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网文创作技巧> 女频资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女频资料(1 / 2)

 1楼目录:

古代单位换算

中国古代女子称谓大全

媒人的七个雅称

古代各年龄称谓

古代九毒

中国古代妇女头饰

中国古代少女十大定情信物

中国古代婚俗集锦

21楼目录:

世界古代史上女子五种奇特的“献身”方式

中国古代后宫称谓汇总

中国古代女子发型种类及其细分

中国古代男子发型及头饰

中国古代配饰集锦

走进古代女子的闺房

42楼目录:

古代女子化妆用品

十九种有毒的花

【古代单位换算】这个适用于写跟历史有关的

时代单位换算公制换算(厘米cm)

商1尺=10寸,1寸=10分

1尺=15。[燃^文^书库][www].[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8厘米,1寸=1。58厘米(以下单位省略)

战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秦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引=2310,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汉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引=2310,1丈=231,1尺=23。1,1寸=2。31,1分=0。231

三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42,1尺=24。2,1寸=2。42,1分=0。242

西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42,1尺=24。2,1寸=2。42,1分=0。242

东晋及十六国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45,1尺=24。5,1寸=2。45,1分=0。245

南朝与北朝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南朝1丈=245,1尺=24。5,1寸=2。45,1分=0。245

北朝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隋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296,1尺=29。6,1寸=2。96,1分=0。296

唐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小尺:1丈=300,1尺=30,1寸=3,1分=0。3

大尺:1丈=360,1尺=36,1寸=3。6,1分=0。36

宋元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1丈=312,1尺=31。2,1寸=3。12,1分=0。312

明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裁衣尺:1尺=34,1寸=3。4

量地尺:1尺=32。7,1寸=3。27

营造尺:1尺=32,1寸=3。2

清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裁衣尺:1丈=355,1尺=35。5,1寸=3。55

量地尺:1丈=345,1尺=34。5,1寸=3。45

营造尺:1丈=320,1尺=32,1寸=3。2

很明显,按照唐朝以后的度制,七尺男儿的身高将达到2米以上,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谓七尺男儿无非是在1。7米左右,这和现在的人们的平均身高相差无几,所以说,七尺男儿的身高应该是1。7米左右。

顺便补充说明,中国历史一直都是按照十进制,但是周朝“8寸为尺,10尺为丈,人高11丈,故曰丈夫”。

【中国古代女子称谓大全】

“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钗”: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钗。”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

“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罗敷”:美丽而坚贞的妇女。

“无盐”:貌丑而又德行的妇女。

按宋代政和二年定命妇的等级由下而上的排列是:孺人、安人、宜人、恭人、令人、硕人、淑人、夫人。

“夫人”:在周代“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到汉代,列侯的妻子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称“太夫人”。汉代皇帝的妾也称“夫人”。唐代诸王的母或妻及妃,文武官一品和国公的母或妻及妃为“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为“郡夫人”。宋一品、二品官员之妻皆封“夫人”。清代则封宗室贝勒至辅国将军之妻为“夫人”。在古代,“夫人”有时也是对妇女的一种敬称。现在,“夫人”一词已常被用来作为朋友间问候的客套词。

“淑人”:宋徽宗时定制。文官正、从三品的祖母、母、妻各封淑人。明清制三品及宗室奉国将军之妻为淑人。

“硕人”:夫人封赠之号。宋政和初年定命妇等级,大夫以上封硕人。

“令人”:宋制,内命妇有奉恩令人等封号,为正六品。外命妇之号有九等,令人居第五等,大、中大夫以上的妻子封令人。

“恭人”:在令人之下,自中散大夫以上至中大夫之妻封之,充为六品。清明为四品之妻的封号。清又以奉恩将军之妻为恭人。

“宜人”:宋代政和年间开始有此制,文官自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议大夫,其母、妻封宜人;武官官阶相当者同。元明后,改依其子或夫官品受封,元代七品封宜人,明清五品封宜人。

“安人”:在宜人之下,自朝奉郎以上至朝散大夫之妻封之。明清则为六品官之妻的封号。

“孺人”: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则为七品官母或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奴人的尊称。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kun,第三声)”、“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媒人的七个雅称】

1、伐柯:来自《诗经》

2、保山:源自《红楼梦》。

3、媒妁:媒,谓谋合二姓;妁,谓斟酌二姓。

4、月老:源自唐,指向月检书的老人。

5、红娘:《莺莺传》中崔莺莺的侍女。

6、红叶:源自诗句“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

7、冰人:来自《晋书?索传》中的故事。

【古代各年龄称谓】

女子:12岁称金钗之年,13岁称豆蔻年华,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出嫁女子称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耳顺。70岁称古稀,80岁称杖朝。90岁称合耄耋。100岁称乐期颐。

