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编杨洋
好了,咱们接着上次讲的内容继续往下讲,今天主要讲的是在写文中常见的一些细节。[燃^文^书库][www].[774][buy].[com]【更多精彩请访问】
先说第一个:画面感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一部优秀的之所以能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其很大原因在于本身的带给读者的代入感,读者会和那些故事中的人物同悲同喜。从故事发展所需要的铺垫到冲突**,凸显这些的关键在于画面感。
但是很多作者的文中通常都比较缺少画面感,要么太呆板,要么就是描述事物没有逻辑,缺少环境描写。没有写出故事背景下的景物和烘托氛围,一个场景停滞过久,都是会导致没有画面感的原因。
在这里我举一个穿越的例子:女主的现代背景被设定为现代的杀手,在描写她执行任务的时候,如果作者一直都在强调杀手和敌方的恩怨纠葛;或者是多人物独白,没有写出一个杀手利落的伸手,过人的反应;以及任务中剑拔弩张的气氛或者连贯打斗,这样的描写就会显得很片面,也无法突出人物的特点。
什么是气氛?
首先,每一个小剧情都应该有自己的重点和写作的目的。
比如上面例子中,如果有这样一段小剧情,主角和要去暗杀的目标做事是极度小心。同时这目标也收到风声知道主角什么时候要去杀他,那当主角开始行动的这段剧情里,主要剧情进行的第一现场能突出这种紧张气氛的物、事、人都可以简要写一下。
用物、事、人,可以作为一种小方法,可以作为一种小方法。
物方面,比如当天夜里,大院一片死静。一股冷风从院子里吹过,只有地上的几片枯叶被风吹着来回打转。类似这种,上面是突出在事情发生前,场景气氛,从“物”这方面下手。
事方面,主角爬在房顶上一动不动的盯着院子里的情况,这时一间湘房突然亮想了灯,又突然被人吹灭,房顶上的主角警觉起来。而湘房内,一个丫环被另一个丫环拉住捂着嘴小声的在她耳边骂道,小心老爷你腿打断,管家天黑前就交待.。。有这种小事件突出这角色在准备上的内容。
人方面,房顶上的主角当然是这一剧情的重点,而被杀的这角色,这时他又是什么表现,比如密室内,他正和一堆人围座在一起,手里握着早就凉了的茶杯。一动不动,两只眼皮闭着但是看得出眼珠在不停的打转..
上面讲的这种通过物、事、人,来写出一个小剧情的。
要注意一点:在写的时候要想好这个小剧情的重点和目的。还有这段小剧情要发展到什么地步,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这是另一个问题了。
不要写着写着收不了尾,这里还是回来咱们讲的只是一个画面感的问题。总之就是一句话,不管是小剧情也好还是整体的故事上,在写作上,我们都要尽可能的把故事桥段写得也逼真越能突出当时气氛目的越好,刚开始写作,有时会出现类似这样的问题:
A:拿起一把剑指着B“你偷我家的剑谱.。。”
B:我没偷.。。
C:
D:.。
这种就是所谓的对话流。
或者是,有很多很长很大的内容,这山下有什么树树边有什么村村里是个什么情况。然后村里有家什么人等等..碰到一个内容就去写一堆东西出来。
这样写就是作者在写作前没有想好自己这一段的目的,重点是什么,如果只是突出一个小山村里的这户人家。那直接了当,什么什么地方谁家谁在做着什么,接下剧情,突然门外传来什么什么..或是,这一天怎么怎么着,也就足够。
而刚才提到的画面感多数情况是要在写作一个情节有一定起伏,或是关键点时需要去做细化。或是如同影视中,特写部份时用到的,这点各位注意。
接着说第二点;文章中大量重复的词语,这个问题在审核作品是最近看到得比较多。
一个形容词或者是表示转折的词,会反复被用到。例如一篇文章里连续出现几个,忽然之间,那么这样其实就大大削弱了你的文调动读者的能力,没有新鲜感。原本紧张的气氛,由于作者的重复堆砌辞藻也显得平淡无奇了,其实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多用些同义词,突然,猝然,骤然,猛然,蓦然,倏然等等。
这些都是可以表示转折的和给沉浸在柔和气氛中的读者一记惊喜的。同样的对话,也可以换个说法来讲,这个呢,就需要大家平时多留意,养成收集词汇和描写的习惯,还要会运用。
如果这些都不会,那你记住一点,不要去故意不会装会;别装着装着把自己的文搞成一本很二的文,实在都不会用词,那你就直接想着平时咱们说话的方式,这类人他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样的。这件事情这个小剧情怎么讲出来别人会听得比较清晰,也能听懂。
比如简单的一个小事件:小明在学校上课时传纸条给小花,要把这个小事件的发生过程写出来。
上课时小明看了一讲台上背对着同学们的老师,快速的撕下一页课文,在空白处写下“..”然后快速的向着小花抛了过去,这时的小花正在怎么怎么着突然..
