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桂对旁边的凯达说道,他对凯达的表现很满意,因为凯达的嘴巴还没有合起来。
“萨姆,把你的大弓拿给我。”
凯达拿起几乎和他一样高的大弓也学着李成桂的样子用手比了比,然后又拿了支长箭瞄了半天,当所有的人都以为他要射的时候居然转身向后走了。
“喂——,喂——,怕了就明说,认输不就得了吗。”李成桂追上去说道。
“哄——”
周围的高丽水兵全都笑了起来,在他们心里觉得凯达肯定已经输定了,毕竟李成桂可是号称“百步穿杨“的神射手。
“靠——,我怕你!这么近赢了你也没面子,你百步,我两百步,我要让你输的心服口服。”
“你还拽起来了,我就看看你的本事。”
这时远处的士兵和海盗全都远离了靶子,海盗是因为知道大弓的底细,至于那些高丽士兵们纯粹是不相信凯达会射中。
李成桂看着凯达一直走到离箭靶有两百步的地方,然后慢腾腾的把大弓拉满,一直到最后慢腾腾的把三支箭射完。
“臭小子,我都在打哈欠了,怎么靶子上好象根本没有你的箭,你是不是根本不会射箭啊!”
周围的那些士兵再次发出一阵哄笑,而那些海盗却个个把头缩了起来,因为虽然隔了两百步还是可以看见靶子上只有开始那三支箭的影子。
“有没有搞错,我瞄的很准的啊,连风都注意到了。”凯达说道。“我们过去看看。”
当一群人来到靶子前的时候,一大群士兵已经围在那里了,不过笑声却消失了。
“我输了。”凯达说道。
木板上除了开始的三支箭外还有三个箭孔,不过只有一个箭孔在圆圈内,在木板前面还散落着箭上的羽毛。
“把你的弓给我看看。”
李成桂的表情非常严肃,这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深深了解木板上的箭孔和后面深插进泥土的箭支的意义。
李成桂试着拉了拉大弓,可是他居然拉不满,不是因为他没有力气,而是因为他们凯达那样的大个子和长手臂。
“利器!利器!”
“威力强大,又不象崔老头那些东西那么麻烦、娇气,这是真正用于战阵的利器啊!”李成桂抚mo着长长的弓臂赞叹道。
“这场算平手!”李成桂把大弓交给萨姆。“这是你们极西之地的兵器吗?”
“是的,他来自一个岛国中叫做威尔士的地方。”凯达回答道。“哪个岛国曾经依靠它打败了敌人的整整两千重甲骑士。”
“应该的,这样的东西没有什么铠甲挡得住,可惜而且我们用不了。”李成桂惋惜的摇了摇头。“你们那里的人个子都那么高吗?”
“怎么可能呢?能够用这么大的弓的人都是专门挑选出来的,在我的船队里也只有不到三百长弓手,其他人要么负责肉搏要么只能用小弓。”凯达道。
“其实这种弓也有很大的缺陷,你知道吗?”
“知道。射程虽远却不够精确,所以弓箭手的训练也很难。”
“精确只是其中一个小问题,在大战斗中漫射就已经威力足够大了,关键是这种弓反应速度并不快,而且它太难制造也比较容易损坏,不单单是弓还因为它用的箭也太难制造了。”李成桂说道。“组成中小规模的部队或许可以,但是在我们这里它的用处可能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不会吧?这可本来就是军团作战用的啊?”
