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六耳默默不语,只是从身上拿出一册子,递了过去,接着又拿出一把斧子放到他的面前,说道:“这是你父亲的遗物,如今子承父业,该是由你接手的时候。此次尽管去治水,我会在后相助与你。”说完六耳又拿出一物,“此乃定海神针,可用来探查水位,平定大海。”
六耳将所有的东西交给禹之后就消逝不见,只留下禹一人呆呆的抚摸着开山斧以及鲧留下的一册治水心得。
稍后,禹清醒过来,对着六耳消逝的方向轻轻一拜,接着缓缓地打开了鲧的手册。
里面开头却是写道:“堵不如疏,领悟此四个字水患可平矣。吾虽然领悟了此治理水的方法,奈何时日无多,舜帝有杀吾立威之心,只能将此策略留待后世有缘之人,助我人族平定水患。
吾一身本事人族之中却是少有人能比,可是人族形势大好之时却不得施展,究其原因还是我名声太大,先为挚妒,后又为尧舜所忌,不得施展,虽有后来虽然得治水九年,可是时不待我,令吾无所建术,却是深感遗憾。吾近日思之,为何如此,思前想后其根源却是人主之位自轩辕圣皇后表面虽然还是禅让,可实际却并非如此。
帝喾自私,传位其子挚,却不是因为挚有过人的本事,这挚一无能的白痴得以继位人族之禅让之制就不存矣。后挚无能,被迫让位本应该传位于威望最高的我,可是却是传给了放勋就是尧,尧虽本领不凡,可是不在我之上,当时威望却不如我,何以得此位却是因为他乃挚之弟,喾之子也。尧有大功于人族其才我却不多说他了,可其德却差,就说尧虽然没传位于其子朱丹,表面公正但却处处自私。朱丹自大狂妄,对治国之道丝毫不知,如果继位只会是第二个挚,尧也想到此事因此不得已传位给虞舜,却是将两个女儿嫁给虞舜,虞舜娶尧之女多年才得以继位,待传位之时此虞舜已经跟尧是一家了,再说舜,其父兄德行有亏,按族律当斩,可是他却假公济私赦了此两人,还得了不小的好名。
想到以挚之无能现今少有人传其不是。朱丹之无用却得以封伯。我就深感不公。可是为何无人出来反对。究其根还是自喾到舜皆一家当政。
人族自轩辕圣皇之后禅让制已是不存,天下已非万民之天下,而是轩辕一脉之天下。吾虽为轩辕子孙,却不齿于此。
忘后世有缘之人看到此信之后谨记:在治水之时约束天下兵马,治水成功之后还权于民,以顺伏羲神农圣皇禅让之大德。
鲧于此代天下万民谢过!!!”
禹看完此信却是泣不成声,半响才缓过气来。接着又慢慢的往下看去。
······································
人族人皇大帐,舜正坐在上方,下边则是站着群臣,一个年轻人正受大家的瞩目。
舜帝见禹双眉浓密,身高九尺,虎步雄躯,英武非凡,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绽放出慑人的光彩,不由得为其所夺,暗叹鲧生了个好儿子啊!
只见禹躬身向舜帝行礼,道:“微臣姒禹,拜见陛下,陛下万安!”
舜帝点点头,道:“卿且平身!吾闻卿善治水,但不知卿有何策?”
禹闻言微微沉思片刻之后,方道:“回陛下,堵不如疏,治水当以疏通为主!”
舜帝闻言喜道:“卿果然能治水!吾欲让卿领司空一职,主理治水大业,卿可愿领?”
禹闻言忙跪倒于地拜道:“臣愿受领,誓要平定洪魔,以慰我父在天之灵!”
舜帝闻言,想到了那被斩的鲧,不禁叹了口气,接着泣道:“你有此志,原是好的,只是望你以我人族亿万百姓安危为主,莫要再似你父那般!当初你父治水不利,百姓怨气沸天,吾亦是迫不得已,忘尔能够体谅!”
禹闻言心中一凛,若有所思,旋即坚定地说道:“陛下暂且宽心!禹知矣!”
舜帝点点头。道:“既然如此。你且回去准备一番。从此我族亿万百姓之性命。便交到你地手上了!”
