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乱唐> 第三章 安家落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章 安家落户(1 / 1)

第三章安家落户

在翠山镇的旅店里躺了三天,我恢复了精神,从回不了家乡的绝望到颓废,我简直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总算是明白了,人还是得活着。想想也是,我是来旅游的,怎么就成了放逐了呢?天意弄人啊。

想明白了,就得活下去,先想想脑海里的隋朝历史知识。

南北朝末年,中国已经经历了270年长期的南北分裂后,人民普遍渴望统一。但北周和南陈的皇帝都没有统一南北的能力;到了杨坚夺取了北周的政权、建立隋朝以后,这一任务才由隋文帝杨坚予以完成。

杨坚出身北周贵族,周宣帝时拜上柱国、大司马。后来周静帝年幼即位,坚为大丞相,总揽军政大权,在平定了河南、湖北、四川的割据势力后,又翦除了宇文氏诸王室,于大定元年(581)代周称帝,建国号隋,是为隋文帝。接着,他开始了统一的军事部署,先与突厥和亲,使*来归,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便安排南下伐陈。文帝以晋王杨广为行军元帅,在安徽前线集结兵力,准备渡江。开皇九年(589)正月,先锋韩擒虎、贺若弼分别从采石、广陵渡江,直取建康,陈军崩溃,陈后主投降。南方各地纷纷归附,文帝出兵后不到四个月,便实现了南北统一。

隋文帝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恢复生产、巩固统一成果的措施。他加强中央行政机构的领导,设立三省六部;又改地方州郡县三级制为郡县二级制;改革府兵制;重颁均田令;制定新刑律;新铸五铢钱;统一度量衡等。他使用得力的大臣高、杨素、牛弘、苏威等,坚持以农为本,兴修水利,使手工业和商业得到恢复发展。文帝又开通广通渠,以便漕运交通,在长安建大兴城,并完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材。仁寿年间,全国户口增到七百万户,仓廪充实,社会安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开皇二十年,文帝废太子杨勇,另立次子杨广。杨广素与宇文述、杨素勾结,建立党羽,阴谋夺位。仁寿四年,文帝突然病死,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炀帝得志后骄恣无忌,滥用人力财力,挥霍无度。他大规模征发民工,修建南北大运河及长城;大规模兴建东都,穷极华丽,一年间每月役使民工达二百万人;又大规模征调军队,三次出征高丽,死伤无数;巡游全国,三下江都,浪费大量钱财,使人民苦不堪言,国力大耗。农村中逃避军役和劳役的人越来越多,流民遍地。大业七年,在山东首先爆发了王薄领导的农民起义,接着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贵族出身的杨玄感也起兵反隋,统治阶级内部出现大分裂。起义军在与隋军不断的战斗中,分并离合,形成了三支较强大的力量,即在中部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北部窦建德领导的夏军和南部杜伏威领导的吴军。大业十三年,瓦岗军进逼东都。这时炀帝已南下江都,以越王侗留守东都。山西太原留守李渊乘机举兵进入长安,立代王侑为帝,自为大丞相。大业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发动兵变,缢杀炀帝。李渊闻讯,当即在长安自立为帝,建立唐朝。这时各地豪强也纷纷独立,形成群雄并起的局面。此后三四年间,农民起义军和地方割据武装都纷纷被唐朝消灭,唐朝继承隋朝,统一了中国。

真头疼啊,这个隋朝太短命了,仅仅比秦朝多了一个皇帝,三世而亡,现在这么乱,应该是公元616或617年,离隋朝灭亡没几年了,看这里的地理,应该是江南地带,应该比北方安全点,就在这里住下吧。等到唐朝统一全国后,我在出去旅游,看看大唐的盛世繁华,也不算白来一趟。就这么定了。

为了生存,我要好好活下去。我哄走围观汽车的小孩,打开车门,检点我生存的资本,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混蛋博士还真没少带东西,打开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箱子,有物资如下:一台小型水力发电机、小型炼油、炼钢设备、各种工具、米尺、公斤称、钟表、精密天平、十桶油料、一百五十公斤黄金、一吨白银、一台车床、各种植物种子、一箱小工艺品、各种金银首饰一小盒、二十把合金钢马刀、二十副弩弓、轮胎、二箱子书籍、炊具、帐篷、、、、、、

我自己带的东西有一支自动步枪、二支手枪、望远镜、指南针各一个、以及足够多的弹药,一匹白马、四条狗,以及若干旅游物品。和老头比起来差远了。

虽然不多,看来足够我在这个乱世活下去了,接着该想办法安个家了,我不能总让别人免费参观我的汽车呀,嘿嘿。

说干就干,我找到翠山镇的乡老,一个姓张的老头,也是本地张氏家族的族长,送了他二十两金子,应该感谢博士,他把金子和银子都弄成了一两一个的小块,省了我不少事儿。

这个张老头很能装,最后还是和金子亲,信了我北方难民的身份,答应帮我落籍和买田地。

二天后,他给我办好了手续,我花了四十两银子购买了第一笔地产,位置在翠山镇的西头三里地外,靠近河边,是片滩涂和长满荒草的生地。就这破地还值四十两银子,我心中暗骂,看来这里的人还是很排外啊,不过没关系,咱们走着瞧。

老头把我往这一扔,就回去了,连瞧都没瞧我,我看着满地荒草和杂石,心中发愁,想了半天还是回镇里找人开工吧。

镇子里难民多,没费多少事情,就招足了人手。这年代,人命贱如狗,好多人看没有份了,连喊只要管饭就行。于是我大发慈悲,就招了他们,也替自己省了钱。自从被博士暗算后,我发誓再也不信别人了,再想想那些灾民要抢我的样子,看来要在这乱世活下去,必须心肠要够狠够黑才行啊。

在我回去的路程上,真是浩浩荡荡的队伍:有三百多个流浪汉当力工,三十多个瓦匠和木匠,还有一百多辆大车,拉着七十车青砖和三十五车粮食、蔬菜。

我在镇子上买光了所有的青砖,同时还预定了他以后一百五十车的青砖,约定他送货上门,我是款到付钱。

我把车开到了工地,晚上就住在车里,看着俺自己的财产和土地。

一个多月后,我坚持不住了,决定去镇子里吃点好的,再雇二个妇女来做饭,说什么也不能再和这些民工吃大锅饭了。

我的住宅的基本工程算是建设完了,庄园南边是一条小河,其余三面全是荒原,南北各保留一个门,门口各有一个石头砌的堡垒,里面可以架设二挺重机枪。南北长180米,东西长150米,已经把围墙建好了,基本上把我的四十亩地都圈里面了。

庄园里盖了五排房子,把所有的民工都安置了起来。

看到人们都安顿好了,我开始安顿带来的东西,油料和武器是不能露天存放的,对于油料,我让民工挖了半地下车库,这个地上车库门口有三十度的斜坡,可以方便油槽车开上来,上面用树干支撑,搭了个凉棚,不论是放雨还是通风,效果都不错。

至于那些精密仪器什么的,暂时还放在车里,只是把十桶油料搬了出来。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这个时代的自然环境,到处都是高大的树木,给我提供了不少方便之处。

锁好车库大门,吩咐民工们好好干活,我晃晃悠悠的去了翠山镇。

在饭店里吃了一顿好的,又雇了二个厨娘回去做饭,和几家商铺的老板约好送货的时间,就带着厨娘回去了。

在我们出镇子的时候,在镇子的另一头,寇仲和徐子陵晃晃荡荡的进了翠山镇,准备开始他们的厨师生涯了,他们被这里的太平景象吸引了,准备安家落户,娶妻生子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