如上这样去写就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如果一定要觉得这样写没意思我想装下文青,要去加一堆自我感觉良好的词什么的,就像是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XXX学样内一片朗读声。怎么怎么的去写,这样写出来说实话..真的还不如直接了当的去写,大量的重复词语上更要命。
举个例子来说:突然小明看到小花看着前面的XXX发呆,突然前面的XXX也发现了小花在看着他发呆。突然老师发现了这两学生的举动……当然我这里是有些扩大。
然而如果这种形容词或是起到一定语气转折的词出现太多太频繁,像上面的“突然”,要么像一惊一诈,要么像是这主角脑子进水有精神问题。这个大家有这些问题的稍稍注意下吧。
接着说另一个,对话要融合动作或其他需要的细节、场景等来描写;
为什么说这问题?
因为一旦在对话上处理不好,一方面是会让人感觉生硬,一方太长全是对话会让读者很容易晕菜。
举个例子:
俊美的容颜此刻充满了怒气,像是天神一样的不苟言笑,大手也十分用力的掠夺琳达喉咙间的最后一丝空气,“女人,你记住,这就是一场交易,我们各取所需,我的想法不需要想你汇报,你也比太自以为是的觉得你可以呼风唤雨。没错,我是喜欢顾明雅,所以,今天的戏如果失了分寸,那么你应该懂得你要付出的代价。”说完,季瑾瑜甩开了琳达,坐到了一旁。
“咳咳咳。”琳达捂着喉咙艰难的喘息着,刚刚那一刻,她真的以为自己要死了,“呵呵,呵呵,代价?我是什么样的女人啊?你知道的,什么样的手段对付女人最好,我可是最清楚的。”
“你?!”季瑾瑜听出了弦外之音,不禁想起琳达素来的办事作风,霎时愕然自己的疏忽大意。
他真该死,琳达是不可能点到为止的。
这种对话融合动作,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对话的描写是多种形式的,这种远比某某说那种单一的形式要好的多。也更有立体感。再或者如果剧情需要,比如咱们经常看到的武侠里面,两个高手过招,文里面总会有一些,在两人说话时。比如谁谁谁眼角轻轻一动呀,嘴角稍稍扬起冷哼一声呀,听到XXX说完什么后,两手紧握成拳关天咔咔着响呀等等..
在文中需要时,用一定的细节上除对话内容外的东西,去突出在对话中,主要人物的心理、神态或是表情上的变化。这样各角色当时的各种内在情况读者更容易接受,而不只是停留在很表面现像上。
接着再说一下新同学有时会问的一个问题:女生作品,是不是只能一对一,只能男女主一直黏在一起。
对于一对一的文,很多作者有些误区,从一开始就把感情主线和盘托出,而对一些男配吝惜笔墨,甚至使得读者一看就心生厌恶,这种其实大大减少了文文的看点和感情争夺戏的分量。
男配,女主,男主,都是可以有互动的,切忌非常简单的一个原因爱上女主,情感是需要细节来培养的。在感情酝酿期,最好有一些人物互动,比如一些感动的桥段,吵架的桥段等等,让主角间的感情慢慢滋生。这要联合你的情节走向。如果感情已经慢热,情节又脱离其中一个主角,只有一人的独角戏,读者自然觉得很慢。情节在照着你的思路发展的时候,人物感情也应该随着情节发生微妙变化。感情进展太快,这要看什么样的剧情。再假设,两人是一见钟情。这也是合理的,但一见钟情后感情的延续就很重要。爱上一个人,对方身上总有你欣赏或心疼的地方。把这些东西挖掘出来,写出的感情就会比较深刻。这样出发的剧情在文中才会有一定的逻辑性。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