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玄幻魔法>网文创作技巧> 初识玄幻小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初识玄幻小说(2 / 2)

科幻创作要迎头赶上

我毕竟是“退役”的科幻老兵,面对奇幻、玄幻创作如火如荼,反观历史最久的“老大哥”科幻,觉得落后了,必须迎头赶上。

这几年的中国科幻,就数量而言是不少的,但是质量平平,惨淡经营,印数通常徘徊在五千册至一万册这样的“保本线”上。中国科幻界缺乏像《幻城》这样有影响的作品,缺乏像郭敬明这样有影响的新秀。

再个,要说的就是前几年最为流行的《诛仙》,一时十分火爆,文笔不错,构思奇特巧妙,利用书中的修真练道之人总体概括了世间形形色色的人,不论哪个人物都十分有特点。看起来十分顺畅气势恢弘。是玄幻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佳作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科幻创作水平与科技实力成正比,因为科技实力体现了国民总体科学素质,而科学素质的高低决定了科幻的创作水平。我常去美国,在美国的图书馆、书店,总可以看到整架整架的科幻排列在那里;美国每年的电影大片之中,总有几部是科幻片。不论是美国的科幻片《星球大战》、《帝国反击战》,还是《ET》(《外星人》)、《侏罗纪公园》、《第五元素》、《我,机器人》等等,都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一切,都是美国雄厚的科技实力的反映。中国科幻不仅与新兴的奇幻、玄幻存在差距,而且与美国科幻存在差距。

中国的科幻应该形成鲜明的中国风格。当今的中国科幻受西方科幻的影响太深,过分“洋化”、“西化”。这也是中国科幻缺乏有影响力的新作的原因。

不过,我终究还是偏爱科幻。在我看来,科学幻想毕竟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会给年轻读者以科学启蒙,使读者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奇幻、玄幻所无法企及的。我并不反对奇幻、玄幻,但是我希望能够多多出版科幻,鼓励青少年多读科幻。

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分类是没有玄幻和魔幻的。“玄幻“这类题材本属于新生事物,按照常理应该归于奇幻类,不过国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实在是丰富,将这类题材单独做成一种类型来看硬是把奇幻拆分成中国式玄学的“玄幻”和魔法类的”“魔幻”,这是种很不规范的叫法。稍微对奇幻文学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奇幻作品并不是只有剑与魔法这一种题材。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分下去的话,玄学题材的叫玄幻、科学题材的叫科幻、魔法题材的叫魔幻,那么宗教题材的应该叫宗幻?超能力题材的叫超幻?以传说为题材的叫传幻?那样的话我们单是记这些分类都要累死了。

而真正的幻想类作品,命名分类在它的西方发源地只有科幻一种名字即sce(科学)fi();这个名字的确是有他不严谨的地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幻想类题材都包含科学,到了中国之后,我们自己把包含科学成分的幻想叫做科幻,其他的归为奇幻。而其他玄幻、魔幻之类的分类就太过牵强了更没有必要了。

「热门玄幻」

《琴帝》《七界传说》《恶魔法则》《巫颂》《神墓》《星辰变》《诛仙》《鬼吹灯》《卡徒》《盘龙》《魅生》《盗墓笔记》

「玄幻分类」

「魔法校园」「西方奇幻」「吸血家族」「变身情缘」「东方玄幻」「王朝争霸」「异世大陆」「异术超能」「远古神话」「转世重生」其中以「魔法校园」「西方奇幻」「东方玄幻」最广为人所知

「玄幻与其它的区别」

奇幻、魔幻和玄幻的区别

目前常说的奇幻,大致可分为西式和日式两类。

西式奇幻根源最深,从《魔戒之王》上溯到亚瑟王与圆桌武士,再到希腊、北欧古代神话,处处都有西方文化的烙印。这种文化体系与中国差异甚大,许多地方几乎无法沟通。由于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观念隔阂,中国读者接受起来稍嫌费力。但是,说到对英雄的敬佩,对英雄主义的追求、赞赏,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西式奇幻,通常分为“主流奇幻类”(HignFantasy)和“剑与魔法类”(Sword&Sorcery)两种,前者比较注重文学性(如《魔戒之王》),后者则多偏重于冒险、战斗,更象是“动作片”。

日式奇幻,实际上是西式奇幻和日本文化结合的产物,而日本文化中又有中国文化的血脉。因此,比起西式奇幻,日式奇幻更容易赢得中国读者的亲近。再加上精彩动漫的辅助推广,日式奇幻很容易就在中国闯开了一条路。

日式奇幻,绝大部分是日本武士道精神、西式奇幻故事、中国谋略智慧的结合。文化根基较弱,但娱乐性强,人物塑造往往非常炫目。

一些恐怖,以现代生活为背景,加入吸血鬼、狼人、鬼魂等元素,勉强可归入奇幻类,或归入奇幻与恐怖交界的边缘幻想类。

所谓“历史架空”,通常是虚构出一个世界,或是一段历史,然后以此为基础创作传奇故事,其中魔法、巫术、神怪内容并不多,基本采用历史的手法来写,人物能力也通常不超过正常人的极限。这类的“可能性”虽不大,“真实性”却较强,算是奇幻与历史的交叉类别

