔薇迟疑了片刻,乖乖交出了三生镜。
巫瑶将那面铜镜放在手头琢磨了片刻,亦没发现古怪之处,便尝试盯着镜面,望了许久,镜面隐隐一动,似平静湖面惊起微澜。巫瑶不由屏住呼吸,睁大眼睛望去,却见镜面浮起一层薄雾。
巫瑶大惊,连忙抬袖擦去,将镜面水珠擦干,镜中出现了一片竹林的景象。
竹叶窸窣,清泉叮咚,一个穿着黑衣的小姑娘正蹲在溪边,对着溪水挽头发。
这场景似曾相识,巫瑶手下一顿。
画面拉近,天际隐隐传来鹤鸣之声。黑衣姑娘似有所闻,微微侧过头,抬眸望天。只见她韶颜稚齿,看起来年岁尚小,满面天真。
巫瑶顿时如遭雷劈,整个人僵住。
只因那画面中人,几乎跟她长得一模一样,只是脸上圆润些许,正是少年时的巫楚。
反复打量远处怎么看都眼熟的山巅,她终于能确定,这确实是巫楚。
巫楚正在一千八百余年前的西岭文府。
观其服饰,约莫是她与穆悦成亲那几日。
那曾经是一段甜蜜的过往。
只是于巫瑶而言,这些甜蜜所附带的痛楚更甚。
她将铜镜捏住,下意识想将它扣下去,阻断前事画面。此刻,耳边却传来一声惊呼。
“呀!老、老人家。”
镜面跳转到一侧,一个白发长须老人正在竹林下默默望着巫楚。
这个老者……看起来也有些眼熟……
巫瑶手下稍缓,心中忽然升起一道怪异的念头,不知出于什么想法,她一时竟忘了扣下镜面,跟着看了下去。
镜中的巫楚有些慌乱,将头发匆匆一挽,跳将起来,整了整裙摆,盖住未着鞋袜的小巧玉足,涨红了脸,道:“老人家几时在的?”
那仙风道骨的老者显然注意到她裙下赤足,眼睛一眯,出口伤人:“你一个姑娘家,不好好养在闺阁,却藏身山林,赤足散发,成何体统!”
巫楚被训得肩头一缩,脸更红了,匆匆挽就的发髻哗的一声散落,一时竟狼狈不堪,提着裙子就想跑掉。
老者一个闪身已出现在她身前。巫楚冷不丁撞在他胸口,捂着鼻子,一脸委屈和羞恼。
“跑什么?”老者吹着胡子瞪向她,手中一闪,凭空出现了一把桃花梳。他毫不客气地将巫楚一把按下,手脚麻利地给她梳好长发,退后几步,略一打量,满意地点点头:“顺眼多了。”
巫楚看着溪水中,脑袋一侧一个,梳着两个垂髫髻,顿时哭笑不得,提醒道:“老人家,我十六了。”
“哦。”老者平板地应了一声。
巫楚无奈道:“垂髫是十岁小儿才扎的发髻。”
“哦。”老者又平板地应了一声,好似并不觉得哪里不对。
巫楚揪了揪额角的两个发髻,又道:“我明日便成亲了,须得挽发,不能梳孩童发髻。”
老者眨了眨眼,像是才留意到她身上不合时宜的黑衣裳,平板无波的声音里起了一丝涟漪:“成亲?”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