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了好几天,纣王从西岐传来消息得知,那西伯侯姬昌自回国之后苦思爱儿伯邑考,心力交瘁之下病倒不支,于一年半载之后在床榻上忧虑而终。其次子姬发理所应当的接替西伯侯之位,西岐上下顿生异动,乱象丛生,怕是谋反在即。
果然,过了一个月,新继位的西伯侯姬发大力清理政局之后,秘密邀请天下各路诸侯相聚西岐,议立大事。
稍后,西伯侯姬发召集各路诸侯议事,与高台之上正式颁布的《传檄各诸侯文》。文中指出了天子纣的六大罪状,大致内容为:
第一、篡改祖宗之法,颁布新政,对所有诸侯、卿士和官员的利益都造成了重大损害。
第二、任用奴隶贱民,而不任用贵胄卿士,使得贵贱不分,上下颠倒。
第三,沉湎酒色,疏于政事,令天下动荡。
第四、任用佞臣小人,设炮烙之刑,擅杀大臣。
第五、花费大力修建摘星楼、鹿台,罔顾民生民计。
第六、不留意祭祀,使上苍降罪,导致如今天下大旱、民不安生之势。
姬发公布这六大罪状后,号召天下诸侯,起兵伐纣,以复祖宗旧制,息上苍之怒,还天下一个太平之世。
接着姬发又当着西岐百姓的面前痛陈纣王残暴,先是无辜栽赃其父姬昌,害其囚居羑里七年,后又派杀手追杀,致使姬昌长子伯邑考身死,姬昌也因伯邑考之死日夜悲伤,终至病倒,无疾而终。
百姓一听此事,再在姬发的蛊惑之下回想起姬昌在世之时的仁德,于是民怨沸腾,纷纷怒斥纣王无道,响应谋反。其中也有不少诸侯受纣王打压,心有怨恨,又见西岐势大,各路人马相助,心中震动,当场跟随姬发号召,起兵反商。
在各地百姓的见证下,诸侯们歃血为盟,姜子牙这时不知从哪里带来了一件龙袍,龙袍上九龙交错,蕴有“九五之尊”之意。
姜子牙将龙袍披在周武王姬发的身上,天象忽然发生了骤变。空中现出万道红光,齐齐落在姬发身上,如神灵一般,久久不衰。更有那早年曾经现身西岐的凤凰再度出现,于西岐城头鸣叫。在场无论是诸侯或是军民皆为此景象所慑,齐齐跪倒,高呼万岁。
姬发得此天命,在众望所归之下,自立为武王,设国号为周,史称周武王,并尊已故的父亲姬昌为周文王。
自此,大商最大的敌人西周终于走上舞台,正式开始了天下之争。
而朝歌呢?
自西岐举起反旗之后朝野大乱,朝廷内有人主和,有人主战,不一而是,争论不休。
这次谋反的是大商旗下实力最强的四大诸侯之一,反旗一立,不少诸侯就加入了西岐,可见纣王的施政即使深得民心,但在贵族的心中是如何的不得人心。其中更有那隐藏更深之辈渐渐露出水面,暗中谋划,等待反击。
不过最重要的还不是西岐的谋反,而是连年的旱灾。
就如先前所说西岐不过区区一地,与大商可谓有天壤之别。只是大商最近连年旱灾,将之前各地的存粮都给消耗而光,无数灾民嗷嗷待哺,这情况就像是一个强壮的男人突然了重病,失去了反击之力,不然朝廷内部也不会有主和的想法。如今的大商若想脱险就要看老天给不给面子,能不能降下大水滋润干裂数年的土地,摆脱粮荒。
纣王心里也想狠狠地打击这些叛乱分子,但古语有言: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或大军一动,粮饷无数,调兵遣将将会让大商的局势雪上加霜,无论顺利与否,只会更加恶化,更有可能西岐给打压下去了,其他地方又冒起了反旗。到了这里纣王才后悔当初改革太过心急,得罪了无数亲贵,不然即使有旱灾自己也不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朝廷上下现在谁都举不出个具体的办法,事情最后还是要有纣王自己一言决断,四方都在翘首以待纣王的反应。
朝歌天空,立在云头的逍遥看着这复杂的局面也深感有趣,好久,逍遥终于发声:“呵呵呵,就再祝你一臂之力,可别让人失望哦!”
说完,逍遥的指头冒出一股五彩斑斓之光。
拜托,再给我几票吧!呜呜呜!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