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说:“李存孝接到十三太保大聚会的邀请,本想和刘翠青一起去,刘翠青不去,只好自己去。[燃^文^书库][www].[774][buy].[com](燃文书库(7764))今天的武林霸主大厅高朋满座,十三太保当然是主席一桌,其它太保的家眷和下属坐满五桌,其它慕名而来的富贾巨商、文人雅士、高官巨吏、将军校尉坐满四桌,还有很多慕名而来的各界人士没了座位、只好在大厅外的其它各小厅就座,但也随时打听大厅的消息。李存孝是十三太保中最后一个到酒楼的,先到的十二太保、太保家眷及下属、以及富贾巨商、文人雅士、高官巨吏、将军校尉等各界人士向李存孝热烈鼓掌欢迎,还有不少民间粉丝当场呼喊打虎英雄万岁的,让李存孝不好意思,除了向各桌敬茶示意,还向各桌躬示敬,博得大家好评如潮、掌声如雷。”
朱元璋说:“人们传说李存孝身高两米、膀大腰圆、筋肉突出、侠烈如火、豪气干云,时时体现出拳打南山猛虎、脚踢北海蛟龙的武林大侠的高傲蛮横,没想到李存孝身高不过一米七五,为人谦逊低调,略有一点书卷之气,还有一点亲和之力,首次亮相对大家恭敬友善,深得大家好评。”
朱元璋说:“十三太保第一次大聚会,首次亮相的第十三太保李存孝自然是焦点,打虎事迹自然是热点。酒席开宴,李嗣源主持敬酒,一敬晋王胸怀天下事业发达,二敬晋王府全体将领忠心护国战功卓著,三敬十二太保扩大为十三太保,愿兄弟们竭诚团结、智略忠勇、保国安民,也就是开宴祝酒。都知道李存孝从不沾酒,李存孝这三杯酒一直是以茶代酒,李嗣源并不深究。酒过三巡,开席礼成,大家各自寻找喝酒对象,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心事,这也等于把权力移交给了李存和李存信。”
朱元璋说:“整个晋王府以李存和李存信的酒量最大,他俩也是最好的酒伴,公务之余就在一起拚酒,互相吹捧对方的武功是天下第一,很是投缘。晋王也是好酒贪杯之人,对他俩并不责劝,还很欣赏,多次召集他俩同饮。十二太保聚会之时,除了他俩拚酒,就是顺便把酒量差的太保们灌醉几个,一边嚷着“无酒不能成席面,喝醉才是真男人”或者“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之类的酒辞,一起大醉而归。这也是太原府酒场上的一大风景,太原府人人皆知。许多想结交这二人的人只要敢于喝酒、敢于拚酒、能够喝醉,往往就被这二人视作朋友知己、心腹酒友,有求能应。”
朱元璋说:“喝酒有喝酒的规则,地位、名分、辈分必须受到尊敬。李嗣源是大太保,主持完酒席开场后,接着就该二太保说话了,即使排名第三第四的李存李存信今天特别想对李存孝说话也不行,不能跟二太保抢话。”
朱元璋说:“二太保李嗣昭这个人,农民出身,靠自己勤学若干获得将军职位,做事认真细心,深受李克用重用。他对所有的朋友和同事都真诚关心,赢得大家敬重信赖,虽高居第二太保位置,并不因出身受到歧视。此时,大太保李嗣源之后就该他说话了,大家也很认真地听他要说些什么。李嗣昭说:“大哥开了场,就该我当老二的说话了。我不会说话祝词,实实在在地敬兄弟们几杯酒吧。大哥喝了三杯,我也得喝三杯。第一杯酒,祝大家为晋王开疆拓土、一统天下早立功勋、多立功勋。第二杯酒,祝贺李存孝兄弟加入太保行列,让我们太保集团发扬光大,十二太保壮大为十三太保了。””
朱元璋说:“这两杯酒大家都喝了,敬第三杯时,李嗣昭说:“这第三杯酒,我要和李存孝兄弟请教武功以后再喝。”说着就站起来,往李存孝座位走去。”
朱元璋说:“以李嗣昭的为人,大家不认为他离席是和李存孝比武去了,也就都不紧张,只是关注他怎么请教武功。其它各席都以为会有比武现场,都很关注。”
朱元璋说:“李嗣昭走到李存孝跟前说:“兄弟,你刚刚成为十三太保,哥哥我想请教一下你的武功。如果我站在主席边上问话,怕你误会哥哥耍大哥的派头,所以就到你这边来了,咱俩说话也就方便了。”
李存孝点点头,恭恭敬敬地说:“谢谢二哥照顾。”
李嗣昭说:“存孝兄弟,我仔细地看了老虎的体重和伤口,你的武功确实高超。咱们军营里有几位将军打死过老虎,那都是带着刀枪弓箭、再领一大伙人一起打死的,虽然英雄,毕竟比不上你赤手空拳打虎。一般说来,体重超过200公斤的老虎就算大老虎了,就是虎王级别,可你打的那只老虎,体重是320公斤,这体重可是超级虎王级别的。”