魔幻绝不是指“魔法幻想类”,而是有完全不同的定义,与一般人想象中的概念相去甚远。

魔幻,即“魔幻现实主义”,是主要出现在拉丁美洲的一种文学流派。这种流派的创作手法,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迷离恍惚的幻觉结合在一起,通过极端夸张和虚实交错的艺术笔触来网罗人事、编织情节,以图描绘和反映错综复杂的历史、社会和政治现象。

魔幻现实主义,往往采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变幻想为现实而又不失其真”的手法。典型的魔幻,其显著特点是:给现实生活变形;加入神秘、神奇甚至古怪诡异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社会矛盾、********内涵。

如果说现实主义是社会的一面镜子,那么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以比喻为社会的一面哈哈镜。虽然它蒙罩着一层神秘的外壳,但仍然是要描写现实世界。只不过,它没有采取写实手法,而是采用夸张、讽喻的方式。

魔幻与其他三类幻想的最大区别就是,它必须以现实为基础。它的“幻”是为了增加神秘气氛、加强讽刺意味,内核仍然是真实生活。

例如,著名魔幻《百年孤独》,如果去掉其中“幻”的内容,完全可以跟《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作品放在一块儿。

在《百年孤独》一开始就写到,吉卜赛人抱着两块磁铁“……挨家串户地走着……铁锅、铁盆、铁钳、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木板因铁钉和螺钉没命地挣脱出来而嘎嘎作响……跟在那两块魔铁的后面乱滚”;吉卜赛人带来了磁铁、望远镜和放大镜等“新鲜玩意儿”,但是两块磁铁要用一头大骡子和一群山羊来换,放大镜又要用两块磁铁加上三块金币。为了看一下从未见过的冰块,居民们每人要付五个里亚尔,摸一下价钱还要加倍。

看过全书,再回看这段情节,就能明白这根本不是在写吉卜赛人,而是隐喻殖民者对贫苦人民的搜刮。《百年孤独》中,这种带有强烈讽喻意味的情节比比皆是。

因此,魔幻,根本不是娱乐性,而是外表夸张、内涵深刻严肃、反映社会问题的现实

玄幻,可以说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幻想”。它的创作原则就是无原则,它的幻想基础就是无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玄幻基本上是综合了西式奇幻、中国武侠、日本动漫、科学技术的大杂烩。

中国文化包容性极强,任何外来事物都能溶进它的怀抱中,并衍生或变形出一些新事物。

玄幻正是如此。大多数玄幻,取了西方的魔法、中国的武术和谋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再加上神话(而且经常是中国、印度、希腊神话并存……),构建出神奇的世界,精彩的故事。

论到虚构、幻想,玄幻是四类幻想中最自由的。它写未来科技,却不需要用科学理论验证;它写魔法,又不考证西方巫术学体系;它写武术,却比传统武侠更神奇强大,经常超越人类生理极限……不论是虚拟世界架构,还是人物经历,都是玄之又玄,天马行空,自由无比。

玄幻经常遭人斥骂。科幻迷骂它“胡思乱想”,奇幻迷也骂它“胡思乱想”。殊不知,玄幻的特点就是胡思乱想,无原则,无基础。但是,这种胡思乱想却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设定,不管这体系能否经得起严谨考证。

玄幻,可以说与魔幻现实主义完全对立。魔幻是以“幻”作为渲染,主写现实事件;玄幻则是以现实事件作为情节表象,主写“幻”。

在四类幻想中,玄幻是最“幻”的一类。因为少了束缚,所以能够挥洒自如,随心所欲,读起来往往痛快淋漓,十分刺激。因此,尽管“正统科幻”和“正统奇幻”都对玄幻大加贬斥,玄幻仍然拥有相当广大的读者。

玄幻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为,玄幻中的人物往往能力超凡,拥有非常大的自由,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一种极大的快乐与放松生活中最难受的就是不能随心所欲,而玄幻给了读者放松心灵、体验自由的机会。或者说,玄幻“读起来很过瘾”。

玄幻,由于其本身特征,很难对它下个确切定义。特别是在台湾,很少听到“奇幻”这个词,而是以玄幻代称。

我们所看到的许多“奇幻”、“科幻”甚至“武侠”,其实应该归入玄幻类。而市面上所售的玄幻,其中有极少部分实际上是奇幻、科幻。

玄幻很难获得成年读者的青眯,却往往受到青少年读者狂热喜爱。玄幻的作品数量最多,平均水平也最低,到处都是垃圾作品,因此往往令人产生“玄幻都很差劲”的印象。实际上,玄幻也有出色的精品。

对于“正统”的科幻迷、奇幻迷们来说,如果敞开心扉,不带偏见地去评析,玄幻也算是有存在价值的专门类别,而且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甚至还会更为壮大。毕竟,存在即合理,玄幻的盛行,是有其社会心理根源的。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