“因为我们这里的战争和你们那边有些不同,在我们这里要么是十万甚至几十万的大军团作战,在这样的大军团里都是以各式强弩药箭为支撑的,你的大弓斗不过。至于小规模的部队又大部分是游骑,来去如风、一击即走,它对于四散游击的轻骑作用也不是那么大。”
“它在海战中作用可能比陆战要大的多,但又比不上崔老头的那些玩意儿。”李成桂道。“当然,我不是说它不厉害,只要用的适当它的威力还是巨大的,但你不要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它身上,战场是瞬息万变的,各种匪夷所思的战法层不出穷,千万别以为一招鲜就可以吃遍天。”
“谢谢你,其实你说的我也想过,不过没有你那么清晰,你说的就是兵法吗?我从小就听说过什么兵法,可惜还从来没有专门学习过。”
“对,就是兵法,兵无常势,关键是随机应变。”李成桂道。
“来,再来最后一场,让你看看我高丽‘跆跟’和‘手搏’的厉害,我就不信我一场都赢不了。”
随着李成桂的话,两个人又在空地上拉开了架子,一场势均力敌的空手搏斗开始了。
周围的水兵和海盗也又一次围成了个大圈子,在圈子中间一个强盗头子和一个都统领丝毫不顾形象的扑打起来。
为什么要说是扑打呢?其实李成桂的功夫本身是很漂亮的,无论是出拳还是弹腿都是威势十足,可惜他今天是碰到了“公牛”凯达。
从小就打烂架的凯达根本没有什么招数套路,当他看到自己的拳头无效的时候就护住要害往李成桂身上扑,后来干脆抱住对手的一条腿在地上打起了烂架,结果他们就什么形象都没了。
当李成桂好不容易挣脱凯达的纠缠,然后一脚把凯达踢昏的时候他的身上衣服已经全烂了,脸是也是红一块紫一块的。
周围士兵看着高丽的大英雄李成桂的样子想笑又不敢笑,不过周围那些海盗可不会顾忌什么统领的面子,他们盯着李成桂的熊猫眼全扯开了嗓子乱嚎,弄得李成桂哪个气啊!
“他妈的,你是个娘么啊!怎么又扯头发又抓鸟,居然还咬人!”李成桂骂道。
※※※
三千多人的队伍走在去王京(今开城)的道路上,这支队伍是李成桂的上京部队,在队伍中还夹杂着两百名海盗。
在哪天的比试之后,凯达对兵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晚上去找李成桂学习兵法的时候却了解到了一个真正的忧国之士的爱国心。
当凯达看到吐出真心话的李成桂满面愁容,当他看到李成桂为了自己的祖国和民族长吁短叹的时候,凯达终于答应了李成桂的要求,然后他们就带着一千个倭寇头颅踏上了上京的道路。
凯达和李成桂并骑走在队伍的中间,他们两个人正在谈话。
“李大哥,你带那么多兵干吗?三千护卫也太多了吧!”凯达对周围那么多的士兵感到奇怪。
“我可是崔莹那帮子人的眼中钉,不多带点人,单单他们的私兵就可以要了我的命。”李成桂道。
这些高丽士兵明显都是些精兵,虽说只有很少的人穿铠甲,可是都腰悬利刃,背绑战弓,不是个个强壮,可是个个精猛神足,每个人身上显示出来的那种军人气度就明显看出他们绝不是战场上的菜鸟。
“大哥,你的士兵很不错啊!”凯达赞扬道。
“这是当然,我的兵可不是那些只会欺负老百姓的家犬,他们全都是我的兄弟。他们跟随我和倭寇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哪一个摆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勇士。”
明显看得出来,李成桂为自己的手下而自豪,而那些士兵听到他的话语同样也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在这神情中分明还有对他们的首领的崇敬。
“李大哥,你们这里的房子怎么这么烂啊?而且那些农民也跟没吃饱似的。“凯达看着周围田间那些驻足观看的农民说道。
“因为他们吃不饱!”李成桂的语声很低沉。
“那些庄稼的长势很好啊!怎么会吃不饱呢?”凯达看着周围苍翠的农田说道。
“你看那里,那里的人就吃的很饱,个个都象头猪。”
随着李成桂的手,凯达看到远处出现了一座华丽的建筑物,那是一座寺庙。
“我高丽以佛立国,可惜这些佛门败类上索朝廷赏赐,下刮黎民百姓,虽然我朝农税是二税一,可是经过那些贪官污吏、地主豪门、寺庙庵堂的搜刮,百姓辛苦一年的收获自己所得十不过二、三,你说他们能吃饱吗?”
“难道你们没有想过改变没吗?这样下去迟早百姓会造反的啊!”