李存孝说:“也许就是因为老虎太老太笨重,才被打中。是我的运气好。”
李嗣昭说:“小兄弟你太谦虚了,可不是这么回事。我多次询问当时在场官兵,那老虎健康得很,吼声如雷,不是老年虎沙哑的吼声。再说,我是亲自勘验了老虎牙齿和鼻子的。看牙齿比较简单,就是看磨损程度。看鼻子复杂点,年轻老虎鼻子上是没有黑色斑点的,壮年虎的斑点稀疏,年纪越大鼻子上的黑色斑点越多。你打的这只老虎正是六岁壮年,从牙齿到鼻子看,都是是少见的超级雄壮猛虎。那老虎上山越岭如履平地,吼声如雷,凶猛异常,不是晋王人多势众,几十个人手持兵器簇拥一团,那老虎很可能就扑回去夺食了。再说,那老虎是跳跃着踏着羊群向你扑去的,身体硬朗得很、凶恶得很。”
李存孝无法谦虚,只得对应着说:“也是。我没想到。”
李嗣昭说:“这可不是别的什么小动物,大老虎当前,你不可能想不到危险。”
李存孝说:“也许当时把我吓傻了,不知道躲避。”
李嗣昭说:“可不是你说的这样,在场军士都说,你当时镇定得很,就象是对待小猫大鼠一样。”
李存孝说:“二哥你太夸张了,我那敢这么托大。这是大老虎扑到眼前了,稍有不慎就性命难保呀。”
李嗣昭说:“我也仔细看了老虎伤口,是一掌击碎老虎天灵盖才立即毙命的。他们剥虎皮时我也在场,我还特别看了看虎脑,确实是把虎脑打烂了。”
李嗣昭说:“老虎最厉害的武器就是两只前爪,相当于咱们军将的兵器,可攻可防。你能一掌穿过双爪,说明你的出手速度极快。你能一掌击碎虎头,说明你的出手极重。再说,咱们练武之人在攻击对方之前都给自己留有退路,你这样出手肯定有后招,只是在场军士看不出来或是没认真在意。再者说,额头是老虎身上骨头最硬的地方,虽然薄一点,也比腿骨、股骨要硬。所有的动物都是这样结构,你看牛羊类动物抵角时撞来撞去的,犄角撞掉了,头骨也不受伤。人也是额头最硬。”
李存孝不能再谦虚了,只得说:“也许是我运气比别人好点。”
李嗣昭说:“靠运气打虎,早被老虎吃掉好几回了。你一定力大无穷,出手极快。二哥跟你掰掰手腕试一试。”
李存孝不能不应了,就伸开手说:“掰哪只手吧?”李嗣昭说:“你两只手哪只力量小点?”
李存孝说:“都差不多吧,我练武时特别注重双手力量的平衡。”
李嗣昭说:“我是右手将,就试右手吧。”说着,两人掰上手腕。
李存孝不能用大力,只是保持在中间平衡不输位置,让李嗣昭用力,并顺着李嗣昭的力量用力持平,并不立即赢他。李嗣昭几次狠狠用力,都没掰过持平位置,感觉自己力气与李存孝差得太远,也就爽快地认输了,说:“你确实力大无穷。小兄弟,你恃武不骄,谦让恭顺,我认下你这个小兄弟。二哥的力气在整个晋王府是属第一的,只是手脚笨重,武功招式太少,才排名武功第六的。”
李存孝说:“二哥谦虚了。”
李嗣昭拍拍案桌说:“这个案桌是刘老儿从侯马晋祠弄来的,借晋王名义把重耳当年种植的四棵古柏砍来两棵,做了这个20公分厚、三米宽十二米长的原木、实木、整木的武林霸主大案桌。因为重耳与舜和项羽都是重瞳,又都是天下霸主身份,此案桌就号称“武林霸主案,天下第一桌”。刘老儿这家伙子真有想法,真会经营。许多人来飞狐大酒楼武林霸主大厅,就是冲这张案桌来的,不是来比武,是谁花钱多谁就金钱称霸。我随晋王去皇宫时都没看见过这么大的案桌,问太监也说没这么大的,这个确实是整个大唐王朝最大的案桌。这可是千年古柏啊,坚硬如铁。除了这个案桌,一般的杨柳木案桌我都能拍碎的,不管它是三公分厚还是五公分厚的实木。”
李存孝说:“二哥真是神力。”
李嗣昭说:“看和谁比,看起来,我的力量比小兄弟差不少。有时间二哥再向你请教兵器,恐怕二哥还是败将啊。”说着又回到座位,对大家说:“刚才和存孝小兄弟掰手腕,我输了。这杯酒就敬存孝小兄弟,祝他为晋王早立战功、多立战功,早日出将入相、开院立府。”这气度赢得太保和宾客们一片掌声。”