【古代九毒】

1、断肠草:能引起呕吐等消化道反应。

“断肠草”,中草药名为“钩吻”,又叫胡蔓藤、大茶药、野葛、毒根、山砒霜。

一般情况下,误服钩吻后,10分钟内就会表现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半个小时后就开始出现腹痛,抽筋、眩晕、言语含糊不清、呼吸衰竭、昏迷等症状。据文献记载,当年神农尝百草,就是因为误尝断肠草而死。断肠草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喜欢生长在向阳的地方。

一旦发现类似情况,就应及时就诊,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先给误服钩吻者灌一些鹅血、鸭血、羊血,这在临床上已经证明有一定的疗效。对于钩吻中毒的治疗还没有什么特效疗法,只有一些常规的洗胃、导泻、利尿、活性炭吸附毒物等方法。误食断肠草可能会导致肠子粘连,腹痛不止,至于断肠草断肠的说法毕竟还是传说。

补充:有些地方的人有时用它来为家畜驱除肠道内寄生虫,所以少量摄入并不会致死。感谢@Unruin提供。

后来LZ又查了一下资料,发现钩吻也有着医药价值。很早以前,断肠草就已经被人们认识并应用。“钩吻”毒素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在抗炎症、镇痛等方面。“钩吻”的成分用于治疗顽癣、疮肿毒、疥癣都有一定疗效。

2、乌头:毛莨科植物。

东汉末年,关羽中毒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其毒即为乌头毒。乌头属在全世界有约300种,中国就有160多种,遍布全国各地,而以西南地区种类最多。

乌头的有毒成分是二萜类生物碱,其中毒性最大的是乌头碱,只要几毫克就可以让人丧命,而且,它和河豚毒素一样,都是神经毒素,吃下去之后会导致全身神经活动(以及肌肉活动)的紊乱,不痛的地方感到痛,痛的地方感到不痛,肌肉也不听使唤了,心脏也乱跳了,又流口水又拉肚子,最后的死因,不是呼吸中枢麻痹,就是严重心律失常。

乌头中毒可用甘草100g,土茯苓50g,绿豆50g煮水饮用。甘草能抑制乌头碱的毒性反应,可作为乌头碱中毒的解毒剂。绿豆和土茯苓有清热解毒、利尿排毒的作用,可与甘草合用解乌头毒。如不能配齐三味药,应先及时使用甘草。严重者应及时静脉注射阿托品,能对抗乌头碱中毒后心律失常造成的死亡。另,远志、防风也可解乌头之毒。

3、砒石:即砒霜。

急性中毒:口服中毒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大便有时混有血液,四肢痛性痉挛,少尿,无尿昏迷,抽搐,呼吸麻痹而死亡。可在急性中毒的1-3周内发生周围神经病。可发生中毒性心肌炎、肝炎。大量吸入亦可引起急性中毒,但消化道症状轻,指(趾)甲上出现m氏纹。

慢性中毒:消化系统症状,肝肾损害,皮肤色素沉着、角化过度或疣状增生,以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可致肺癌、皮肤癌。

4、金刚石:慢性毒剂胃出血致死。

文艺复兴时期,用金刚石粉末制成的慢性毒药曾流行在意大利豪门之间。当人服食下金刚石粉末后,金刚石粉末会粘在胃壁上,在长期的摩擦中,会让人得胃溃疡,不及时治疗会死于胃出血,是种难以让人提防的慢性毒剂。

5、鹤顶红:即红信石,加工后是砒霜。

自古以来,丹顶鹤头上的“丹顶”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剧毒物质,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一旦入口,便会致人于死地,无可救药。鹤顶红也常在中出现,但查阅所有书籍,都没有这个条目,鹤有鹤肉、鹤骨和鹤脑可入药,但都无毒,而且都是滋补增益的药。比方鹤脑,可增强目力,使人夜能见物。鹤顶红究竟是什么,查了一些不太正式的文章,说鹤顶红其实是红信石。红信石就是三氧化二砷的一种天然矿物,加工以后就是著名的砒霜。

6、夹竹桃:干燥的3克就能致死。

夹竹桃是最毒的植物之一,包含了多种毒素,有些甚至是致命的。在夹竹桃的各个部份都可以找到这些毒素,在树液中浓度最高,在皮肤上可以造成痹。夹竹桃的毒性在枯干后依然存在,焚烧夹竹桃所发生之烟雾亦有高度的毒性。些许或10-20片叶子就能对成人造成不良影响,单一叶子就可以令婴儿丧命。对于动物而言,只要其体重的每公斤有0。5毫克的夹竹桃就可以致命。大部份的动物对于夹竹桃都有不良或死亡的反应。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