“我王当初也想过整田土、薄税赋,可是根本没有用,那些清丈土地的官员哪个家里不是有大片土地,我王的命令连大殿都没出就成了空谈。”李成桂长叹一声。“哎,何况现在的大王根本不上朝,朝堂之上乌烟瘴气,那些混蛋只知道争权夺利,李仁除了会和稀泥之外啥都不会,谁还会管这些老百姓啊!”
“不是还有你吗?你不就在关心百姓啊!”
“我?哎——,我是武将,又要防备倭寇,那里来的精神和他们争啊!如果任由倭寇肆虐,那么这些百姓就更加苦了。”李成桂的话语里有着深深的无奈。
“你可能不知道,我们这里的倭寇之乱比起明国不知厉害多少倍,我国三面临海,土地也不大,倭寇到处都可以登岸,水师也没法子啊!。”李成桂道。“刚开始的时候倭寇还只是在沿海抢掠,可是后来他们居然深入内陆,所过之处片瓦不留,如果没有人对付他们,说不定哪天我们三千里锦绣江山就要落到倭狗的手里,那时我们这些当兵的有什么面目面对养育我们的父老乡亲啊!”
李成桂停了一下又说道:“可恨那些混蛋还想着去和大明争地,他们也不想想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大明数百万军队是我们高丽打得过的吗?”
听到李成桂的话,凯达也沉默了,作为一个外人的他实在没有发话的资格。此时的凯达竟然有了一个奇特的想法,他觉得自己没有祖国似乎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毕竟不用在肩上压上如此沉重的负担。
“那么这次你上京打算怎么办?”
“这就要靠你的脑袋了,哦,不对!是那一千倭寇脑袋,我打算把那些东西当成倭寇大规模入侵的证据,但愿我可以阻止他们,只有和大明讲和才是我们的生路。”
“你不想和大明打仗?”
“只有那些白痴才会想和大明打仗,现在的大明多半又是一个汉唐,谁想和他们打谁就是找死!”
“我对大明的历史不是很了解,能跟我说一说吗?”当年在沙漠里凯达只对那些大英雄、大将军感兴趣,每当讲到历史的时候都只有明月听得最仔细,而凯达要么跑出去偷鸡摸狗要么就在神游。
“要说大明就必须说汉人,可以说汉人的历史就是和蛮族争斗的历史,几千年来汉人总是在和周围的蛮族打仗,我们高丽也和他们打过。”
“你岂不是说自己也是蛮族?”
“我们怎么不是蛮族?我们甚至连文字都没有,而汉人已经有文字几千年了,连我国的文字用的都是他们的。”
“那么汉人和蛮族谁赢了?”
“一般都是汉人输,可是也没有哪个蛮族能赢。”李成桂补充了一句。“汉人输了也赢了,蛮族赢了反而输了。”
“怎么可能呢?”
“古往今来,进入中原的蛮族不知有多少,可是现在又还有几个?”
“你们不是没有进中原吗?”
“现在的情况不是哪个问题,关键是现在的大明几乎没有人打的赢?”
“这么厉害?”
“你还记得刚才我说的汉唐吗?那是中原的两个朝代,它们和现在的大明一样是从异族入侵的铁蹄下站起来的王朝。那两个朝代都强大的可怕!”
“有多可怕?”
“当年的匈奴曾经欺负过汉朝,连汉朝的开国皇帝都被他们围了起来,汉皇是又赔粮食又给布帛,连自己的公主都送出去了,才保住了自己的命。”
“真是个没有骨气的胆小鬼!”
“你错了!他不是胆小鬼,如果他是,他根本不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的王朝,那是能够忍受无比屈辱的大智慧啊!”
“那后来怎么样?”
“后来他和他的子孙忍受几十年的屈辱,当他们觉得自己的实力强大了,就开始了对匈奴的战争,这场战争整整打了几百年,汉人们对匈奴发起了一场又一场决死大追杀,活生生的把哪个匈奴建立的大国击垮、消灭,最后打得匈奴人要么投降要么远走他乡。”
“那么唐朝呢?唐朝也那么厉害吗?”
现在的凯达听的津津有味,他迫不及待的想知道其他的事。
“唐朝,唐朝可能比汉朝还要厉害。唐朝建国的时候在北方有一个强大的民族叫做突厥,唐朝在建国战争中还找他们借过兵呢?”