朱元璋说:“晋王是沙陀一族,主将及十二太保大多也是沙陀族人。沙陀族本是突厥小族,又名处月,以朱邪为氏。原是西突厥十姓部落以外的一部,游牧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今巴里坤)一带。隶属轮台,其居地有大沙丘隆起,故而得名沙陀。唐末沙陀朱邪部首领朱邪赤心平叛有功被赐姓为李。沙陀集团中许多武将的姓氏多是康、安、曹、石、米、何、史等等,就是从北朝昭武九姓的粟特胡人姓氏中演化而来。大部分已经汉化,只是程度不同。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汉化,头脑里还残存些对汉族的歧视,所以称呼晋王妃的父亲为刘老儿。这有些不敬。”
朱元璋说:“李嗣昭之后,这回可轮到李存李存信说话了。”
朱元璋说:“飞狐大酒楼武林霸主大厅的这张大案桌是南北放置的,挤一挤的话,南北可以放十二个人,东西可放四十个人,可以坐下五十几个人。十二太保是晋王府最主要的将领集团,武功高强不说,主要是地位尊贵,重兵在握。他们的聚会很少让外人参与,一般人也没资格参加。如果谁与世子李存或大太保李嗣源或其它太保有交情的话,敬上一杯酒是正常礼节,敬谁酒谁就单独应酬。如果让你坐在座位上与十二太保同饮的话,等于是十二太保共同的朋友,那就是极大面子了。十二太保也要轮流给你敬酒,以表示认可你这个共同的朋友。李嗣源是大太保,又是晋王主要谋士和助理,相当于晋王府丞相,位高权重,他可以让自己最亲密的朋友参加宴席。李存是世子,可以代表晋王处理家务礼仪,遇到至亲,可以礼请礼让。此之外,别人都没邀请过外人。”
朱元璋说:“十二太保是经常聚会的,有时晋王夫妇也参加,后来,北面正位就留给晋王虚位以待。十二太保按排行,单数六个人坐右边,双数六个人坐左边。这次新增加的十三太保李存孝,就单独坐在了最南面座位。此时,轮到了李存说话,对面的李存信也同时站起来,于是,李存说:“我和四弟一同敬酒,大哥二哥每人喝了三杯,我们两个人一共喝六杯。”李存信接着说:“谁不喝也不行。”谁不喝也不行这句话,在十二太保眼里也是平时平常的话,他俩灌别人喝酒时经常这样说,并没人在意。但李存孝已经听出矛头是指向了自己,十三太保中只有自己一直没喝酒,李存信说这话时眼角余光还不很明显地瞥了李存孝一下,不是超级细心人发现不了。”
朱元璋说:“李存信说:“大哥二哥每人三杯酒,是大家一起喝的,这等于大家跟大哥二哥喝得一样多。既然敬酒嘛,那就得自己做榜样,应该比别人多喝,以显示我们敬酒的诚意。”
李存信问李存说:“三哥,这酒怎么喝?”
李存说:“你已经说了多喝,就咱俩每人两杯,别人每人一杯,从大哥开始,咱们挨着敬酒。”
他俩分处两边,就在两边敬酒,到单数右边时李存倒酒,到左边双数时,李存信倒酒。于是他俩开始敬酒,第一杯酒敬了大太保李嗣源,李嗣源喝了一杯,他俩各自喝了两杯。这样敬酒,接着是李嗣昭,以此往下排,到了第十二太保康君立,进行顺利。别的太保已经习惯他俩这样敬酒,平时也是这样,他俩先是多喝,然后抓谁个生活把柄或礼节错处再让这个人多喝,直到灌醉几个才开心,酒场才能解散。”
朱元璋说:“接下来就轮到李存孝。李存孝单独坐在案桌南面一边,这样,他俩敬酒时正好从两边走到南面,一左一右地站在李存孝两边。李存信主动地给李存孝倒酒,李存孝说:“谢谢四哥倒酒,我不会喝酒。”
李存信说:“男子汉大丈夫,哪有不喝酒的。”
李存孝说:“我真的不会喝酒,也从来没喝过。”
李存信说:“谁也不是生来就会喝酒,都是成年以后慢慢锻练出来的。”
李存孝说:“我今年十六岁,还未顶冠成年。”
李存信说:“你是少年英雄,十五岁就打虎成名。晋王又给你戴上高冠,也算成年。”
李存孝说:“不到十八岁,我确未成年。”
李存信说:“我们给你倒上酒了,成年不成年也得喝。会喝一两的喝二两,如此哥们够豪爽;会喝二两的喝五两,如此哥们最够档;会喝半斤的喝一斤,如此哥们最贴心””
李存孝说:“谢谢三哥四哥,我真的不喝酒。”
李存信说:“这么有名的打虎英雄,老虎都不怕,还怕这两杯酒。”
李存孝说:“我真的不会喝酒,也从来没喝过。”
李存信说:“人在江湖走,哪能不喝酒。”
李存孝说:“谢谢三哥四哥,我没闯过江湖,以后也不会出去闯,就跟定了晋王。”
李存信说:“酒是粮食精华,不是害人毒药,喝了也没事。”
李存孝说:“谢谢三哥四哥,我不喝酒,从来没喝过。”
李存信说:“你我都是太保集团的人了,我是你哥哥,当哥的说话你不能不给面子,这酒你一定要喝。”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