禹自得到人皇任命之后,立即与益和后稷一起,召集天下百姓前来协助。他视察河道,并检讨鲧失败的原因,决定改革治水方法,变堵截为疏导,亲自翻山越岭,淌河过川,拿着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
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名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重又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路过家门口,听到妻子生产,儿子呱呱坠地的声音,都咬着牙没有进家门。第三次经过的时候,他的儿子启正抱在母亲怀里,他已经懂得叫爸爸,挥动小手,和禹打招呼,禹只是向妻儿挥了挥手,表示自己看到他们了,还是没有停下来。
禹亦关心百姓的疾苦。有一次,看见一个人穷得把孩子卖了,禹就把孩子赎了回来。见有的百姓没有吃的,他就让后稷把仅有的粮食分给百姓。禹穿着破烂的衣服,吃粗劣的食物,住简陋的席篷,每天亲自手持耒锸,带头干最苦最脏的活。几年下来,他的腿上和胳膊上的汗毛都脱光了,手掌和脚掌结了厚厚的老茧,躯体干枯,脸庞黧黑。经过十三年的努力,他们开辟了无数的山,疏浚了无数的河,修筑了无数的堤坝,使天下的河川都流向大海,终于治水成功,根治了水患。刚退去洪水的土地过于潮湿,禹让益发给民众种籽,教他们种水稻。
随着禹的治水得法,水灾竟然渐渐的平缓了下来。这时,妖族却是耐不住动了起来。
自从女娲娘娘撤走妖族大队之后,一干小妖则是由妖族大圣太古水猿无支祁掌管。
这无支祁乃是是天生异种,控水之术当世无双,在妖族之中也是鼎鼎有名。只是众人不知道他的另外一个身份。
无支祁跟六耳一样乃是混元四猴之一。他本体为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这混元四猴还是由混沌之中的混世巨猿所化,天生便有大因果缠身,可谓是互不相容,生死之敌。
虽说赤尻马猴本领不凡,但禹治水有道,变堵为疏,每次赤尻马猴费力发动大水之后就能迅速退水,无数次下来也把他给累得半死。眼见人族慢慢的摆脱水灾的侵袭,于是乎,赤尻马猴无支祁决定除掉禹,没了他,人族又将陷入了黑暗的时期。
这日大禹外出查探水情,才走出百十里地就见自己的大帐所在地燃起了漫天大火,浓浓黑雾笼罩远在百里之外,“不好,出事了,快去看看怎么回事!!”大禹大惊,正待叫人冲回大帐之时,忽然只听空中有人大声道:“不必回去了,你马上就可以去六道轮回之地和他们相会了。”
大禹顺着声音来源看去却发现自己天空乌云笼罩,浓浓妖气充斥整个天空,无数亮光闪现,却是精兵利器之闪光,无数妖兵妖将陡然出现在空中,甲兵精锐,无数旌旗在巨风中咧咧作响。
大禹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毁我营地,找我麻烦?”
“呵呵,不必多说,送你下地府见你的死鬼老爸去吧!”一个声音突然在禹的身边出现,接着一个叉戟刺向了禹的所在。
禹大惊,连忙后退,却避之不及。这时,一根棍子又突然出现在禹的面前,把叉戟给挡住了,却是六耳来了。
六耳自得知大禹受命治水之后便暗中保护于他,今日见有人谋害大禹,于是现身相救。
逃过一劫的大禹心有余悸,见六耳在旁,于是放下心来,欢喜的说道:“老师,您来了!”
“此次来敌非小,站到一边去!”六耳凝重的说道。
看着面前的那根叉戟的主人,六耳突然感觉心中燥热。这叉戟的主人全身包裹着,不知本体是为何物,竟让六耳隐隐间觉得很是熟悉。而对方见禹来了帮手,也不废话,直接向六耳打来。
双方陷入了打斗了之中。
这两人都是以力克敌,搞的是四周山崩地裂。六耳不知为何越打心中越是烦躁,好似想要拼命的除去眼中之人。而对方好像也很冲动,跟自己以伤换伤。不一会儿,对方终于忍不住大呼一声,除去包裹,终于露出了本体。
六耳一看惊呆了。没想到竟然是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猴子,要说两者之间有什么分别的话,那就是六耳的耳朵上分了六瓣,而对方没有。看到这里,六耳明白了,对方乃是混元四猴之一,天生跟自己便有大因果在身,可谓是互不相容。
于是六耳亦是大呼,现出了逍遥所教的法相天地,拿出绝学向对方杀去。
六耳传承了逍遥所教的盘古大法,重在炼身。一身铜皮铁骨不下于大巫之身,再加上有着兵器法宝之利,不一会儿就把赤尻马猴给打得不知方向。
赤尻马猴深知不是敌手,只是自从碰到六耳之后心中便涌现了一股暴动,如今被六耳给打醒了,终于想到要逃了。可惜棍下无情,赤尻马猴始终是逃不出六耳的日月神棍攻击范围。
终于,修为输了一筹的赤尻马猴终于被六耳给打死了。当六耳打死赤尻马猴之后,只觉神清气爽,脑筋一下子清明了不少,而那赤尻马猴的尸体更是突然之间附着在他的身上,渐渐的融了进去。
片刻,从六耳的体中走出一只猴子,他对着六耳说道:“吾乃赤尻,拜见本尊。”
六耳见迈入准圣境界,心中一喜,也对着分身一敬,接着向大禹告别之后便向蓬莱的方向飞去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