“啊?突厥?突厥我知道啊?那么说他们的关系不错啊,怎么会打起来啊?”
“那是因为当时的突厥经常寇袭唐的边境掠夺财物和人丁,结果唐皇派出大将李靖讨伐突厥,这又是一场大追杀,前前后后好多年把突厥打的和匈奴同样命运,现在也再没有听到过他们的消息了,他们是不是也逃到西方去了?”
‘是啊!他们现在在小亚细亚,惨的很,给那些阿拉伯国家当奴隶兵卖命,不过现在他们已经在小亚细亚建国了,国名叫做土耳其。”
“当时唐太宗也曾进攻过我们高丽,可是被我们高丽勇士击退了,然后就是唐高宗的时候了……唉……。”、李成桂停下谈话叹了口气。“再后来我们和汉人就没有再怎么打大仗了,唐还帮助我们打过倭寇。”
“现在的大明和汉唐一样是从异族的铁蹄下建立起来的,他们刚刚把蒙古人赶出了中原,整个国家朝气蓬勃。最关键的是汉人们又有了自信,仇恨和自信肯定会让他们对蒙古人发起一场又一场的追杀,他们决不会放过蒙古人,匈奴和突厥的命运肯定就是蒙古人的命运。”
“这个时候谁挡住了他们复仇的步伐谁就是他们的敌人,只有被消灭的命运。可恨,朝廷里面的那些混蛋根本没有想到这一点。”
李成桂在马上恶狠狠的挥舞着拳头,仿佛这样就可以把那些政敌打死似的。
“那些白痴以为赢一仗就真的赢了吗?这场汉人复仇的战争只有一方被消灭才可以结束,汉人可以输上无数次,他们有那么多的军队,就算军队死光了,他们还有那么多人口,他们可以组成无数的军团,他们可以象汉朝一样打上几百年,可是我们行吗?我们只要输一次就全完了!”
“而且他们还有无数可怕的武器,象崔大哥的火yao都是从他们那里学习的,还有你的那些大船,肯定是在明国造的吧?”
“是啊,最大的是在杭州造的,还有两艘是在西奈造的。”
“西奈?西奈是什么地方?”
“离这里很远了,至少有几万里,不过那里造的船还是没有杭州的船好。”
“是啊!放眼整个天下,也只有明国可以造那么大的船,就算他们在陆地上打不过我们,他们还可以从海上来,现在那么多倭寇,如果再出来什么‘明寇’那可怎么办啊!”
“大哥——”
“哦,什么事?”
“我们就是明寇!”
“你们不算,你们这种专抢倭狗的不算,你们这种明寇越多越好,我到希望再来一个‘高丽寇’,玩死那些臭狗屎,可惜老家伙太死脑筋了,没有朝廷的允许他就不动窝。”
“算了,大哥,你继续说。”
“我刚才说了他们有各种可怕的武器,何况他们还有那么多身经百战的老兵,只要国力支持得住,谁也挡不住他们!蒙古人不行!我们不行!那个专出倭寇的国家也不行!”
“所以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和明国保持友好,可是那些混蛋居然跑去和明国开战。”
…………
“李大哥——,你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我算什么英雄啊!当兵这么久,连个倭寇都平不了。”
“可是我就觉得你是,我对你有信心。”
“但愿吧!”
注:唐高宗东征:其实当时中国的统治者是武则天,唐朝吸取了唐太宗的教训,使用无比狠毒的小部队出击“焚田”战术,再结合其他战法最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李成桂——字君晋,高丽末期抗倭名将,善射,都统领。作为亲明一派的首领与亲元的崔莹对立,1388年被迫出兵,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拒绝和明军作战,回军发动兵变夺取“天下”(高丽的天下,高丽自称小中原)立傀儡为君,1392年自立。
跆跟、手搏——古代高丽民族的搏击术,现在的跆拳道就脱胎于它们。
作者的话:我的作品不是历史书,有些东西都被作者歪曲了,比方说现在的高丽王就有一定的歪曲,当然我自认为大方向还是没有错的。所以大家对对书中的一些描写和年代不要太在意,不过“注”可以算是一个补充吧。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